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的漢子,山路上的背夫

早些年,山區很多地方不通公路,交通運輸成了大問題,很多時候只能人力來背或挑。

勤勞的漢子,山路上的背夫

為了使這項賣力的工作能變得稍微輕鬆點,勞動人民發明了適合自己背東西的工具,背架子和打杵子。

勤勞的漢子,山路上的背夫

一個用來背,一個用來歇息,它們是黃金搭檔。

勤勞的漢子,山路上的背夫

山路上的背夫,累了就這樣歇一會兒。

勤勞的漢子,山路上的背夫

長期從事這種勞動的背夫,除了留下身體的疲憊和疼痛,力量也是與日俱增。一個厲害的背夫能夠背200~300斤的重物在山路上爬行。在重體力的消耗下,他們的食量驚人,還要吃很多的豬肉來維持這種體力的消耗。

勤勞的漢子,山路上的背夫

看他們一個個膀大腰圓。

九幾年的時候,這麼背一天只能賺10塊錢,而且年老體衰以後,就再也幹不動這個了。

隨著農村的發展,工路逐漸修到千家萬戶,這些體力工作都被取代了。他們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