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各位朋友们,晚上好。今天为大家送上一首左小祖咒演绎版的《乌兰巴托的夜》。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左小祖咒,本名吴红巾,内地独立音乐人,嗓音和唱法都比较有特色。他的歌,喜欢的人视若珍宝,嫌恶的人弃之如敝屣。我没有听过他的所有作品,但仅就听过的几首来说,我一次听觉得,还可以这样唱歌?真是有意思。

可以说,能把一首歌唱成平得像一条直线,好像你感受不到起伏和那些高低回转,但听完又觉得嗯,其实还挺动人。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这首《乌兰巴托的夜》,本是一首蒙古族民歌,原创发行于1985年,由两位蒙古人填词作曲(桑得扎布 曲,普日布道尔吉 词),本名是“乌兰巴特林屋德西”。“乌兰巴托”是蒙古国(外蒙古)的首都,“屋德西”是夜晚的意思。原本这首歌是比较偏向愉悦地表达对乌兰巴托夜晚宁静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乌兰巴托的夜》被很多音乐人用不同的曲调演绎过很多次,比如谭维维、比如杭盖等等,谭维维版的其实很华丽,唱功也不错,而且有高低起伏。但我其实还更喜欢左小祖咒这版,虽然有点像絮絮叨叨,嘟嘟囔囔的。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左小祖咒唱的这版《乌兰巴托的夜》,是后来由贾樟柯和他共同填词的。最早出现在贾导《世界》这部电影里,后来被收录在左小《美国 The U.S.A》这张专辑里。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穿越旷野的风啊

慢些走

我用沉默告诉你

我醉了酒

飘向远方的云啊

慢些走

我用奔跑告诉你

我不回头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可以说,乌兰巴托的夜,真是非常适合这部电影了。《世界》主要聚焦在一个高度浓缩了“世界”的北京世界公园里,里面的人可以上一秒还在“印度上空”,下一秒就路过“凯旋门”隔岸看到“大笨钟”。

这里面的人从五湖四海来,每天的演出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这个“世界”,甚至会在这里意外地终结生命。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他们想透过望远镜看到园子外的远方,想走出这个“世界”却最终只还是回来。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片子里第一次出现“乌兰巴托”是女主小桃去车站送别前男友登上去乌兰巴托的那趟列车。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第二次是小桃和俄罗斯朋友在酒馆里看着电视里播出的“乌兰巴托天气预报”,俄罗斯长腿妹子用俄语诉说她妹妹远嫁乌兰巴托,再也没有回来过,她想赚很多钱赶紧去看她。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第三次是在夜晚回园的板儿车上,配合着匆匆而过的景色,小桃唱着俄罗斯姑娘在散伙饭上教给她的那首《乌兰巴托的夜》。

穿越旷野的风啊

慢些走

我用沉默告诉你

我醉了酒

飘向远方的云啊

慢些走

《乌兰巴托的夜》结合着这部电影似乎能更让人觉得淋漓尽致。“乌兰巴托的夜”是众人对远方的想象,对真正“国外”的期待。片子里的女性角色们都太渴望能够摆脱这样的每日重复了,太渴望去远处看看了。好像只要一提到“乌兰巴托”,就已经早都飞到远方去了,那有自有,有不重复的景色,是真正的国外。

游荡异乡的人啊

在哪里

我的肚子开始痛

你可知道

左小祖咒的《乌兰巴托的夜》,里面融合了蒙古族的呼麦,在曲调上更平和,起落不大。配合左小的嗓音和唱法,可以说非常催眠了,好像就是一个人在絮絮叨叨地和你说着他的心事。“我的肚子开始痛,你可知道”,配合上电影里小桃在车站送别前男友独自登上北上的列车,甚至没来得及好好道个别,说个“再见”。再想想小桃和安娜在板儿车上一起吹的冷风,大概才能体会这样的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北京有几趟列车是国际列车。年幼时,每次跟着父母大包小包(有时还要带上板凳)进入拥挤的北京站(现在还是一样的无序和拥挤XD),我记得那个时候在一层左手?(记不清了)会有一个指示牌,上面赫然写着类似“国际列车检票”或者“去往莫斯科”之类的,我每次看到都会和父母讲,“你看,有到莫斯科的火车,我想坐这趟”。在那个时候,甚至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莫斯科”和那些指示着“国际列车”方向的标牌,就是我心里的“远方”,和我对“远方”的渴望,就是那种好像多看一眼都能多一点满足,多说一遍“我想坐这趟火车”就能真的坐上它去远方,可它就一直都在那儿。

过了那么多年,再去北京站,我甚至有点庆幸,拍拍胸口告诉自己,你看幸好这些车都还在。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我和加菲约定,等再次相聚我们就一起坐着K19去乌兰巴托,去看看那儿的夜,让风吞掉名字和忧愁。

晚安曲 | 没到过的乌兰巴托和想象的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