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駕校霸凌談心理承受能力

從駕校霸凌談心理承受能力

有讀者私信問我,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大概是讀了我寫的《誰給了駕校教練罵人的權利》那篇文章後,提出的疑問。

那篇文章後的評論表明,許多人贊同教練罵人是為你好。我不做評論,畢竟人們判斷一件事的視角是不同的,我們沒有任何權利去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來想問題。

不過,我還是想說,一件事情正確與否,如果不是看個人感受,那麼就用結果來衡量。

目前,中國車禍死亡率是美國的17.8倍,已經連續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國每年因道路交通死亡的人數超過10萬,道路傷害達50萬起;每5分鐘約有一人死亡,每1分鐘都會有一人因為交通事故而傷殘。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

按說,中國有這麼嚴格的駕校教練,我們的交通事故率應該要低才對,可偏偏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和一直開車的朋友談論這件事,朋友說,人的心態便是如此,在哪裡受了氣,便要在哪裡找回來。在駕校被罵成孫子,等自己上路了就是大爺,因此,在路上互不相讓,把自己在駕校學到的那些交通規則早就還給了教練。

我似乎沒有回答文章開篇的提問,我的心理承受不行?我想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沒有比平常人強,但也不比大多數人差,而且,我自己也明白佛學中講的“忍辱”的重要性。

忍辱屬於佛教六度之一,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出家菩薩住阿蘭若。能滅瞋恚得慈心三昧。亦無毀辱一切眾生。即得名為忍辱波羅蜜。“

佛所說的忍辱,是為了讓人了知,“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說我們的煩惱皆源於自我。從這個意義上講,外人給自己施加的侮辱,如果我們自己不在意,便不算什麼。

放在駕校,教練在那邊做獅子吼,自己內心也可以播放巴赫的十二平衡率,如果這樣,大概就是一個好的心態了吧。我也佩服這樣的人,可惜,我的修為尚淺,無法做到面對唇槍舌劍而依然雲淡風輕,能夠做到這樣的人,我深深致以敬意。

我所反感的是奴性思維,漢典對奴性的解釋,是基於生存慾望,根據個人認知力在現實中的有限理性選擇,完全服從。它是暴力恐嚇、利益誘惑和思想禁錮的產物。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有女學員為了拿到駕照,被教練潛規則,或者給教練送禮只求多練車的行為。在我看來,這就是奴性。

然而,這種奴性的產生,還是由於“暴力恐嚇、利益誘惑和思想禁錮“,比如在某些駕校,你的學車時間、是否可以考試,都是掌握在教練手裡,稍有反抗,教練便會把你趕下車。如果你換一個教練,可能遭致更大的麻煩,因為這些教練之間都是認識的,他們只會互相包庇。如果你去告駕校,在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傷害前,沒有人會保護你的利益。

這就是駕校霸凌存在的根本原因。

即便如此,我依然我很難理解,為了駕照,人們可以把自己的尊嚴拋棄的如此徹底。一個小小的駕照便可以折射人在面對利益時的懦弱與卑賤,在面臨更大的人生選擇時,更可想象了。

魯迅在《燈下漫筆》中寫到,中國歷史只有“欲做奴隸而不可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奴隸與主人的區別,在於是否有自我選擇,自我表達和反對暴力壓迫的權利。

暴力並不只限於身體所遭受的傷害,語言暴力導致的心靈受傷也屬於暴力。比如,職場霸凌便指在工作場所裡,個人或團體對於他人進行的包含言語、非言語、身體、心理上的虐待或羞辱。而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許多西方國家都建立了防止職場霸凌的相應法規。

而在駕校,這種言語羞辱簡直是家常便飯,而被羞辱之人卻以“教練是為自己好“,”我要不忍耐,就顯得我心態不夠好“來給自己洗腦。

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說,抱歉,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夠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