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1071年馬拉茲吉特大會戰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拜占庭皇帝為清剿塞爾柱土耳其軍隊,雙方於西元1071 年8 月26 日,在小亞細亞東部凡城(Va)北邊的馬拉茲吉特(Malazgirt)開戰,此役使塞爾柱土耳其人於極短時間內,佔有整個小亞細亞,奠定了土耳其版圖基礎,也將土耳其的歷史鏡頭「真正」帶到小亞細亞上(今日土耳其共和國國土)。

塞爾柱土耳其版圖擴張迅速

從孔亞Konya 大數Tarsus 馬拉蒂亞Malatya 最後定都伊茲尼克Iznik

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聖戰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1096 年秋天,由武裝貴族和騎士組成的正規十字軍開始出征,塞爾柱土耳其帝國首都伊茲尼克(Iznik )為東羅馬帝國佔領。

1099年,十字軍佔領埃及法蒂瑪王朝穆斯林控制下的耶路撒冷,本次戰事中,十字軍屠殺安堤阿和耶路撒冷二城,屠城之舉,令穆斯林日後對基督徒留下永不磨滅的傷痛。

1225 梅夫拉納(Mevlana)來到孔亞(Konya)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這段歷史對土耳其人很重要,塞爾柱土耳其人以建築與工藝聞名,主要都是受他的影響。

1220-1240年蒙古長征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1241 年—1244年,蒙古入侵安那託利亞,魯姆蘇丹國、特拉比松帝國及奇裡乞亞亞美尼亞王國成為蒙古的附庸國。

1299年-1453年奧斯曼帝國崛起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奧斯曼土耳其崛起

1453年發展成帝國

奧斯曼一世將其國境擴張至東羅馬帝國的邊境,遷都於布爾薩,中古土耳其故事鄂圖曼之夢」亦擦亮了他的名聲,此夢相為奧斯曼在年輕時預見奧斯曼帝國,決定要征服各國的神話。

定都伊斯蘭堡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土耳其人對巴爾幹半島的支配持續擴張,進攻君士坦丁堡成為鄂圖曼帝國的關鍵目標,在1453 年征服了君士坦丁堡,穩固了帝國作為歐洲東南部及地中海東部地區霸主的地位。

征服者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二世(一次任期1444-1446;二次任期1451-1481),經常被人們直接以外號「法提赫」(Fatih )征服者相稱。

他21歲的時候已能指揮鄂圖曼土耳其大軍,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30年統治期間親率大軍遠征26次,其中最輝煌的戰果是在 1453年5月29日攻克君士坦丁堡,從而滅亡了延續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國。

穆罕默德二世在其士兵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後,把這個城市改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使帝國成為一個地跨歐亞的國家,從此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

1517年皮裡雷斯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上將、地理學家和製圖員:世人在託普卡匹皇宮,發現他遺留下來以撒哈拉為中心繪製的世界地圖,以及標記世界各個重要港口城市與相關數據的圖。

1538普雷費賽海戰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1538年威尼斯、熱那亞、馬爾他、西班牙和葡萄牙受教皇唆使,組成聯合軍隊,直搗今希臘西部的普雷韋扎(Preveze) 海灣。

奧斯曼海軍以寡擊眾,大敗聯合海軍,證明奧斯曼海軍在地中海所向無敵。土耳其為紀念此役,將9 月28 日定為海軍節。

1718-1730 鬱金香時期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蘇丹艾哈邁德三世(III.Ahmed )在位期間,是盡情享樂的時期。

在此之前,土耳其人凡事都以宗教眼光審視,偏重後世而忽略今生,在此時期舉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庶民庸奴都想及時行樂,忘卻長期戰亂之傷痛。

這樣的安逸享樂時期,引發保守派及貧民的不滿,1730年在巴耶西特(Beyazıt )浴室為客人洗澡的阿爾巴尼亞人帕特羅納(Patrona Halil)登高一呼,暴動逼退艾哈邁德三世,並擁戴馬哈茂德一世(I.Mahmut)繼任。

1793 外派領事至奧匈帝國、英國、法國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奧斯曼土耳其首度外派領事。

土耳其第一個對外大使館是在倫敦,建立於奧斯曼蘇丹塞利姆三世(III. Selim)時期

1876 第一次立憲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奧斯曼帝國的沒落,可說是帝國現代化的開始,1876年11月23 日頒佈第一部憲法草案,為國民建立自由、平等的概念,相信君主立憲制能解決帝國社會不穩的問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1915加里波利之戰,始於一個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然後佔領鄂圖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在土耳其此戰稱為恰納卡萊之戰(土耳其語:Çanakkale Savaşlari近十一個月的戰鬥後,土耳其軍隊頑強抵抗,英法聯軍最終慘敗,同時參戰的澳新軍團也損失慘重

1920年簽訂色佛爾條約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是協約國與奧斯曼帝國在1920年8月10日簽訂的一項條約,屬於1919年巴黎和會系列條約的一部份,內容主要為削弱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及國力,側重協約國(尤其是英國、希臘和亞美尼亞等國)利益的不平等條約,對奧斯曼帝國十分苛刻;由凱末爾率領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對條約作出了否定,並與依據條約佔領小亞細亞的亞美尼亞、希臘和法國軍隊戰鬥,是為土耳其獨立戰爭。

土耳其民族主義者最後戰勝,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取代奧斯曼帝國政權,並與協約國簽訂洛桑條約

1919-1923帝國瓦解

凱末爾及他的職員在1919 年5 月16 日晚上乘坐一艘汽船SS 班德爾馬離開伊斯坦堡,5月19日抵達薩姆松,讓薩姆松的民眾意識到希臘及義大利軍隊的登陸,舉行許多會議,電報系統,亦讓凱末爾與安那託利亞各個部隊快速取得聯繫,並連結多個民族主義團體,利用電報就英軍援助希臘盜匪,及英軍的領土干預,向外國大使及軍事部門提出抗議。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他成立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動用議會推動土耳其國民運動 (Türk Ulusal Hareketi)是土耳其革命的政治、軍事活動,在凱末爾領導下國民運動在土耳其獨立戰爭取得勝利, 1922年11月1日,蘇丹制被廢除,最後一任蘇丹穆罕默德六世於11月17日離開土耳其;新成立的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在1923年簽訂的《洛桑條約》得到國際承認。

1923年10月29日,大國民議會宣佈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簡單從突厥說起,唐太宗把東西突厥一分為二,從本來的中國北方(蒙古一帶)驅趕,於是突厥西遷;此時中國進入宋朝,突厥的「蘇丹」取代了阿拉伯世界的「哈里發」,塞爾柱土耳其與拜占庭間不斷爭戰,直至 1071年馬拉茲吉特大會戰確立了土耳其人在小亞細亞定居的歷史;不過,合久必分,塞爾柱帝國亦是如此,分裂為許多侯國,經歷多次十字軍東征與內亂政爭,終至衰敗。

13世紀東羅馬帝國的衰敗,讓奧斯曼土耳其有了崛起的機會,帝國極盛時期版圖達歐亞非三洲,然一次大戰後,敗於協約國的奧斯曼帝國終不敵現代化的進擊,凱末爾領導起義,擊退歐洲列強勢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我是賈詡小哥,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