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汗水的結晶,我們現在的驕傲——商周青銅器鑑賞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高81釐米,口長55釐米,口寬53釐米,重75公斤,1982年鄭州向陽回族食品廠青銅器窖藏坑出土。銅鼎口近正方形,平折沿,方唇,口沿上有圓拱形外槽式雙耳,兩耳略向外張,內側素面,外側耳槽內有一道圓拱形凸稜紋;鬥形方腹,平底,下附四個圓柱形空足。腹部飾帶狀饕餮紋和乳釘紋,饕餮紋用寬線條構成,目鼻凸起,類似浮雕;乳釘紋呈帶狀飾於鼎腹四隅和下腹部。鼎腹壁和底、足間有煙燻痕。該鼎造型宏大,有較高的歷史和科學價值。地開闊了學術研究的視野。

古人汗水的結晶,我們現在的驕傲——商周青銅器鑑賞

饕餮乳釘紋銅方鼎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通高38.5釐米,口徑15.5-12釐米,圈足徑18.2-14.8釐米,1999年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窪劉出土。卣呈扁圓體,深腹下垂,下腹圓鼓,低圈足;提樑兩端獸首與卣頸兩側半圓環系套合,蓋面中間突立四面人首狀鈕。卣體裝飾華麗,四道扉稜等分器體;提樑上面飾兩組雙體蘷龍紋;蓋與卣腹各飾四組鳳紋,卣頸部與圈足均飾四組鳳紋。整個器物造型奇特,紋飾華貴典雅,具有浮雕般的立體感。卣蓋與器底部均鑄造有銘文。

古人汗水的結晶,我們現在的驕傲——商周青銅器鑑賞

"阝舌"銘鳳紋提樑銅卣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高37釐米,口徑32釐米,壁厚0.35釐米,重10.5公斤,1982年7月11日鄭州向陽回族食品廠青銅器窖藏坑出土。大敞口,束頸,折肩,鼓腹,圜底,圈足,圈足上有三個"十"字形鏤孔。尊頸部飾三週弦紋;肩部有三個牛首,眼目突起,具有較強的立體感;牛首間飾帶狀夔紋和聯珠紋;腹部飾三組饕餮紋,線條嚴謹,紋飾精美,饕餮紋上下界以聯珠紋,圈足上飾三週弦紋。

古人汗水的結晶,我們現在的驕傲——商周青銅器鑑賞

牛首饕餮紋銅尊

商代,舊藏,通高21.0釐米 口徑17.5釐米,敞口, 尖唇,口沿處對稱相立兩個菌形柱,菌帽上飾渦紋; 頸口侈大,其下內弧斂收,頸腹分段明顯,腹鼓外侈,其側置有弧形鏊;平底,下承三個錐稜形空足。腰部飾一-周帶狀獸面紋, 腹飾七個渦紋。整器鑄造精良,紋飾考究。

古人汗水的結晶,我們現在的驕傲——商周青銅器鑑賞

渦紋銅斝

商代晚期,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窪劉出土,高40.0釐米口徑32.0釐米,圓口,折沿,方唇,立耳外侈;深腹圜底,下承三柱足,足上端各飾獸面紋, 獸面眉間飾有扉稜,其下飾弦紋,鼎腹近口沿部飾細線雲雷紋襯底的獸面紋。整器造型渾厚凝重,紋飾古樸;鼎腹內壁鑄有銘文“舉父丁”三字,陰文,“父丁”為受祭者稱謂, “舉”為殷商族徽。此鼎紋飾以商代獸面主題圖案為主,形制與殷墟晚期的戍嗣子鼎相近。鑄有“舉’ 銘族徽的青銅器在全國分佈範圍甚廣,此鼎出士於鄭州市區西北郊,對於探討商代晚期乃至商末周初殷商族氏在本地區的活動、分佈具有重要意義。

古人汗水的結晶,我們現在的驕傲——商周青銅器鑑賞

舉父丁鼎

西周早期,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窪劉出土,高30.2釐米 口徑21.0釐米圓口微斂,折沿內傾,沿上對稱矗立兩半環形耳;鼎身呈深釜狀,圜底,腹微弧外侈,底承三柱足; 口沿下飾一週帶狀雲雷紋,腹部滿飾三組獸面紋,分別以淺扉稜為中軸,獸目圓凸,威嚴畢現。鼎腹內壁鑄銘“亞其父乙”,陰文。

古人汗水的結晶,我們現在的驕傲——商周青銅器鑑賞

亞其父乙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