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思維精進》: 掌握高效工作法,顛覆平庸人生

「讀書」《思維精進》: 掌握高效工作法,顛覆平庸人生

每個人都渴望遠離平庸,可是很多人,平凡的一生也註定是平庸的一生。

每個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而每個孩子都在家長,渴望出人頭地的期盼中長大,可是為什麼有些人,長大後卻依然走向平庸?

無意中在淘寶上看到《思維精進》這本書,我毫不猶豫買了下來。因為本書的小標題寫著,改變人生的高效思考法。買下這本書的那一刻,我不得不承認,我的內心是拒絕平庸的,雖然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每個月賺著不多的薪水。

《思維精進》是趙帥和王珊珊共同合著的。趙帥是中國移動解決方案中心產品總監,他的出版作品是《破局:互聯網+教育》。王珊珊畢業於對外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曾就職於百度,在國家級刊物《經營者》《東方企業文化》發表過多篇專著。

本書的作者趙帥和王珊珊,以職場精英的身份,教我們如何用最聰明的方式,解決職場中遇到的問題。

本書的邏輯主線是,讓人們找到自己的痛點,發現問題,從而鎖定目標。通過撐握分析問題的關鍵技術,幫助人們解決問題,提升作工效率。並介紹個人改造和打造團隊的原則和方法。這是一本通過教你深度思考,幫你實現人生逆襲的書。

這本書的特點是,你不需要按順序,從第1章讀到最後一章。你可以選擇任何你最感興趣的那個章節開始讀。這本書200多頁,分為7個大章,共有50篇相對獨立的文章組成。文章與文章之間雖然有聯繫,但將閱讀的順序打亂,絲毫不會影響你對內容的理解 。比如,第73頁的第17篇文章,開頭雖然用了銜接上篇文章的過渡句,但你把過渡句去掉,一樣能完整地讀懂該篇的內容。

「讀書」《思維精進》: 掌握高效工作法,顛覆平庸人生

本書涉及的方法很多,所含信息量很大。看來兩位作者都是實誠之人,好不吝嗇地將職場上的密笈,傾襄相授給讀者們。我選取三個我認為最簡單又實用的方法出來具體講解。

「讀書」《思維精進》: 掌握高效工作法,顛覆平庸人生

一、目標分解法

目標拆分法分為以下兩種:

1、剝洋蔥法

顧名思義就是像剝洋蔥一樣,將目標一層層地分解,直到分解完畢。

比如你準備用一年時間寫120篇書評,那就將一年的目標分解成月目標,也就是每個月你要寫10篇書評。再將月目標分解成周目標,那就是每一週你要寫三篇書評。

再將周目標分解成日目標,也就是你大約每二天就要寫一篇書評。通過剝洋蔥法,分解目標,你會發現,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變得簡單可執行。

2、多杈樹法

多杈樹法是將大目標作為樹幹,樹幹長出的樹枝作為第二層目標,代表第二層目標的樹枝再長成的小樹枝作為第三層目標。這種以樹杈成長的特點來拆解目標,簡單明瞭。

比如你想要拿下三級拆書家的證書,通過目標多杈樹法構圖繪製出來,就會清楚息現在階段要做什麼工作了。

二、如何培養專注力

「讀書」《思維精進》: 掌握高效工作法,顛覆平庸人生

大部分人明明有著明確的目標,多年後依然平庸,是因為不能持之以恆地專注於目標。常常情不自禁被各種娛樂消遣誘惑,日復日,年復年,最初的目標沒能實現,當然註定平庸。

而超級精英和普通人的區別就是專注於目標,甚至有一位世界級美女出現在眼前,也不多看一眼。呵,多看了一眼的只能算精英,不能加超級兩字。

培養專注力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行。

方法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可不容易。

1、一次只做一件事。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職場生活也越來越繁忙,很多時候,我們大腦裡就同時裝著幾件事。

比如,整理文件時想起工作報告還沒有寫,於是,把文件放一邊,先寫工作報告。工作報告才寫到一半,忽然又想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郵件今天必須回,於是報告放一邊,先回復郵件。在不斷切換任務中,不但消耗腦力,也浪費時間。

2、降低外界干擾。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最大的干擾來自手機。本來早上是想寫一篇書評的,結果在吃早餐時點開抖音,越看越上癮,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過了。書中介紹了一款UBhind的APP,下次我也試一下。因為我們的時間竊賊,除了抖音,還有淘寶,還有頭條小視頻。

3、保持頭腦清醒

哪怕你有雄心壯志,如果沒有休息好,精力不足,就無法保持清醒的頭腦,沒有清醒的頭腦,是無法做到專注的。我有過半夜拍失眠的經歷。失眠的夜晚,躺在床上,規劃明天,展望末來,結果,第二天早上,因為精力不足,又困又累,半夜想好的計劃,沒有一件能執行。就像馬雲說的,晚上想千萬條路,第二天照走原路。所以管好自己的精力,保持頭腦的清醒,才能讓我們專注於實現夢想。

三、矩陣思維

「讀書」《思維精進》: 掌握高效工作法,顛覆平庸人生

這是本書給我最大的幫助的一個方法。這裡關於矩陣思維的解釋,我直接引用作者的原文,因為我想不出比他更好的解釋。書中對矩陣思維的解釋是指的是,將有效的時間切割成不同大小的方塊,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變化,只需要將這些方塊進行重新的排列組合,讓工作始終處於推進中,不會出現空檔期。

矩陣思維的實施共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把工作切割成獨立的小方塊

不是每個人都有大段的時間投入到一項工作中去。所以我們學會將手中的工作切割成獨立的工作小方塊。利用碎片的時間完成工作小方塊,再大的工作量,也會因為我們的善於利用時間而被一小塊一小塊地處理完畢。

2、設置任務截止時間

這裡提到一個詞叫做慢生活,在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問題之間,不慌不忙地切換,其中任何一項會因為慢生活的切換中無何止地拖延下去。看到這裡,我嚇了一跳,我經常這樣。

書評已經開了始寫了個開頭,因為其它的事情,放下,一連好多天都沒有完成。因為不有給自己設定完成書評寫作的截止時間,所以就這麼不緊不慢地拖延十天八天都沒有完稿。

3、制定好的工作流程

因為好的工作流程值得你循規蹈矩。

一份好的流程可以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高效完成工作。所以在不斷重複的工作中,可以總結出一套好的流程,然後循規蹈矩地執行。當然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問題要不斷完善,創造出一個儘可能完美的工作流程。

比如日本作家村上村樹,他每天的寫作與運動的時間安排都是有固定的。所以他的每一天幾乎都是按固定的流程來進行的。而這個流程是他長年累月總結出來的,是最適合自己的最高效流程。

4、去掉沒有必要的工作小方塊

要學會斷舍離,有些工作小方塊是可以省略的,那就把它給刪除。

比如,就拿我自己寫書評這個事來說吧。我把寫書評分為四大工作小方塊,分別是畫全書導圖,列全文提綱,上網閱讀別人的書評,動筆寫書評。我發現,我總在上網閱讀別人的書評這一塊出問題,每次不是不小心刷了抖音,就是點了一個又一跳出來的新聞,浪費了很多時間。一篇書評拖的時間太長了,就會產生不想寫的心理。而且因為事先看了別人的書評,我的思維會被左右,寫出的東西都分不清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了。現在我把上網閱讀別人的書評這一個工作小方塊給捨棄,寫完一篇書評的時間就縮短了很多。因為寫一篇書評花的時間縮短了,增強了我的自信心,讓我心情愉悅。

由於篇幅的原因,就不一一講解。《思維精進》這本書中的很多方法,需要我們去實踐,才能真正有收穫。渴望精進的人,可以閱讀原著,從書中多種精進法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法則,實現高效的工作,顛覆平庸。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希望能給您帶來一點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