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售后”的旗号招“销售”,保险公司是如何名声变差的?

近日因疫情影响,很多企业一夜之间纷纷倒闭,有些企业虽然也在苦苦坚持,但也是难的不行。疫情对中小微企业来说是一块威力不小的炸弹,部分大企业也受殃及开始裁员,作为员工日子也不好过。慢慢的发现没有"真材实料",在这波浪潮中真的是站不住脚……

如今黄金四五月也到了换工作的"热潮期",年年这个时候大家拿完了年终奖都肆无忌惮的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但今年大家都三思而后行,因为竞争压力真的蛮大。从"坑"里退出来容易,一不小心可能就找不到下个"坑"跳了。所以还在职的小伙伴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打着“售后”的旗号招“销售”,保险公司是如何名声变差的?

小神的一个朋友在一家企业煎熬了蛮久,忍不住跳了出来,想找一份保险内勤的工作,于是在网上四处投简历,今天看到某大型保险公司的招聘信息便跟人事进行沟通。因其在保险行业待过三年,知道保险行业的情况,所以就通过招聘软件沟通的蛮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代理合同",其与那边人事确认是否是内勤类工作,签代理人合同还是劳动合同,那边给到的答复是内勤-劳动合同-五险一金,这让朋友蛮开心,也满怀期待。可在保险行业待过的都明白,签代理人合同的是什么岗位。(这里没有歧视销售的意思,销售是整个公司运作的前端,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公司的经济支柱)

他觉得既然人事说了是内勤便去看看。结果到了就是很直接的谈理想、招销售。理想当然很好,现实也很残酷,小神和朋友都是保险行业待久了,认可该行业。只是这样的欺骗行为让朋友觉得即便愿意做销售也没办法与此合作。

目前行业外的人对保险的评价都不太好,但其实有保险意识的人还是觉得保险是很必要的东西。正是部分连哄带骗的人给"保险"这两个字画上了污点。小神今天听到朋友的经历也是觉得心寒,这样的行为无疑让保险行业的名声雪上加霜。作为行业人希望大家能够发扬行业精神,即使面向客户也是应该讲清楚风险及其中的利弊。对于行业内的人也应该真诚一些,欺骗无论是对谁,都没办法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不是吗?

打着“售后”的旗号招“销售”,保险公司是如何名声变差的?


当然相信大家找工作的碰到这样的事也不少,什么一个电话打过来告诉你我们在招人,某个岗位蛮好的,您过来了解一下。作为求职者你过去了谈合适不合适,无论成功与否他作为招聘人事招聘邀约的指标都算完成了。可求职者呢?电话中你问他工作内容、薪资待遇,他表示这个是要跟经理谈的。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然后你发现到了填完了一大堆的个人信息,聊的东西自己并不感兴趣,再落寞而归。是否有些气愤?

虽然招聘人事的工作也有要求,有指标,有压力,但谁的时间不是时间呢?出门也是需要成本的。"真诚"不应该只是跟应聘者谈"真实"两个字,而是双方都应该有的东西。

打着“售后”的旗号招“销售”,保险公司是如何名声变差的?


反过来说保险的招聘信息。小神闲来无事时翻了某招聘app中某合资保险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一共30条,每条抬头都不一样,点开内容内行人表示全部是一样的岗位。"唯有套路得人心"仿佛更适用于现在了,有点可怕,有点心酸,更有些无语。可能小神不坐人事的"座位",不懂其中的艰辛与压力吧。但我想如果能看到你的真诚又符合我的需求,这个"坑"再大,我相信大家也会心甘情愿的跳,但拿欺骗换来的无论是对于公司还是行业名声来说都会是个不小的"炸弹",然后把一个"小坑"变成"大坑",再也不好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行业人,希望我们都能为这个行业"开枝散叶",能给到客户更好的服务,而不是其它不该有的东西!


感谢你的阅读,相信正在求职的你肯定也遇到不少的问题,不妨下方留言一起探讨一下,也希望大家能给到你建议,助你拿到心仪的off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