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孤本”?為何全家人不睡覺連夜動手抄書?


何為“孤本”?為何全家人不睡覺連夜動手抄書?


何為“孤本”?

孤本,指某書刊僅有一份在世間流傳的版本。亦指僅存的一份未刊手稿或原物已亡佚,僅存的一份拓本。

所謂“孤本”,就是世上僅存此一部的書。這類書有的雖曾刻印過,但已經絕版。如唐歐陽洵所輯、宋刻《藝文類聚》有的書成後,未刻印,隻手抄存世。如明代的《永樂大典》,為解縉等人所編,因卷

帙浩繁,付刻不易,當時只抄錄正本貯裡史宬( cheng,音成,即藏書室)。有的僅存手稿,如陝西省博物館收藏的《京州府志備考》。如此等等。

現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我國唐代(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剛經》卷子,就是孤本。又如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明末清初小說《後水滸傳》,就是以大連圖書館藏孤本整理刊印的珍中之珍,因其極其稀有而價高百倍。

總的來說,年代較久遠,尤以明代以前為世所罕見而又具有相當的資料文物價值的書,其中有不少已

成了孤本。

何為“孤本”?為何全家人不睡覺連夜動手抄書?


由於孤本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所以為人所重。正因為如此,有的人不惜假造“孤本”,如晉代張湛,就曾綴集一些舊書上的材料造出了一本《列子),充“孤本”",還有的人千方百計騙取別人所藏孤本,以欺世盜利。如劉禺生的《(世載堂雜億》就載有這樣一件可笑可的事。

何為“孤本”?為何全家人不睡覺連夜動手抄書?


楊守敬住在武昌的時候,藏有宋刻大觀年間的《本草》一部,因為這書是孤本,價值特別昂貴,引得鄰居柯逢時眼饞。一天,柯說稱可以高價代售,只希望先借他看一晝夜。楊守敬同意了。

柯逢時將書拿回家,動員全家人立即一起動筆,一夜之間把書全抄了下來,第二天將書還給楊說:“這書並不珍貴,市場上已有刻本可見。”幾個月後,書肆上果然有《本草》出售,楊這時才知道上了柯的當,因此,“恨之刺骨至移家避道,終身不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