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8时,高善文2020年首度公开演讲

一季度经济数据是集中观察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冲击的最直观窗口。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一季度经济数据,对于我们科学制定下一阶段的应对政策、实现经济复苏有着重要意义。

今晚20时播出的第14期浦山讲坛,将带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对于一季度经济数据的三个维度的解读。

今晚8时,高善文2020年首度公开演讲

嘉宾简介

高善文CF40学术委员、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和光大证券工作,2007年加入安信证券。目前还担任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独立董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北京大学北京金融校友会副会长。

专注于追踪、分析和预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研判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资本市场受到的影响。在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产能周期波动和资产价格变化等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并建立起独立的逻辑分析体系。著有畅销书《经济运行的逻辑》和《经济运行的真相》。

今晚的浦山讲坛将在今日头条、新浪、一财、凤凰、百度、哔哩哔哩、陆家嘴联播等多个平台准时上线。


戳这里进入直播间观看:m.365yg.com/i6821856579428551432/

今晚8时,高善文2020年首度公开演讲

在这本书中,高善文博士结合自己长期从事资本市场研究、精确预测宏观经济走势的经验,以广阔的视野和生动流畅的文笔为读者深入剖析了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个热点问题,为商业领域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套独特的经济分析框架,以期穿透历史真相,把脉经济规律。

在书的第一章,高博首先带给我们的是宏观研究的方法,这也是一切研究的基础。作者通过“非洲蚂蚁回家”、“光线是可以弯曲的”等十个小故事通俗地告诉我们科学研究的四个步骤:首先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其次是提出理论,做出猜想;第三是从假说和理论出发,从内在逻辑出发,基于理论的内在逻辑做出一系列预测;最后是系统地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并与预测相对照,从而验证自己的理论和推测。

在2013年高善文博士出版的另一本书《经济运行的逻辑》中,作者同样收录了这篇文章,足以看出作者对于研究基础方法的重视。不过,《经济运行的逻辑》一书重点是介绍分析思路和框架,更侧重逻辑过程,而《经济运行的真相》的重点则是对一些重要宏观问题的发掘和梳理,更侧重揭示这些问题的真相,逻辑和证据是服务于理清经济现象的。

书的随后六章,分别涵盖了高博在宏观经济、物价、产能过剩、房地产与城市化、影子银行和国际贸易摩擦这六大方面的思考与探究。实话说,这些研究成果并不是最新的,大多数距今也有三五年时间,有的则距今已十年之久。若问读这些文章还有价值吗?我想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你想获得第二个渔,那么回答就是肯定的。因为在这些所谓的旧研究报告中,不止有真相,更有对于真相的探究。

你可以在书中看到详实的数据,严密的逻辑推理,再加上简洁平实有趣的文风,虽然是一篇篇严谨的研究报告,但读起来并不觉枯燥,而是津津有味焉,仿佛在读一本推理小说。我们在作者逻辑的指引下,通过对数据的剖析,层层抽丝剥茧,最终穿透迷雾,来到真相的那一端。读过之后,不禁会为高博的精彩分析所折服;细细品味,又会发现,我们得到的不止是真相,还有对于真相的推演过程。或许这才是我们最应学习和看重的。

比如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一篇研究,这篇文章作于2015年10月,也就是“8·11”汇改两个月后。文章指出,人民币汇率在当时仍面临贬值压力,这也意味着,要维持当时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代价是比较大的,一个可能的后果就是外汇储备会连续趋势性的下降。尽管这一言论在当时并不合时宜,但是从事后来看,无疑是正确的。

高博首先从汇率升贬与外汇储备变化的关系入手,随后通过经常账户余额、直接投资、跨境资本流动来分析外汇储备的变化,最后在分析跨境资本流动时,又引入了对美元周期和中外经济景气度差异的分析。就是这样层层递进,深入观察,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处于景气周期下行阶段,从而带来各方面利率的趋势性走低,而美元自2010年以来处于快速上升中,综合判断之下,也就不难得出上述的结论。

高博对数据的选择也常令人耳目一新。但凡搞研究的人,没有不为数据所苦恼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数据的可获得性直接决定着你的模型、你的设想和猜测是否可以得到检验,而且数据的质量直接决定研究的优劣。

在衡量中国城市化进程时,我们往往要用到城市常住人口这一指标。但通常的常住人口数据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比如,统计制度中,常住人口定义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而在实际操作中,确定人口在城市中是否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是很困难的,所以这一数据肯定会有遗漏,而无法反映常住人口的真实情况。如果用城市用水量、用电量、移动电话数量等数据代替,又存在科技迅猛发展、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经过反复的筛选,高博最终创新性地提出了在校小学生人数这一指标,经过实际的检验,它的解释力很强,而且数据的可获得性也很好,是一个高质量的数据指标。以它来描绘房地产需求,在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回到现实层面。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感染者超300万人,且这一人数还在增长中。在2月底3月初,中国疫情控制初见成效,疫情刚刚开始在海外蔓延,当时国内很多人还在将此次疫情与SARS进行对比,而高善文博士是最早一批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与20世纪初西班牙大流感进行参照的。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月下旬举行的内部线上研讨会中,高善文博士便指出,未来经济社会的恢复情况很大程度取决于民众对于疫情发展的预期。有一种可能就是,疫情会逐渐发展成为一场“持久战”,持续、广泛地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就像西班牙流感一样,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反复爆发。

在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各方研究机构和商业机构都做了很多解读,很多人也都认为二季度的压力或将更大。不过高博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中国经济虽然一季度经历了很大压力,但中国经济正在缓慢恢复中,说“二季度的压力更大”可能有夸大之嫌。

高博认为,中国的经济复苏态势可能会是一个W型,目前已经走出了第一个底,二季度的数据会由于出口活动的萎缩而继续走差,但幅度不会深于一季度。在那之后,经济会继续缓慢复苏。但疫情后的新的平衡状态会比疫情之前低1-2个百分点。

一以贯之地,高博的这些判断同样来源于他对于宏观经济数据的细致比对分析和对于人们消费行为的洞察与解析。这里容我先卖个关子。如果您想仔细聆听高博的见解,也欢迎关注我们第14期的浦山讲坛。

身处2020年的大变局中,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国家,都需要面向未来,做出决策。如果你也想成就高博那样的分析水平,也可以敏锐地洞察真相,不妨来读读这本书。不过,你对于预测这件事必须抱有清醒的认识。高博在书中说:“只有当未来代表了对过去的重复时,预测才有可能准确。但这样的假设许多时候并不成立”,所以,“我们对于商业研究及其预测能力的局限,必须抱有必要的认识,对市场和未来抱有必要的敬畏,并祈祷神灵,希望运气总是站在我们这一边”。你看,高博的书就是这样有趣,不经意间就会送你一个小小的笑点。

所以,不要觉得这是一本高深难懂的研究报告集,踏下心来读,你会发现,除了经济运行的真相,你还会收获很多。希望大家能多多跟我们交流阅读此书的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