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利机长》:航空英雄创造飞行奇迹?其实没那么了不起

最近上映的影片《中国机长》中,面对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险情,机组人员临危不乱、正确应对,保证机上全体乘客的生命安全,感人场面圈粉无数。尤其振奋人心的是,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2018年成功处置特情的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正是影片中英雄的原型。

看过《中国机长》,就不得不提另一部取材自真实事件的美国电影——《萨利机长》。

刚起飞一分钟就遭到大雁撞击、两台发动机同时失灵、地面塔台发出指示命令又难以执行,面对一系列紧急情况,萨利机长当机立断,将客机紧急降落在哈德逊河上,机上155名人员全部生还。“哈德逊河奇迹”也因此得名。

《萨利机长》:航空英雄创造飞行奇迹?其实没那么了不起

事发后,萨利机长成为纽约市民乃至全美国民众心中“英雄”的化身,无数人感佩他钢铁般的意志、超人般的飞行技巧,以及拯救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奇迹”。然而,事实并没有这样浪漫。

帕特里克·史密斯作为一名真正的美国机长,他告诉大家,萨利机长值得尊敬,却不必崇拜。

权威性何在?史密斯机长足迹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他把极其丰富的飞行经验全部写进《请教机长》

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亲身经历和行业内惊心动魄的飞行故事,解答了人们关于航空旅行的种种迷惑和好奇。

这本书之所以精彩,更在于作者没有呆板地叙述飞行员术语,而是结合真实经验、通过清晰幽默的笔触揭开高空飞行的神秘面纱。史密斯机长关于空中旅行的专栏文章常常发表在《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上,他也被《时代》杂志评为“25位最佳博主”之一。

伴随史密斯机长的讲述,我们可以更近距离观看萨利机长的真实故事:

01“没那么了不起”。

2009年1月15日下午3点26分,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飞往北卡罗莱纳州的夏洛特。但起飞一分钟左右,飞机遭遇加拿大黑雁撞击,两台发动机都失灵了。机长沙林博格(Chesley Sullenberger III,简称Sully)向机场塔台报告事件情况,要求立即折返机场。在得到机场方面同意折返的指示后,萨利机长发现飞机不能掉头。于是,准备安排客机飞往新泽西的泰特伯勒机场作紧急降落。但其后,机长又发现当时飞机的高度及下降速率,无法让客机安全降落到泰特伯勒机场。于是决定避开纽约市区人烟稠密地带,冒险在曼哈顿哈德逊河冰冷的河水中降落。这是综合各大媒体报导,当日“哈德逊河奇迹”的始末。

在作者看来,飞机保持完整、机上所有人生还确实值得庆祝;而且,在疏散乘客时,萨利机长还两度检查机舱,确保没有乘客被困才最后一人离开机舱,职业操守令人尊敬。但是机上乘客并非依靠“英雄”之举或“奇迹”才得以生还。

《萨利机长》:航空英雄创造飞行奇迹?其实没那么了不起

在哈德逊河迫降的意外中,萨利机长面对突发事件保持了一贯的专业性操作。但根据作者的意见,水上滑行迫降并非极其困难,如何在水上降落在业内已经变成常识,飞行员受训时甚至不用模拟机练习这种情况。

同时,副机长和机组另外两名飞行员都在事故中挺身而出,空服员的工作同样值得肯定。但他们所做的,是训练内容,同样情境下其他飞行员都会同样操作。此外,还有第一时间闻讯赶来的纽约警察、河道巡逻员,大家齐心协力,在冰冷的寒风和河水中救下了所有乘客。事件中的每个人,都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尽到了自己的本分,才成就了“哈德逊河奇迹”。

正如“中国机长”的原型,四川航空机长刘传健所说,英雄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工作的人都是英雄。

另外,当时哈德逊河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被合理地解释,并非“奇迹”。事发时正是白天,天气也颇为晴朗,飞机降落中不会受到能见度的困扰;同时,飞机的左面正好是12英里长、贯穿纽约市的河流,水流平稳,可以充当跑道;纽约作为国内最大的城市,哈德逊河处在救生艇队游泳可以到达的范围内,降落后可以及时得到救援。

这确实需要运气。如果飞机在城市上空另外的地点被大雁撞到;或者相撞时高度不够,造成滑行距离不足无法到达哈德逊河;再或者当时的天气状况很差,结果恐怕会是一场灾难。

其实,在事后媒体的采访中,萨利机长也提到了以上论点,表现出适度的谦逊,同时特别强调了副机长的功劳。但民众却把这当成一种行事低调的性格魅力,副机长也没有得到应得的表彰。

这里所说“没那么了不起”并非质疑机长的专业和操守。实际上,每一个搭乘飞机的旅客,所享受的安全性其实都相当高。

02 谁更了不起?

相比关注水上迫降这种形式和结果,很多本质上更严重的问题才是紧急状况发生的症结所在。比如起火、比如多引擎失效、以及其他灾难性故障。书中还提到了两个紧急情况下成功降落、机上全体人员毫发未伤的真实案例:

2004年4月,维查机长率领机组成员驾驶联合航空854班机,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往迈阿密。凌晨3点钟,当他们飞行到安第斯山脉上空时,飞机完全断电,包括所有通讯和导航设备在内的驾驶舱仪器全部或者濒临关机。机组成员在一片黑暗中,在四面环山的哥伦比亚波哥大成功紧急降落。

美鹰航空的两名机长面临相同的困境。两人驾驶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制造的区域飞机,从缅因州班戈起飞。不久,系统就出现了意外故障,导致飞机方向舵彻底偏向,无法复原。当时天气状况越来越差,能见度降低至1英里。这架37人座飞机飞向跑道入口时,机长必须把方向盘打到底,并维持不动,让副翼保持完全偏移,避免飞机偏航撞进树林。

《萨利机长》:航空英雄创造飞行奇迹?其实没那么了不起

我们看不懂飞行领域的术语,只能凭借媒体的报导来评判事件的严重性。山地、树林可不如迫降在水面上听起来高难度。现实是,安第斯山脉周遭的山峰使得附近机场的起降模式特别复杂,作业量密集。当然,受过专业训练的飞行员能够胜任在当地机场降落,只不过更具挑战。但在能见度很差的情况下紧急迫降,机长们才是真正的随机应变、即兴发挥。

我们之所以没有听过这些故事,仅仅因为它们并没有登上报纸头条。然而,机组所面临的难题同样不可想象。这或许是因为,航空公司并非真正的信息提供者,而记者和电视台又喜欢以简化却轰动的方式报道信息。相比在纽约这个世界媒体大城中伴随一片水花降落的萨利机长,另外两位拯救者的故事冲击力着实有限。

03 飞行员最害怕的紧急情况是什么?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除了在电影和故事中感受惊心动魄的情节外,自己乘坐飞机可千万别遇到危险才好。针对大众的焦虑,史密斯机长提到了自己最害怕的4种状况:

第一,飞机被鸟撞究竟有多危险?

实际上,飞行过程中鸟撞上飞机很常见,对于飞机的损伤微乎其微。史密斯机长曾经亲身经历过几次这种意外,最糟糕的情况也只不过是飞机表面轻微凹陷或者弯曲而已。可以说,飞机身上各部位都能够承受鸟的冲击。

《萨利机长》:航空英雄创造飞行奇迹?其实没那么了不起

那为什么还会发生哈德逊河迫降呢?因为鸟撞到了引擎。飞机上的现代涡轮引擎虽然很耐用,但当“异物”高速撞到旋转扇叶上,有可能弄弯或者撞裂扇叶,造成动力损失。这时,越重的鸟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那在引擎前面加个保护屏是不是管用呢?真要装保护屏,不但要够大,还要极端坚固。否则一旦保护屏被撞碎,引擎里除了鸟,还多了一堆金属碎片。真的坚不可摧,又会挡住部分空气流入。这样看来,加保护屏的设计其实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电影体味一下就好,搭飞机时不必过分担心。毕竟,鸟一次撞坏好几个引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二,锂电池起火。

从90年代开始,超过70起锂电池起火事故被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记录在案。

客舱内的火苗可以立即扑灭,行李舱或者货舱内的大火根本看不见。2006年费城UPS公司DC-8客机几近致死的起火事件和2010年迪拜附近UPS公司747客机致命坠机事件,都是由货舱中的大型锂电池引起。

《萨利机长》:航空英雄创造飞行奇迹?其实没那么了不起

而且,有测试结果显示,锂电池引起的火灾,用商用客机货舱中的卤代烷灭火器,根本没办法扑灭。

因此,相比担心飞机撞上鸟,乘客们还是听从航空公司的要求,随身和托运行李中不带散装锂电池最稳妥。

第三,“跑道入侵”和重大机械故障。

“跑道入侵”事件,是指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未经空中交管许可而误入或穿过跑道,产生相撞的风险。这个问题,更多是因为美国一些建设年代较久的机场容量太小。不过,运行有风险并不代表旧机场不安全,机组人员对此可能要面临更多挑战。同时,联邦航空管理局正在实施一系列新计划、不断投入新设备来减少失误的发生。

“重大机械故障”,其实是相当概括的说法,包括方向舵、升降舵、副翼在内的控制设备失效,反转装置自行运作,以及其他妨碍飞行的糟糕情况。术语听不懂?就对了,这都不是咱能操心的事儿。对于飞行员来说,这些实际发生过一两次的情况均属罕见。

史密斯机长提出这4种情况并不是为了吓唬大家乘飞机有多危险。就出行方式而言,关于“飞机比汽车更安全”的论点早就经过科学验证。实际上,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不会用安全性作为营销的工具。这样做本身就破坏了搭乘飞机很安全这个假定,无异于自杀行为。

《萨利机长》:航空英雄创造飞行奇迹?其实没那么了不起

如果非要问哪家航空公司最安全、哪种机型最可靠?这段话直击要点:

基本上,每一家正式成立的航空公司、每一架经过认证的商用客机,从各种有参考价值的角度来看,都是安全无虞的。

对乘客来说,票价、航班时间,和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才是真正应该费心关注的。

《请教机长》这本书从专业角度教大家看清了飞行中的种种危险信号,真正搭乘飞机时,大家不必过分为安全焦虑,还是要听从空服人员的指挥。再引“中国机长”刘传建的一句话,飞行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在飞行员平时的训练中,也有相关的培训和相关的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