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蓝莓富含丰富的维生素,食用蓝莓可以预防近视,保护视力,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蓝莓,不同地区栽培蓝莓的技术是不一样的,下面志超园艺场就为大家介绍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可添加关注发私信或下方评论区留言进行深入交流蓝莓苗

1.品种选择

蓝莓分为矮丛蓝莓、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兔眼蓝莓等五大栽培类群。蓝莓品种选择不当是种植蓝莓失败的首要原因。按果实熟期先后顺序排列,南高丛蓝莓品种有奥尼尔(5月下旬成熟)、夏普蓝(6月上旬成熟)、蓝丰(6月中旬成熟)、莱戈西(7月上旬成熟),兔眼蓝莓品种有杰兔(7月中旬成熟)、灿烂(7月下旬成熟)、蒂芙蓝(8月上旬成熟)、巴尔德温(8月中旬成熟)。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南高丛蓝莓比兔眼蓝莓管理更精细、成熟期更早、果实内种子含量更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高、风味更香甜美味,兔眼蓝莓比南高丛蓝莓更适应闷热干燥夏季、株产更高、总酸含量更高、耐贮存性更佳。南高丛蓝莓更适合鲜果采摘,兔眼蓝莓更适合进行深加工。南高丛系列中奥尼尔的口感最佳。蓝丰蓝莓的产量最高,雨后不裂果,但需加强定植时的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含量及疏松土壤结构。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2.大棚育苗

通风和排水是蓝莓大棚育苗的关键因素。针对高温闷热的夏季气候,宜采用电动通风天窗的大棚,顶部加设遮阳网。育苗前需平整土地,杜绝积水洼地,四周设置10cm 深的排水沟。每667m2撒施地虫净500g+多菌灵300g后封闭门窗7~10d,辅以太阳紫外线进行消毒。若为节约成本选择小规格的营养钵,易出现矮化苗和半根苗,此为蓝莓生产失败的关键原因,营养钵规格至少10cm×10cm,有条件的可改用石棉袋,透气性强,根系更发达。待温室内蓝莓高达10~12cm时就能移栽到大棚的营养钵了。育苗实行壮苗生产,即扔掉5%的瘦小细弱苗。

蓝莓装钵时,注意先提苗再压紧土壤,保持根系竖直和舒展。营养钵摆放宜整齐,并用插牌做标记,注明品种、数量、日期。浇定根水要及时到位,做到边移栽边浇水,使根系与营养土结合,加快蓝莓的还苗。蓝莓根系分布浅,既怕旱又怕涝。日常浇水原则为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大棚育苗春秋3~4d浇一次水,夏季1~2d浇一次水,冬季10~15d浇一次水。夏季浇水宜在傍晚进行,中午不能浇水,冬季浇水则需在中午进行。春秋季每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浓度不超过0.5%。注意早晨露水多时、蓝莓发生病害时不能施肥。秋季对蓝莓幼苗进行修剪,减去瘦弱枝和贴地枝,短截主枝的1/4,去除顶端优势后,可明显促进侧枝生长。加强日常病害的预防,每月喷施一次广谱性杀菌剂,交替使用。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3.定植建园

3.1选地

蓝莓喜阳光充足、排水通畅、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缓坡林地,优先选择砂壤土、腐叶土和红壤土。杜鹃花科植物普遍喜有机质丰富的酸性土壤,凡是映山红杜鹃长势良好的林地,也适宜蓝莓的生长。忌选择水稻田种植蓝莓,水稻田大多地处低洼,容易积水,且土壤中农药残留多,蓝莓对除草剂格外敏感,易产生药害而死亡。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3.2改土

增加有机质含量和降低土壤酸碱度是改良土壤的两大关键。种植蓝莓前,挖宽50~60cm、深40~50cm 的定植穴,将园土与有机肥按2∶1搅拌均匀后进行土壤改良,每穴撒硫磺粉80~100g调酸。有机肥中,动物源性肥料和植物源性肥料按1∶3的比例配备。动物源性肥料宜选择食草类动物的粪便,牛粪、羊粪按照2∶1的比例配备。植物源性肥料中,直接选择东北泥炭土效果最佳,但成本较高,预算有限时,可选择本地的锯末、菜籽饼按3∶1的比例配备。以上有机物料均需起堆覆膜充分发酵腐熟后方可使用。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3.3定植

蓝莓喜光,半阴环境下的蓝莓产量低,因此,要及时修枝以及伐除蓝莓园周边的高大树木。清林后深翻土壤20cm,丘陵林地做成梯田台地,每台4~6m 宽。低洼平地则挖沟起垄,垄高20cm。南高丛蓝莓的株行距为1m×2m,每667m2可种蓝莓400~450株。南高丛蓝莓可自花授粉,其他授粉品种需与主栽品种花期相近,采用(5~8)∶1的比例配置授粉品种。

蓝莓宜冬末春初定植。选用株高40cm以上、枝条粗壮、根系发达的二年生蓝莓营养钵苗。先用刀十字形划开根系底部,理顺根系,再将蓝莓苗放入穴内扶正后覆土,并向上轻轻提苗保持根系舒展,使根系和土壤充分结合。最后覆土至地面相平,踩实土壤,围堰。注意蓝莓的根部不能埋太深,不超过原营养钵土面2~3cm 为宜,否则将来容易引发根瘤病而死亡。根部周围覆盖松针、树叶、稻壳等有机物。定植后应立即浇一次定根水,且必须浇透,浇水量宜多不宜少。定植后的蓝莓,在果实膨大时、夏季干旱时需要注意浇水。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4.养护管理

4.1施肥

蓝莓属于寡肥植物,宜少量多次。建园定植后第二年,每年仲夏落果后、初冬休眠时、花芽膨大期各施肥一次,在树冠投影边界线上挖东南西北4个穴,距离树干30~40cm处,约10cm深,株施复合肥0.2kg或有机肥2kg。适合蓝莓的有机肥为牛羊兔粪、锯末、稻壳和油饼肥等。适合蓝莓的复合肥为硫酸铵、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有机肥比复合肥的效果更好,结出的果实更甜。蓝莓厌钙厌氯,忌用石灰、草木灰、氯化钾等,蓝莓在钙质多的土壤上容易导致缺铁失绿,蓝莓对氯离子敏感,容易中毒死亡。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4.2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包括中耕除草、生草和土壤覆盖。中耕除草。蓝莓对除草剂敏感易受药害,宜人工除草或机械割草,一般每年除草3轮,杂草一定要在小的时候清除。由于蓝莓的根系较浅,没有根毛,中耕除草的深度不宜超过8cm,否则易损伤根系。中耕时间为每年4—9月,杂草可覆盖在蓝莓根部周围,腐烂后做肥料。

生草法。蓝莓园可以在行内覆盖松针,行间撒播草种,每隔3周剪草一次。生草法能保持土壤湿度,但需注意拔除杂草和追施肥料。土壤覆盖宜用锯末或地布,将发酵好的锯末均匀覆盖在蓝莓根部周围,直径80cm,厚度10cm,以后每两年加铺2cm厚的锯末以保持原有厚度。锯末能缓慢降低土壤pH 值,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地面铺设黑色塑料防草地布,能减少杂草生长,减少营养和水分流失。注意覆膜时需预留足够的施肥空间,以左右两块拼接,根部周围留白15cm的方式为佳。地布一般可使用3~5年,可显著节约资金。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4.3修剪

修剪是为了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使之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增大果实,改良果质。蓝莓一般10—11月修剪。定植1~2年内,疏除基部的瘦弱枝和下垂枝,选留4个方向的强壮基生枝,并去除所有花芽。定植3~5年后,蓝莓树冠内膛易郁闭,需疏除病虫枝、细弱枝和过密枝,不能随意摘心,否则导致分枝紊乱。老枝6~8年后的结果能力下降,宜回缩更新,培养新枝条。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4.4病虫害防治

通风不够、湿度过大是导致蓝莓病害的主要原因,病害中的根腐病和虫害中的蛴螬可以导致蓝莓死亡,需重点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蓝莓成熟期前30天至采摘结束前,禁止使用化学农药。注意所有含有氯离子的农药和化肥均不能用于蓝莓,如氯化钾、氯化铵、DDT、百菌清等。蓝莓出现黄化或顶枯的原因是土壤pH 值偏高限制了其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而不是土壤里缺乏铁或硼。每株蓝莓用泥炭2kg配硫磺粉100g充分混匀后,撒在树冠投影范围内,2个月后就能缓慢恢复。冬季将修剪的病虫害枝条集中焚烧,并喷施石硫合剂或松脂酸钠用于全园消毒,春季萌芽前再喷施一次清园药剂。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4.5果实采收

蓝莓果实成熟时呈深蓝色至黑色,招引鸟类食果,可用尼龙网将果园罩起来,可以设置电子发音器,模拟鸟临死前的惨叫来吓跑鸟群。蓝莓的采收期一般持续3~4周,不同品种蓝莓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应分批采摘、分级采收。南高丛蓝莓果实完全成熟后仅能在树上保留3~5d,天气炎热时浆果易变软,需加大采收频率,建议每3天采收一次,如蓝丰。蓝莓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挤压。

雨天或早晨有露水时、中午温度过高强光照射时均不宜采收,耐贮性将下降。注意采摘蓝莓时需沿着果梗的方向顺势采摘,不能直接旋转采摘,否则容易导致果蒂损伤不耐贮存。刚采收的蓝莓鲜果需经过预冷,置于阴凉处降到10℃以下再入冷库,方能去除田间热量,防止腐烂。蓝莓置于冰箱或冷库内可保存一个月,可冷冻保存数月。

蓝莓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具有很高的种植前景,但是种植蓝莓前,一定要针对蓝莓的特性,以及当地土壤,气候等分析,种植出适合当地的蓝莓品种,这样才能保证种植蓝莓的收益。

版权提示:志超园艺场平台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组培蓝莓苗种植管理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