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雖死,頭腦發熱的人可不少,怪不得王芬連續被拒絕兩次

漢靈帝原本以為張角兄弟死了,那麼一切災難都結束了,接下來應該有幾年的時間好好享受了。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一個張角倒了下去,又有數不清的張角站了起來。畢竟有前人做榜樣,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愈演愈烈,沒有一點消停的跡象。別的不說,光說他們的旗號就夠嚇人了,他們起的名號稀奇古怪的,這是因為他們基本都是農民出身,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就把那些眼睛比較大的叫大目,會一點輕功的叫飛燕。這些名號雖然不如那些大將軍的名稱響亮,但是比較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深得人民群眾的喜歡。

張角雖死,頭腦發熱的人可不少,怪不得王芬連續被拒絕兩次

大家都以張角為光輝的榜樣,紛紛的揭竿而起,起義很快就形成了遍地開花之勢。而且好漢也特別的會拉隊伍,吼一嗓子動輒就有幾千人響應。幾千人還算少的,稍微像樣一點的隊伍就有二三萬人,那些勢力最大的甚至能夠達到百萬人,比如說張燕的黑山軍。雖然這些起義軍打仗的水平不怎麼樣,但是人數一多,就可以玩人海戰術。他們四面出擊讓皇帝招呼都招呼不過來,軍隊更是叫苦不迭。

張角雖死,頭腦發熱的人可不少,怪不得王芬連續被拒絕兩次

天下亂了,什麼倒黴事情都有,不久皇帝就發現,除了張角之類的階級敵人出來折騰以外,自己手下的員工也不安分守己了。中平5年5月,官員隊伍裡冒出來三個人,這些人差點得要了他的命,這三個冒險家的名字分別是冀州刺史王芬,南陽人許攸,沛國的周旌。三個人為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他們準備開創一個造反工作的新局面。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這個冀州刺史王芬,他的如意算盤是帶兵殺掉宦官,綁架並且廢黜皇帝,自己當開國功臣。他甚至連皇帝的候選人名單都早早的擬定好了,可見是預謀已久。但是造反這樣的大工程利潤跟風險總是成正比的,就像那些玩雜耍的走鋼絲一樣,一個不小心掉下去,肯定讓你疼痛不已。實際上王菲是沒有資格動手的,他槍沒有幾條,將士也沒有幾個。

張角雖死,頭腦發熱的人可不少,怪不得王芬連續被拒絕兩次

而且他找的幫手既不是少林派,也不是武當派,而是空談派,一點能耐都沒有,怎麼搞政變呢。最關鍵的是他們還缺一樣東西,那就是兵,沒有兵說什麼都是白扯。於是他向中央打報告謊稱,起義軍又在造反。為了保衛皇帝的安全,他打算招募一點軍隊,希望領導批准,很明顯這是謊報軍情,而且漏洞百出。他所說的軍隊早在中平二年就已經被政府招安,改邪歸正,當時黑山軍的頭目張燕,捧著國家給他的鐵飯碗吃得正香呢,造反什麼呢。但好在王芬忽悠的對象是漢靈帝,這傢伙的腦子有時候好,有時候壞,不過倒是經常的短路。這次他沒有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仔細思考,就批准同意了。

張角雖死,頭腦發熱的人可不少,怪不得王芬連續被拒絕兩次

更巧的是這位極品皇帝突然間心血來潮,他想要回故鄉玩一趟。皇帝準備自投羅網,機會難得,眼看造反的時間越來越接近了,王芬的心裡卻越來越緊張,原因也非常的簡單,自己手裡雖然有兵,但是自己的能力自己是最清楚的。如果這種水平也要勉強自己造反的話,那麼無異於自殺。自己不能幹就找能幹的人入夥,於是他決定廣撒英雄帖,繼續招聘造反急需的人才。不久,一個真正的實力派進入他的視線,這個人就是咱們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曹操。原來曹操從崗位上引退之後,便在老家搞起了隱居,他在低窪地帶蓋了一座比較清幽的書房,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張角雖死,頭腦發熱的人可不少,怪不得王芬連續被拒絕兩次

其實他也不是真正的隱居,而是在充電,一邊專心的讀書,一邊練習射獵。他充電的目的就是為了學以致用,中平三年,作為政府公務員的官員叛逃之後,曹操就被徵召出山,重新開始帶兵。帶兵了,有實力了,就成為許多人的座上賓,比如說王芬。王芬向曹操詳細介紹了這次行動的宗旨和重要意義,最後飽含熱情地邀請,文武兼備的曹操加盟他們的隊伍,並且許諾大家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但是曹操不幹。他不僅自己不幹,還不停的給這些頭腦發熱的冒險家們潑涼水。他認為自古以來更換領導都是最不吉利,最危險的事情。

張角雖死,頭腦發熱的人可不少,怪不得王芬連續被拒絕兩次

沒有十足的把握,這種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買賣,千萬不要做。做這種事情要想成功,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就是眾多的人民擁護,第二就是要有權利,而且是很大很大的權力。要知道古代的先賢們費力地起義之舉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一般都是宰相和大將軍。再加上他們已經有了老百姓的擁護,所以,他們是成功的基礎的。能夠廢黜皇帝的都是比較強勢的人物,而就憑這樣幾個無名之輩想做這種驚天動地的大事,那不是要自殺嗎?實際上曹操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後來他控制皇帝是因為皇帝本身就是他案板上的肉,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自己就是當皇帝也不是不行。

張角雖死,頭腦發熱的人可不少,怪不得王芬連續被拒絕兩次

但是他偏偏沒有廢掉皇帝,而是將這個光榮艱鉅的任務交給了他的兒子。曹操的這番話實際上有理有據,無可辯駁。但是王芬還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他現在就是頭腦熱得發燙,別說是潑冷水,就是把他放到冰櫃裡,也冷靜不下來。他不想踩剎車,他認為曹操膽小怕事。不給自己面子。所以他就重新招人,他把待遇提高了,認為一定能招到人才,不久之後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名人,沒想到他把自己的計劃跟對方說了一番,對方的膽子竟然更加的小。

張角雖死,頭腦發熱的人可不少,怪不得王芬連續被拒絕兩次

這個人就是華歆,他是漢末三國時期的名士,後來擔任過魏國的高官。雖然在三國時期他混得不錯,但是在漢靈帝時期他的運氣並不怎麼樣。他當過許多芝麻大小的官,都沒做出什麼成績。他的品行雖然有汙點,但是平心而論,他這個人身上還是有不少閃光點的。雖然他比較想有一番成績,但是他和曹操一樣同樣拒絕了頭腦發熱的王芬,可見王芬的計劃實在是幼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