國貨革新,上演失寵記,千萬個品牌承載國人的期盼

由失寵到獲寵,需要一點手段。

國貨復興並不是在演宮廷劇,但酷似宮廷劇,失寵近20年後,國貨重新擁有了姓名。

現在滿街商場都有不少新潮國貨的身影,比如李寧用全新的設計理念樹立起國貨革新的品牌形象;大白兔不再是軟糖品牌,它延申出了唇膏、冰淇淋、沐浴露、香水等多元化的品牌意義;華為領先的技術,證明了東方的國度不再是東亞病夫,而是一個強大中國,這一系列國貨激發了80後、90後甚至00後消費者的情感共鳴,持續成為社交媒體上的霸屏話題。

國貨革新,上演失寵記,千萬個品牌承載國人的期盼

中國李寧(圖片源自網絡)

“買買買”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已經是生活中不可停止的事情。隨著20多個世紀的“消費主義”的文化洗禮,人們對於買買買也不再只是關注購物本身,中國的消費人群已經在升級,由滿足基本消費目的,進化到一種情懷、文化的需求方面。說起文化,中國絕對是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國度,由近期國貨在革新中不難看出,品牌設計理念和營銷方式也在中國文化元素上下足了功夫。作者認為,作為國貨品牌更應該擅於運用自己民族的文化,這是國人一直在期待的,文化的相融合讓新興的“國牌”越來越博得消費者的喜愛和支持。

國貨革新,上演失寵記,千萬個品牌承載國人的期盼

國潮崛起(圖片源自網絡)

21世紀的今天,生活觀念發生了改變,消費觀念也有了不一樣的變化,國人對國貨也有了積極的看法,不再是打上“山寨”“便宜貨”的眼光看待,更多理性消費者對國貨的評價有肯定的態度,物美價宜也是對國貨的高度讚美。

有時國人接受國貨這也許跟潮流無關,更多的是表達一種民族情懷,就像國外遊子穿上漢服帶給遊子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歸屬感,最終漢服也以這種形式經由年輕人的推動,漸漸走進了主流視野。走進國際視野的不僅是漢服,更多的國貨也在國人的期待下早早的走出了海外,格力、華為、李寧等等國牌就是國人們引以為傲的國貨形象。

國貨革新,上演失寵記,千萬個品牌承載國人的期盼

來到巴黎走秀的中國品牌“蓋婭傳說”(圖片源自網絡)

今天回過頭來看,還記得80年代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鳳凰牌”,最近一次轟動國際的“國產品牌”是鋪天蓋地的大寶廣告,當時的大寶在國外人眼裡就是護膚奢侈品牌。中國市場期待國貨復興的這一刻到來已經很久了。而現在消費者不僅再次青睞於國貨品牌,並且願意將潮與國貨聯繫在一起,在電商的強大勢力下,國貨形象也能更大範圍的擴散出去,由今年格力電器國貨品牌也在雙11當天,交付了一份漂亮的成績,能看出全網全品類銷售額超41億元,格力空調成為天貓雙十一空調品類的行業第一,同時國人也不再認為國外電器才是第一優選品牌。

相信未來,國貨還會走得更遠,不管多遠,想讓民族品牌大現光彩,產品品質是首要,同時準確的市場定位,恰當的品牌形象,有效的廣告投放,創意活力,每一項都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