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情和麵包不能兩全,你怎麼辦?

當愛情和麵包不能兩全,你怎麼辦?

沒有愛情,麵包食而無味;沒有面包,愛情裝充滿苦澀與荊棘。

愛情和麵包,本不該成為一道單選題,因為這世上怕沒有幾個人會樂意麵臨這樣的選擇,但生活從來都不像寫小說,想怎樣都好。總有一些人,不得不考慮愛情和麵包之間的權衡。

每一份愛情都是獨一無二的,可遇而不可求,麵包卻是看一個人的能力,只要有能力,麵包總是會有的。

麵包可以批量生產,只要你願意、只要你有錢,想要多少都可以,而愛情卻不能這麼隨心所欲。

愛情看起來總是要更珍貴一些,因為愛情無法用金錢來購買和衡量。麵包是一個人生存下去的必須品,如果選擇了愛情就得失去所有的麵包,那人活不下去了,談愛情還有意義嗎?畢竟愛情沒有讓人喝空氣就飽的魔力。人要活著,談愛情才有意義。所以,如果得到愛情,就得失去所有面包,那麼選擇麵包就無可厚非。

這道選擇題看似不難,但實際上,這個問題卻難住了許多陷入情局的人。現實中選擇的砝碼,往往愛情已不是那份愛情,麵包亦不是那份麵包。

對愛情來說,真正的愛情可遇不可求,而喜歡一個人卻很容易。對於麵包來說,誘惑你的往往不是維持生命的麵包,而有可能是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或是更富足、甚至奢侈的經濟能力。

生存的麵包都有危險的時候,沒有人會有心思談論花前月下的愛情,所以之前的假設是不存在的。現實中面臨的選擇,並不會因為選擇愛情而餓死,只是有可能失去一種“理想中”的生活方式。這個時候,需要多堅貞的愛情來扛住麵包的誘惑呢?這個時候選擇了麵包,是否應該受到道德的拷問?不同的回答都有各自的道理。

而真實卻是:在愛情的鼓舞下,掙麵包會更有動力和激情,而有了麵包,愛情也會更加愉悅幸福。

愛情和麵包本就是相輔相成的一對,卻偏偏會在現實的各種誘惑面前勢不兩立、反目成仇,這正常嗎?

加入愛的調料,雙方攜手製作的麵包,味道自然是更不一樣的,而現實中,常常會有人放棄了愛情,去將就批量生產的麵包。

是不是應該譴責一下?

但那被放棄的就一定是真正的愛情了嗎?既然可以如此現實的去考量,並且以愛情的名義去換取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把道選擇題變成了一場自欺欺人的遊戲。

兩個人的感情,要發展成真正的愛情,是需要經過重重考驗的。雖然,愛情的原動力應該是情慾,但愛情中的情慾早已昇華,融合為全身心的認可與接受。一個人,能和你真的相愛,自然是差不到哪裡去的。

所以如果是在真正的愛情面前,又怎麼會在麵包的誘惑面前猶豫不決,因為在真愛的滋潤下,你一定會想盡辦未能和對方在一起,也一定會有信心、有能力把麵包的問題也順道解決了,畢竟在這個年代裡,解決麵包問題,遠比遇到一份真愛容易多了。

如果在愛情與麵包之間,你猶豫了,那隻能證明,你至少還沒有遇到、發現、體會到真正的愛情,自然也不必為自己最終選擇了麵包而心存愧疚。

真愛難覓,那是終盡一生也不見得發生的幸運事件,生活卻要按部就班地繼續下去,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得做一定的事情,比如——結婚生子。

乾脆褪去愛情虛幻的光環吧,為了生活能繼續,必須做出抉擇的時候,也沒什麼不好意思,也不該受到道德的綁架。如果遇上了對自己好的人,兩個人在一起不至為麵包而顯得太窘迫,就可以考慮一下,是不是該結束單身了。其中的尺度,全在自己的把握,不必太在意周圍的眼光。

很多人也許用盡一生也遇不到真愛,但生活還是要好好過下去的,除了愛情,人生還有許多有意義的東西。如果沒有面包,時間一久就會死人的。

愛情看起來永遠那麼光鮮而吸引,而麵包卻不是取之不盡,再好的家世,也難免會有家道中落的時候,畢竟銀行也會有倒閉的。這世上永恆的東西真的很少,無論是感情還是麵包,有時你以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也說不定哪天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付出,去努力爭取自己的那份麵包。也許,藉著愛情的名義,可以把這個任務扔給對方,固然不見得行不通,但是如果抱定了這樣的初心,是否還能冷靜、理性地對待自己的愛情和人生呢?

只要是選擇,就會有風險,別太一廂情願,把那些誘惑自己的東西太理想化了,就更能從容選擇。

不抱幻想,因而不至於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