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看这5个阶段,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在膝关节的损伤中,韧带和半月板的损伤很常见,特别是在足球、篮球运动爱好人群中,膝关节的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很常见。

但是最近接触到一类患者,是因为髌骨骨折的问题而找到我们的,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些患者并非运动人群,而是不常运动的中年妇女。

髌骨是我们人体中最大的一块籽骨,籽骨是什么意思呢?籽骨其实是一种耐磨装置,是韧带骨化而来的,在一些受压比较大的地方,为了保护韧带不被过度磨损而生成的。

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压力增大,膝关节前的髌韧带被拉长,和股骨间的摩擦就会增大,从而导致髌韧带的损伤,所以可以把髌骨想象成一个滑车装置,作用在于保护膝关节,增加肌肉的力臂。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看这5个阶段,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髌骨骨折常见于30-50岁的成年人,儿童极少见。髌骨骨折多是由于外伤引起的,在运动人群中常见,但是同上文说到的一样,除了运动人群,髌骨骨折在骨质疏松人群中也很常见。

髌骨骨折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

直接损伤指的是外力直接作用在髌骨上造成的,间接损伤指的是人在膝关节屈曲位下摔倒时,由于髌骨下端的髌韧带和髌骨上端的股四头肌都拉得很紧,导致髌骨被两端的张力作用而像被“掰断”了一样引起骨折。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看这5个阶段,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比较常见的损伤模式是在屈膝状态下突然跌倒,膝盖磕到地面导致髌骨骨折的混合性损伤。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髌骨骨折类型是长期且剧烈的膝关节运动导致的疲劳性骨折。更年期后的女性属于骨质疏松易发人群,更容易出现摔倒骨折。

不同种类的损伤原因,出现骨折的类型也不一样。直接性损伤一般会引起髌骨的粉碎性骨折,就是说髌骨会分裂成三块及以上,但移位程度不大;而间接性骨折一般会出现的是横行骨折,把髌骨分成上下两瓣,移位比较明显;混合型骨折一般也为粉碎型骨折,伴随移位。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看这5个阶段,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膝关节髌骨骨折后有以下表现:

  1. 膝关节疼痛,无法屈伸膝,下肢乏力
  2. 膝关节肿胀,皮下出现淤血
  3. 移位大的骨折可在皮下触摸到凹沟,髌骨形状畸形,活动时有骨摩擦声。

根据骨折后的不同类型,临床治疗的方法都不一样。骨折移位不大、关节面完整光滑的患者,保守治疗的较多,通过手法复位后,外固定可使关节恢复正常位置及伸膝功能。骨折移位大,手法复位无效,或者严重性粉碎骨折者,可遵循医嘱等进行手术治疗。

但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在伤后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但是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要进行的训练也不一样。我们进行康复的目的在于促进骨折的愈合,促进肿胀的消退,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和负重、行走的功能。

早期可选择冰袋进行冰敷,缓解疼痛和促进消肿。后可选择超声波疗法,治疗膝关节损伤后的粘连,还可促进骨折的愈合。也可选择电疗法,一定的电疗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还可以刺激激活肌肉,保持肌肉的围度,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术后早期(4周内)的患者,可在轻微疼痛范围内在床上进行屈曲练习,角度以小于90度为宜,在这个阶段还不宜进行下地步行,但是可在助行架和固定支具的帮助下使足底接触地面,进行本体感觉的反馈训练。除此之外还可进行其他的训练:

1)可以进行手法的治疗,在膝关节上端往腹股沟处进行轻柔的握推,促进肿胀的消退。

2)还可在下肢垫高超过心脏位下进行踝关节的活动如踝泵,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踝关节用力往脚背勾起5秒,再用力往脚底方向踩5秒,15次/组,每天多组。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看这5个阶段,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3)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长训练。在腘窝下或脚踝下放一小枕头,用腿的力量向下压枕头,15次/组,每天多组。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看这5个阶段,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4)在术后4-8周可进行侧方上楼梯或扶椅小幅度下蹲等训练。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看这5个阶段,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5)术后8-12周,可进行膝关节全活动范围的训练,各个肌力训练也可进行,可完全下地行走。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看这5个阶段,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看这5个阶段,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6)术后12周后,可再次查看骨折愈合情况。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看这5个阶段,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在做复查后,如骨折愈合良好后可进行柔韧性,灵活性和肌力等功能性的训练,重返生活和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