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石油危機”,明明就是經濟強心劑

先說結論,總體上來說石油價格下跌利遠大於弊。


所謂的“石油危機”,明明就是經濟強心劑


以往的三次石油危機都是因為石油輸出國限制石油出口,導致石油價格大漲,從而使美國等石油消費大國經濟遭受重創。

而此次恰恰相反,本輪石油危機源於3月上旬OPEC石油減產談判破裂,主要石油輸出國沙特和俄羅斯不僅大幅下調石油出口價格,而且還宣佈了石油增產計劃,石油價格戰全面爆發。

有些觀點認為沙特和俄羅斯是為了長期利益,唱雙簧想搞垮美國的頁岩油產業,頁岩油的成本遠高於石油。其次,石油價格下跌,會對新能源的研發產生阻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石油大跌之後,新能源產業的股票也應聲下落了。


所謂的“石油危機”,明明就是經濟強心劑

新能源汽車-特斯拉


加之,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先後大面積停止運行。目前除亞洲部分國家抗疫成功恢復經濟以外,歐美國家仍然陷於停工狀態,作為工業血脈的石油需求量極度下跌。

全面的價格戰加上停工導致的需求量下跌使得石油遭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價格危機,整個石油上游行業已呈現大面積崩盤。

今天我們重點討論這次危機帶來的影響和機遇,至於原因在此不做過多討論。

眾所周知,商業巨頭的價格戰對消費者來說是巨大的利好,石油也不例外。


所謂的“石油危機”,明明就是經濟強心劑


1.利空石油上游行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石油加工和煉製業將會因為價格下跌導致利潤大幅下降,以目前的價格來看,甚至會嚴重虧損。靠石油發家的沙特王子和富得流油的石油公司也該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2.利空能源替代行業。煤炭、電力等基礎能源會隨著油價的下跌而被部分替代轉移。基礎能源之間會互相替代、此消彼長,當油價大幅下跌,人們就增加石油的消費,進而降低其他能源的需求,導致其他能源價格下跌。

3.利空新能源行業。近年來,新能源的發展之所以如此快速,第一,得益於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的不可再生。第二,石油價格整體上越來越貴,而美國等石油消費大國容易被石油牽制。當石油價格不再是問題的時候,新能源產業巨大的投資成本將會使得該行業陷入無利可圖的境界,單靠政府的補貼遠遠不足以支撐整個行業的繼續發展。

4.利好交通運輸業,鋼鐵業以及農業。油價的走低,會大大降低運輸成本,特別是航空,公路運輸以及海運行業,油價成本佔了很大比例。低廉的油價使得鐵礦石和廢鐵遠洋運輸費用降低,鋼鐵行業成本端降低,利潤空間增大。同樣,燃油成本的降低,會使如今越來越機械化農業受益。

5.利好紡織服裝業、塑料橡膠製品業以及化工等石油下游行業。這部分行業以石油為重要的原材料,石油價格的降低,使得這部分行業成本大幅降低,價格操作空間也更大,不僅利潤空間增大,還可以適當的讓利給消費者,促進需求的提升,使得盈利進一步增大。

6.利好汽車行業。汽車作為主要的消費品之一,油價是人們出行工具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目前國內油價滯後了一個月,但是從國際範圍和長期來看,低油價會刺激汽車市場的消費,人們會更多的選擇購買汽車,增加駕車出現的頻率。


所謂的“石油危機”,明明就是經濟強心劑

A股與原油走勢對比,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7.利好股市。油價的下跌對除了石油上游行業打擊以外,對整體經濟的復甦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進而推動股市的上漲。

總結,本次石油價格下跌對於全球的經濟復甦具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可惜目前很多國家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還在停工狀態,無法很好的利用本次石油下跌帶來的良好機遇,只有少數國家可以從中獲取利益。中國作為石油進口大國和疫情恢復國,可以把握好這次機會讓經濟迅速恢復,並且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而我們普通人也可以通過分析本次石油危機帶來的影響做好資產配置,將危機轉換為成資產大幅增值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