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房價下降,炒房客“棄房斷供”會如何?信貸員:最受罪的是銀行

  在樓市火熱時,房價可以說是每天都在變化,買不起房的剛需族只能看著不斷上浮的房價,望洋興嘆。很多人都因為當年沒有及時入手買房,導致全款變首付而後悔不已。買房不僅能實現資產保值,還可以大賺一筆,於是房子的金融屬性被越放越大,人們買房的初衷也從居住變成了賺錢。為了實現財富自由,炒房客不惜撬動高槓杆買房,房子買了一套又一套,房價也因此一路高歌。

若房價下降,炒房客“棄房斷供”會如何?信貸員:最受罪的是銀行

  樓市的過度“火爆”,令人擔憂房產泡沫,為了引導房地產向健康平穩的方向發展,國家每年的樓市調控也不斷升級。僅去年,我國對樓市的調控就多達600餘次,比2018年的425次上漲幅度超過30%。平均每個工作日就有2次以上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不管是總數量還是調控的密集程度都達到了歷史之最。國家對樓市的調控決心和力度顯而易見,而且即使實在疫情之下,“房住不炒”的定位始終沒有動搖,樓市的穩定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若房價下降,炒房客“棄房斷供”會如何?信貸員:最受罪的是銀行

  然而人們的立場不同,對房價的期許也不一樣。有人害怕房價上漲,自然也有人懼怕房價下跌。面對嚴格的調控政策,一些群體就坐不住了,他們擔心房價會下跌,屆時他們只能“棄房斷供”。那若房價大幅下降,有哪些人會“棄房斷供”?炒房客“棄房斷供”會如何?信貸員:最受罪的是銀行!

若房價下降,炒房客“棄房斷供”會如何?信貸員:最受罪的是銀行

  若房價下跌,最先“棄房斷供”的群體是投機炒房者,他們眼見過去炒房的人賺得盆滿缽滿,就想仿製別人的成功之路,所以“依葫蘆畫瓢”,不惜負債炒房。然而,很多聰明的炒房客早已將多餘房產變現,默默離場,轉而投身其他行業。只剩下這些貪婪的投機者,轉戰三四線城市,繼續大量囤積房源,高槓杆炒房,幻想一夜致富。一旦房價下跌,他們手中囤積的房子將大幅貶值,無人接盤,變現難度高。房子賣不出去,還要支付房貸月供,當無路可走時,炒房客乾脆“棄房斷供”,任由銀行處置房子。

若房價下降,炒房客“棄房斷供”會如何?信貸員:最受罪的是銀行

  房價下跌,部分開發商迫於無奈也會選擇“棄房斷供”。我們都知道,開發商在建設一個項目時,其大部分資金都是從銀行借來的。房價下跌,意味著市場向購房者傾斜,市面上房源多,主動權掌握在購房者的手裡。房子難賣,開發商回款難度大,甚至連欠銀行的錢都無法按期償還,沒有運轉資金,只能以破產告終。至於跟銀行貸的錢,就只能用房子抵了。

  最後,會因房價下跌而“棄房斷供”的是買房自住的剛需家庭。由於房地產行業與眾多行業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繫,一旦房價大幅度下跌,那些行業將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甚至引發經濟動盪。從事相關行業的群體將面臨失業或薪資銳減等問題,無力承擔房貸月供,最後只能選擇“棄房斷供”。

若房價下降,炒房客“棄房斷供”會如何?信貸員:最受罪的是銀行

  在人們的印象中,房價下跌,“棄房斷供”慘的是當初貸款的人,但信貸員卻透露:最受罪的是銀行!因為,即使銀行可以向法院起訴查封相關房產,並要求執行拍賣,最後將拍賣所得的款項優先填補貸款。但拍賣房的起拍價遠低於市場價,若房價下跌,最終拍賣所得的房款未必能抵過房貸。剩餘欠款,銀行仍需付出人力、物力去催收。而且,銀行向法院申請拍賣這些房產的週期長、流程繁冗,可以說是一場持久戰。另外,申請拍賣借款人的房產是銀行的下下策,因為拍賣抵押物雖然能保證銀行的收益,但會造成銀行壞賬率高,直接影響銀行的綜合評級和正常經營,嚴重的話,銀行也可能面臨倒閉。所以房價大幅度下跌,“棄房斷供”現象普遍的話,最受罪的是銀行。

  最後,你覺得房價下跌,最受罪的是誰呢?你希望房價大幅度下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