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陶公•美酒

醉翁,北宋文坛大佬欧阳修的别号,出自传世名篇《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其实是正当壮年。年轻的老者,自有心中的苦闷。一场夭折的政治改革——庆历新政,将一批充满政治热情的能臣抛出了朝廷。文学史上,于是有了一场伟大的相遇。

醉翁•陶公•美酒

吴承砚画作《欧阳修》

欧阳修遇上了滁州的山水,滁州的山水成了“罪臣迁客”的避难所。知音琅琊山琅琊寺智仙和尚,特在山麓为之建造一座小亭。欧阳公挥毫一篇《醉翁亭记》,他何曾想过依然留有他文字温度的小亭,而今成了滁州城的名片。

醉翁亭,像深闺中的美女,隐匿于青山绿水中。亭子也是幸福,被绿树簇拥,被绿水滋润,更有醉翁眷顾。智仙选址,当是讲究的,至少在这里可享受视听盛宴,一年四季美景从不缺席。他与醉翁一样是懂得山水之灵性的。

醉翁•陶公•美酒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罢罢罢,忘记被误解的苦痛!不如亭中赏景,不如亭中喝酒!颓然而醉,醉而排忧。酒,自然是古文人喜欢的。不识字的粗人也喝酒,却不一定懂酒。酒入欢肠,能助兴;那酒入愁肠呢?是烧灼感?是兴奋感?抑或麻醉感?苏轼,迁谪密州,与弟远隔两地多年,逢上圆月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和谁饮,未说。开篇只说“把酒问青天”,难道是与青天?欢,欢在何处?为何喝到了早晨?大醉,又将如何?醉了,可以暂时忘记,但不能忘记的是人生的变幻与远方的弟弟。李白,赐金放还,理想如玻璃器皿一样碎于地碎于心。于是买醉,消愁。醉,企图忘记什么,忘记理想,忘记才华,忘记失败……罢罢罢,既然不能长风破浪,不如散发扁舟。

醉翁•陶公•美酒

文人与酒

可是,他们真的能忘记吗?忘记的是个人的苦痛,却忘不了忧国忧民的使命。醉翁,39岁的老者,历经沧桑的年轻老翁,选择一醉方休。第一杯美酒是滁州山水,滁州山水如一杯甘醴,让他乐不可支,忘记了山水之外的是非喧嚣。第二杯是酿泉之酒,酒不胜力,颓坐其中,有众人皆醒翁独醉的奇境。太守独醉,醉时他能忘记什么?忘记一番政治苦心带来的远调贬谪的苦痛,忘记被人攻讦诬陷的耻辱和不甘。第三杯则是自省之酒。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地方官,欧阳修将偏郡滁州治理得有条不紊。游山玩水,畅饮欢醉,却不忘处理政务,后人有诗赞叹:“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花香鸟语今犹是,太守何人似醉翁。”(此诗石刻至今仍立于醉翁亭侧)

醉翁的美酒人生是什么?醉翁亭里看日出云霏开,看鸟归山林静,看黄发垂髫乐。醉翁醉眼看滁州,醉而不醉:忧以民忧,乐以民乐。

醉翁•陶公•美酒

忽又想起陶渊明,姑且称为陶公。公以"饮酒"为题写了组诗二十首,若仅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首,何以见“酒”?。或许倒羡慕起了悠然处世的陶公,抑或甚至会责怪起他逃遁的怯懦了。读读二十首加前面小序,方知龚自珍所言:"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的内涵。陶诗之"采菊"之"悠然"背后又有多少的矛盾困厄与不平静呢?

醉翁•陶公•美酒

《饮酒》(其五)

五次出仕,最终回归田园,这本身就是心灵与现实屈从又抗拒、抗拒又屈从的一场角逐。最终,理想在现实的嗤笑声中落寞退场。古文人学而优则仕,一则为了实现理想抱负,二则是为了救贫解饥。陶渊明第一、五次出仕,是为了不让家人挨冻受饿,而其他几次有为了实现辅君治乱的理想。不巧他身逢一个混乱不堪失去仁德的乱世,积极侍奉的桓玄、刘裕皆为篡权作乱之人。最终他不顾及妻儿饥贫的现实,躲避于一方田地中。

醉翁•陶公•美酒

陶渊明在《读》(其十)中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名句,鲁迅称其为“金刚怒目式”的诗。

宁可陋巷中困顿至死,也不愿踏官场半步,这是多大的决绝呢。这又是一种致命的清醒。而还是有人会置酒招之,希望他出仕,这时的他是喝了名酒,"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颜延之给他两万钱,接受了,放于酒肆里,随时酌取。陶公喝着这样的酒,他会不有所思么?思什么?当思他该选择怎样的人生?和为什么选择?他的朋友颜延之后至刘宋时代做了不小的官呀。

陶公的田园里到底有些什么呢?《饮酒(其五)》即有答案。陶诗高明之处即在于把思考出的哲理与那份情绪融化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桃花源,与世隔绝,虚幻不实,而这首诗里有一个可触可摸可看可感的真实的"桃源"。它就是一个草庐,处于"人境“,却远离尘嚣,没有饥贫,沒有战争,没有心机。举目是苍翠的南山,雾霭笼罩,云霞纷飞,夕阳西下,鸟儿归林。俯首是东篱下淡香的菊花傲霜而开,采一朵置于手中,芬芳满怀。

醉翁•陶公•美酒

晋陶渊明独爱菊。

若说人生的真意是什么呢?是面对困境独自开放、保持高洁的一份执着,像山一样仁厚有德,像鸟儿一样自由而有归处,这些难道还不够吗?身处人境,却与世俗格格不入。陶公之美酒,滋养出了一种纯净纯粹的人生。这样的心境入了酒味,则历久弥香。“性嗜酒”,是因为他喜欢用酒催化、融合心中的块垒。“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梁甫吟》之高亢深沉,《离骚》的抑郁顿挫,遇上陶公的酒,浸泡发酵,初尝冲淡味寡,细品浓香味足,一如陶公之人生。

其实,醉翁和陶公,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两条心灵路径,一是儒家入世情怀,一是道家出世情怀。无论哪一种,都会浸泡在酒中,从而形成独独属于中国传统的别样的美酒人生和美酒文化。


我是@金陵三丽子语文课,热爱语文,热爱教育。#阅读的温度#

图片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