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無數耀眼明星,但是隻有皇甫嵩一人被稱之為“黃巾剋星”?

“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的皇甫兮復安居”

皇甫嵩是誰?

大家只要是看過三國就有留意,雖然只出現小小的篇幅,但是他的戰績卻比漢末全明星還要耀眼!

漢末無數耀眼明星,但是隻有皇甫嵩一人被稱之為“黃巾剋星”?

皇甫嵩字義真,公元132(人說,不確切)~195年,東漢末年名將,看《三國演義》朋友們應該不會陌生,整本書是最早出現的人物之一,在書中輕描淡寫,其實他在公元184~190年,他可是力壓董卓,在軍事實力還略勝一籌。

漢末無數耀眼明星,但是隻有皇甫嵩一人被稱之為“黃巾剋星”?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張角爆發黃巾起義,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太吉。”發動弟子,率領幾十萬黃巾軍,共分三十六路渠帥,席捲八州,明顯是蓄意很久。

皇甫嵩被任命左中郎將,朱雋(jun)被任命右中郎將,鎮壓洛陽臨近的潁川黃巾軍。

適時,朱雋被黃巾軍大將波才壓制,只剩下來了皇甫嵩一軍。

他見黃巾軍都是“依草結營”,於是在半夜,乘著大風縱火,然後大軍壓入陣中,驅趕了波才,平定潁川。(難怪大人常說,玩火危險……)

漢末無數耀眼明星,但是隻有皇甫嵩一人被稱之為“黃巾剋星”?

接著,破汝南、陳國黃巾,平定三郡,擒拿黃巾將領“卜己”俘虜7000餘人,看樣子卜己也是一個小渠帥。

靈帝見董卓被黃巾軍打敗,盧植僵持,遂重新任命皇甫嵩為北中郎將,平定河北黃巾軍,也就是張角的所在地。

三國演義中,盧植也派遣了劉、關、張三人,投靠皇甫嵩,以滅黃巾軍。

雞鳴時分,乘夜率軍入陣,殺張梁,斬首三萬餘,送張角屍首回京師。

十一月,皇甫嵩與鉅鹿太守郭典聯合,殺死張寶,殺俘虜十餘萬人,築成“京觀”,威懾造反者,

漢末無數耀眼明星,但是隻有皇甫嵩一人被稱之為“黃巾剋星”?

皇甫嵩的受加封左車騎將軍,槐裡侯,冀州牧。

開頭的那一首詩歌,就是百姓為了這皇甫嵩平定黃巾,而專門所做的。

第二項大功績:

漢末無數耀眼明星,但是隻有皇甫嵩一人被稱之為“黃巾剋星”?

同樣在,公元184年,看中原大亂的時候,在邊疆羌人一帶也是磨刀霍霍,野心蓬勃,期間北宮伯玉聯合邊章、韓遂造反,聯合舉薦涼州軍閥王國(這是名字,剛開始我也以為是某個王國)為統帥。

王國自稱是合眾將軍,在公元188年圍攻了陳倉,期間一年的時間,就是皇甫嵩為主,董卓為輔指揮的戰鬥。

到公元189年,廢了80多天的時間,沒有任何的斬獲的王國,糧草不支,撤退陳倉,皇甫嵩抓住機會,出兵而去,打敗王國叛軍。

一時間,風光無兩,是他最為輝煌的時候!

漢末無數耀眼明星,但是隻有皇甫嵩一人被稱之為“黃巾剋星”?

他在宋的武廟七十二將中被記載.

至於這武廟七十二將,就是宋朝為了仿照唐朝所做的,將那些聽話、軍事才能強大之人記錄下來。

在黃巾爆發的時候,皇甫嵩應該是52歲的年紀,看來開始崛起,他是一個善於征伐的將領,卻不是一個心狠手辣的權謀者,導致接下來的一生,都處於被動的困境。

董卓進京,皇甫嵩跟不上董卓的成長,最後靠兒子皇甫堅壽與董卓的交情,才保住了性命。

為什麼拿皇甫嵩和董卓比?

兩人都是西涼一帶,也就是甘肅那片兒,再是都是東漢末年讓人熟知的將領,各自擁有不小的官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