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所薄弱校打造成為山區教育的“高地”,河北這位校長做到了!

把一所薄弱校打造成為山區教育的“高地”,河北這位校長做到了!

雖然校長連軍強於2019年年底被選調至武安市第十中學任校長了,但革命老區河北省武安市賀進鎮的鄉親們,還十分感念他在第七中學(下文簡稱“七中”)這所寄宿制鄉鎮中學時對山區教育的貢獻,都說“是因為連校長,才有了七中這樣的發展。”2012年,農民家庭出身的連軍強主動要求從條件優越的市區調到這裡。八年,他愣是把一所薄弱校打造成為山區教育的“高地”。

01

孩子們的笑聲處處動聽

把一所薄弱校打造成為山區教育的“高地”,河北這位校長做到了!

學校1000多人的飲水全靠一根老舊的供水管道維繫,因年久失修,管道隔三岔五就會出狀況,每天只能用拖拉機拉水,這是上任之初連軍強面對的第一個難題。為此,連軍強急得晚上睡不著。如果能接通鄰近的沙洺水庫,就能徹底解決飲水問題。於是,他四處奔走,聯繫供水站設計新的供水路線,積極爭取上級部門資金支持,鋪設新的供水線路,直到管道通水。老師們笑了,孩子們笑了。

每天的陽光體育活動,他愛和孩子們一起參加,孩子們也願意跟他講心裡話。可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的土操場成了七中師生一個解不開的心結。連軍強來回奔波,足球場也終於建了起來。如今,每年武安西部山區規模最大的洺河源運動會,都在七中的高標準操場上舉辦;每年校園足球聯賽,是孩子們期盼的節日,七中也成功入列全國首批足球示範校。

隨後,這樣的變化越來越多,教學樓樓道變成了山裡娃展現遠大理想的幸福長廊,校園內每星期都會展覽粉筆字比賽作品以及孩子們製作的不同主題的手工貼畫等。在七中校園裡,孩子們的笑聲更多更響亮了。

02

點點螢火匯聚成星河

把一所薄弱校打造成為山區教育的“高地”,河北這位校長做到了!

辦學規模沒有辦法和市區學校相比,辦學質量也難以和城裡學校較勁,但這1000多名來自周邊68個村莊的孩子,每一個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每個人的成長,正如夜空的點點螢火也能匯聚成星河一樣,一個都不能少。連軍強把七中的教學計劃、成長目標具體到了每個孩子。

每年寒暑假,七中都要開展“領導包年級、中層包班級、團隊包學生”的家訪活動。跋山涉水,走遍兩個鄉鎮68個村莊,走進1400多名學生家中,最遠到達距學校30多公里的牛心山村,家家戶戶都留下了連軍強和老師們的足跡。他們用真心真誠拉近家校之間的距離,融洽師生之間的感情。

在七中,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老師團隊。老師們的指導,細緻到每一個孩子每一天的學習目標、每一步的成長規劃、每一次的答疑解惑和收穫總結。

李夢涵是連軍強所在教師團隊培養的學生。每週教師團隊都要結合這個星期的教學設置和李夢涵進行交流,適時調整學習計劃。這種針對每名學生自身特點,為學生量身定製的培養模式,讓孩子們每一節課都有收穫,每一分努力都不枉費,每一天都有進步。

“細緻、精緻、極致”,最終形成了具有七中特色的教育模式。多年來,該校以農村地區9%的生源,培養出了農村地區60%的優秀生。

03

樂教善教離不開的家

把一所薄弱校打造成為山區教育的“高地”,河北這位校長做到了!

竭盡全力在生活上給教師以溫暖,在工作上給教師創造成長平臺,留住教師的心,激發教師幹事創業的熱情,構建一支樂教善教的隊伍,成為連軍強殫精竭慮、一以貫之的行動。

為提升學校師資水平,他在學校全面啟動“名師培育”工程。新老教師“一對一”結對,充分發揮名師帶動作用,張賽娜、賀欣等一大批優秀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每學期舉辦校級教師說課比賽、教師才藝展示、電子白板教學應用比賽等活動,全體教師在真刀實槍中磨礪教育教學技能;不斷爭取外出培訓與比賽的機會,為教師搭建成長成才的平臺。

因為措施得力,氛圍濃郁,人人爭先,大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四名教師在全國說課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八名教師被評為武安市“名教師”;兩位校長被評為武安市“名校長”。

注重“感情留人”,凝聚起強烈歸屬感,是連軍強的又一舉措。每個學期,學校都會組織不同形式的文體活動,讓老師們身心得以放鬆;不斷改善老師辦公、生活條件,為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如沐春風,真正感受到學校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有著“河北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河北省優秀鄉村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被評為河北省第六批骨幹校長的連軍強是一個好校長,但他更是一個好老師。無論學校管理事務有多忙,連軍強都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他不僅參與所任學科的教研活動、聽課評課活動,還帶頭講授公開課。工作之餘,連軍強每天堅持讀書,自覺參加各種培訓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在他的帶動下,“好讀書、讀好書”活動在校園蔚然成風,一支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團隊在校內悄然形成。

把一所薄弱校打造成為山區教育的“高地”,河北這位校長做到了!

來自:《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08日第6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