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碩士“彈棉花”大材小用?看到他的年銷售額,會讓人顛覆思維

讀書究竟有沒有用?這個問題一直是個有爭論性的話題。

自古以來,很多都認為,讀書有用,所以才會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名句。但是,近些年,一些“讀書無用論”充斥著網絡,使得一些人對於讀書是否有用產生了質疑。

近日,一則海歸金融碩士幫母親“彈棉花”,年銷售200多萬的新聞,再度引發了人們對於讀書的思考。

“霜前冷,雪後寒,進入十月把花彈”。


海歸碩士“彈棉花”大材小用?看到他的年銷售額,會讓人顛覆思維

彈棉花是門老手藝,很多經歷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人都會對“彈棉花”有著清晰的記憶,進入新千年這個老手藝開始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線。

如今,來自蘇州的海歸金融碩士蔣曉棟,在回國後選擇了幫“彈棉花”16年的母親黃翠萍把這項漸漸式微的手藝發揚和傳承下去。

2018年底,在他的幫助下,母親黃翠萍註冊了“有暖制被所”品牌,蔣曉棟也開始對自家彈的棉被品牌化運作。

如今,黃翠萍的“彈棉花”手藝已經被蔣曉棟變成了一項年銷售額200多萬元的生意。


海歸碩士“彈棉花”大材小用?看到他的年銷售額,會讓人顛覆思維

“彈棉花”或許是“土得掉渣”的老手藝,但“彈棉花”利用彈弦的震動使棉花纖維打開,形成豐富的蓄熱空間。

再將整床棉花作為整體進行細緻的敲彈,使得手工棉被有著獨特的蓬鬆性和柔軟性。

“彈棉花”手藝的這種優越性能,並不是現代工藝所能取代的,海歸碩士顯然極具眼光,也因此把“彈棉花”變成了一項年銷售額200多萬元的生意。

“我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大家重新用現代的眼光看待‘彈棉花’這種傳統工藝。”

來自江蘇張家港的蔣曉棟今年33歲,在旁人的眼中他有兩個相去甚遠的身份,一個是光伏企業的出口貿易業務負責人,另一個則是“彈棉花”工藝的推廣者。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一代瞭解“彈棉花”工藝,蔣曉棟一方面用現代的手繪和平面設計,改善“彈棉花”和“手工面被”的形象;另一方面,開始與民宿、自媒體、短視頻等貼合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渠道合作,進行產品推廣。


海歸碩士“彈棉花”大材小用?看到他的年銷售額,會讓人顛覆思維

並表示,明年銷售額預計要達到300萬元。

爭論不休:讀書是否有用?

一部分支持讀書無用論的網友們表示:真是可惜了,海歸碩士最終回國居然是彈棉花。這個彈棉花的行當,以前沒有學歷的人不也照樣幹嗎?讀書簡直白讀了。

另一些網友可不這樣認為,他們表示:同樣是彈棉花,有多少彈棉花的人,年銷售額達到200萬的?而且,哪怕是彈棉花,有知識的人也能把它做到精緻。

有的人彈棉花是為了生計,有的人彈棉花能養活好幾百人,有的人卻能把彈棉花做成品牌,把事業遍佈全國,甚至全世界,這中間最大的差距因素就是人的學識和視野。

筆者認為,從這個新聞裡也可以看出,讀書真的太有用了,一個人知識豐富了,思維就改變了。


海歸碩士“彈棉花”大材小用?看到他的年銷售額,會讓人顛覆思維

董卿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給人快樂。”讀書可以使一個人的眼界得以開拓,同樣的一份不起眼的工作,能夠做出不一樣的成績。

當然,海歸碩士“彈棉花”更是出自一種傳承傳統技藝的文化情懷和責任擔當。

“‘彈棉花’在很多人眼裡已經過時了,代表的是曾經落後的生活,所以他們不能理解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工藝傳承。”現在,和所有的老手藝一樣,“彈棉花”同樣後繼乏人之憂,海歸碩士“彈棉花”,正是致力於“彈棉花”工藝的傳承和推廣,而且卓有成效,比如為了更好地傳承手工彈棉花手藝,他為手工彈棉技術申報了蘇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的母親則開設了“手工彈棉技藝展示館”,給孩子們做知識講座。

也因此,海歸碩士“彈棉花”並非是“大材小用”。


海歸碩士“彈棉花”大材小用?看到他的年銷售額,會讓人顛覆思維

一方面,這是充分發揮了他獨有的優勢。

自小深受母親的影響,蔣曉棟對手工棉被有著很深的情感,而從幼時起的耳濡目染,實際上他已經成了“彈棉花”的內行。另一方面,以海歸碩士這樣年輕的高層次的人才來推廣,顯然更契合時代的節奏和變化,比如他利用自己對攝影和設計的愛好,用現代的手繪和平面設計改善“彈棉花”和“手工面被”的形象,比如開始與民宿、自媒體、短視頻等貼合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渠道合作,未來還計劃對“彈棉花”過程進行24小時的網絡直播,這都將讓更多人瞭解這門“溫暖”的手工藝,也讓“彈棉花”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一代瞭解“彈棉花”工藝,蔣曉棟開始了新的探索。他一方面利用自己對攝影和設計的愛好,用現代的手繪和平面設計改善“彈棉花”和“手工面被”的形象;一方面開始與民宿、自媒體、短視頻等貼合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渠道合作。


海歸碩士“彈棉花”大材小用?看到他的年銷售額,會讓人顛覆思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這正需要海歸碩士“彈棉花”這樣的身體力行。

或許,作為金融碩士,與“彈棉花”並不“專業對口”,但且不說蔣曉棟同時還是一家光伏企業的出口貿易業務負責人,“專業對口”也並非就一定要狹義的理解。比如海歸的經歷,顯然有助於傳統技藝向更廣的範圍推廣。而於現在不少年輕人無論專業是否對口,都滿足於循規蹈矩,海歸碩士“彈棉花”那種堅持理想、不甘現狀的激情,更值得點贊。

未來蔣曉棟還計劃對“彈棉花”過程進行24小時的網絡直播,讓更多人瞭解這門“溫暖”的手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