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與《黃帝內經》、傷寒派、溫補派

火神派與《黃帝內經》、傷寒派、溫補派


火神派與《黃帝內經》、傷寒派、溫補派


火神派啟萌於《黃帝內經》,發展於東漢《傷寒雜病論》,在成長過程中吸納了溫補派的一些學術思想。


一、火神派與《黃帝內經》


中醫學術流派的發展史就是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理論的發展史、完善史和創新史。回顧醫史,醫學流派產生的常見形式,就是醫學流派內部的衍變和發展,從而形成新的學派。可以說每個醫學流派都是在對《黃帝內經》等經典和各家學說繼承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和方法,並將其上升為理論,從而形成新的醫學流派。火神派是最年輕的中醫學術流派,亦如此。


二、火神派與傷寒派


毫無疑問,鄭欽安服膺仲景學說,遵循六經法度,與傷寒派有著密切的關聯。但分折其學術思想,與傷寒派既有聯繫,又有不同,既有繼承,又有開拓,富於獨創性,從而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新學派。對比一下,其主要區別在於:

(一)張仲景以六經為綱,鄭欽安以陰陽為綱,判分萬病。

(二)在附子運用方面,鄭欽安風格獨特,超出張仲景。火神派最突出的用藥特色就是擅用附子,主要表現在對附子的早用、廣用、重用等方面,這是對張仲景學說的推進和發展,也可以說是火神派與傷寒派的最大區別。


三、火神派與溫補派


明代薛己在繼承李東垣脾胃學說的基礎上,進而探討腎和命門病機,從陰陽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討臟腑虛損的病機和治療,強調脾胃和腎命陽氣對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溫之品,建立了以溫養補虛為特色的學術體系。其後,張景嶽繼承其學說,進而提出陽重於陰的觀點,為溫補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後世稱為溫補學派。


由於鄭欽安推重扶陽觀點,善用溫熱藥物,一些學者又將其歸人溫補派。不可否認,鄭欽安確實吸納了溫補派的一些學術思想,但其又不同於溫補派,只要對照一下火神派的主要學術觀點,這一點並不難以區分。


現在,我們將鄭欽安與溫補派代表人物張景嶽的主要學術思想作一大致對比,研究兩者的異同,進而得出結論。


(一)二者均注重陽氣。鄭欽安與張景嶽都是四川人,均以《易經》、《黃帝內經》為宗,通曉陰陽之說,這使二人具有共同的學術根基。在陰陽互根、水火常變等陰陽一體觀方面的認識大致相同。


(二)張景嶽在重視陽氣的同時,亦強調真陰的重要性,事實上可以說他是陰陽並重的二元論者。而鄭欽安不同,雖然亦講陰陽並重,但他更強調陽氣的重要性,扶陽重於養陰。


(三)用藥有甘溫、辛熱之別。張景嶽曾以人參、熟地、附子、大黃為藥中之四維,推人參、熟地為良相,附子、大黃為良將,頗有見地。但其用藥,則多重相而輕將,用藥偏於甘溫,擅用熟地、人參,人譽“張熟地"。鄭氏則善於用將,用藥偏於辛熱,常用附子、乾薑,推崇四逆湯,人譽“鄭火神”、“姜附先生”。二者各有千秋,這也是二者之間的最大不同。


二者用藥風格迥然有別,均不失為開一代醫風之領軍人物。誠然,張景嶽的影響要勝過鄭欽安,畢竟張景嶽是一位功力深厚、著作宏富,雄視醫林四百餘年的名醫大家。而鄭欽安的火神派思想傳承只有百年餘。大致可說,在應用附子等辛熱藥物治療陰證時,是否夾用熟地等滋陰之品,是溫補派與火神派的一個重要區別。


概括一下,溫補派講究溫而兼補,系溫兼滋補,陰陽並濟;火神派溫補則強調辛熱扶陽,單刀直入,不夾陰藥。溫補派講究脾、腎並重,火神派則更強調補腎為主,元氣為本。從這一點上說,相對溫補派而言,火神派可稱之為“扶陽派",不過我們還是按傳統說法稱之為“火神派”。


四、結語


大致可以認為,火神派就是從傷寒派和溫補派的理論中衍變和發展起來的,並賦予其學說以新的觀點,從而自成一家,自立門戶,成為一個獨立的醫學流派,並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傳播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