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有些專家都質疑諸葛亮的能力?

yc1688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被質疑的不只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的很多人物都在當下被越來越多的人質疑。

我個人比較贊同這種質疑的態度,畢竟《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演義小說,不能代表正史。

質疑正是代表了嚴謹,說明國人逐漸不滿足於戲劇的修飾,轉而追求歷史的真相。


關於諸葛亮,無月也來說幾點:

劉備並沒有三顧茅廬

是的,劉備沒有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的橋段,是羅先生為了表現玄德公禮賢下士,而另外加上去的。

劉備可能去過諸葛亮家裡好幾次,但不是為了拉諸葛亮入夥,就是聊聊天喝喝茶而已。劉備在荊州的時候到處竄門,很正常的。


那麼諸葛亮是怎麼到劉備陣營的呢?

主動應聘的。

就是如此,孔明先生自己跑到劉備那裡,求了一份職務。

什麼職務?

整天與算盤打交道的財務官員,對,孔明先生最早在劉備那裡是一名會計。

這再一次證明了會計是個有前途的職業,就不說現在多少大企業的CEO是會計出身了。


事實上,諸葛家三兄弟分居三國任職,其實也是有其內中打算的。這個家族也確實不簡單,除了諸葛亮,後來的諸葛恪,也是東吳一權臣。

而中國一直到宋代,才結束門閥世族壟斷政治的局面,在這之前,能進入官場參與政治的除去開國一代,都有背景。

赤壁不關大戰諸葛亮的事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為了赤壁大戰,隻身入東吳,草船借箭、借東風忙的不亦樂乎。

感覺沒有諸葛亮,東吳是要完蛋的。

其實不然,赤壁大戰沒有諸葛亮什麼事,諸葛亮那時候還只是個小官員,成天撥弄撥弄算盤,輪不上他說話。

赤壁大戰誰的功勞最大?

答案是周瑜。

其實諸葛亮的形象有不少是借鑑的周瑜。

蘇軾在赤壁懷古裡形容周瑜“羽扇綸巾”,而這是後來諸葛亮的形象。



至於諸葛亮,蘇軾在文中一個字也沒提,因為本來就沒諸葛亮什麼事。


諸葛亮是個權臣

沒錯,諸葛亮就是一個權臣。

諸葛亮並不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去的,自然也不是一開始就以軍師身份佔據著蜀漢總參謀長兼國防部長的位置。

諸葛亮是怎麼上去的,通過政治鬥爭一步步爬上去的。

這就是真相。

蜀漢內部權力鬥爭一直很激烈,包括關羽的死,那也是劉備借刀殺人,此處暫不細說。

儘管有很多不同於《三國演義》的內容,但仍然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這點毋庸置疑。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質疑諸葛亮的能力,這說明了一種覺醒。

國人多年來對歷史人物的形象,侷限於課本、戲劇、小說還有電視劇、電影。

如今,獨立思考的人,開始去通過研究史料,通過對比分析,去還原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

諸葛亮,是被國人神化的人物,比較引人矚目。自然也成了研究的對象。

理性地思考,就是一種覺醒。不被神化的光環所迷惑,不被演義所洗腦,這是一種好的現象。

對諸葛亮的質疑,主要是對其軍事才能的質疑。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諸葛亮:“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綜合起來看,主要質疑就是:放著險固的地理條件,不去據險堅守,而不顧蜀國國力,窮兵黷武,五次北伐無功而返,直接導致了蜀國的衰敗和滅亡。

其實,這種質疑很正常,反應了人們的意思覺醒,不再願意被愚弄。

同樣被質疑的,就是英雄劉備,對他的動機和人品的懷疑。還有就是關羽等人。

這些質疑很正常,只要是理性的去還原歷史真相,就應該去支持。

真理不辯不明,百家爭鳴的現象,是文化繁榮的標誌。

相反,如果只有一種聲音,輿論被掌控,那麼就是一種愚民的方式。通過打壓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言論,而去讓世人強行接受,這是思想控制,是洗腦。

阿呆認為,盲目地崇拜,是愚昧的表現。

阿呆認為,有質疑的聲音,是一種好現象。是獨立思考,是理性思考的覺醒。


阿呆夢話


諸葛亮的能力被質疑,這個問題比較廣義。能力分多種,如果就軍事謀略來看,諸葛亮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否則也輪不到劉備稱霸一方,雖然不完全是諸葛亮的作用,但不可否認他是其主要作用的。

當時的西蜀能人也還是有的,劉備在時諸葛亮主要負責的是軍事。諸葛亮最大的敗筆是沒有培養接班力量,當與劉備一起打天下的那一班悍將去世後,軍事可用之人之人越來越少,所以才有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說法。

連年征戰不是能力問題,一場仗要贏,需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出祁山沒能成功也是有原因的,至於為什麼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偏要為之,只能說是為了“情懷吧”。


江城歸來


不是質疑,羅貫中的演義本身就是突出和美化劉備的蜀漢集團,而突出和美化的結果就是將屬於別人的功勞和戰績強壓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從諸葛亮說起,赤壁之戰,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氣死周瑜,華容道,舌戰群儒,空城計等等這些演義中經典之戰哪一個和諸葛亮本身有關係?拋開這些,諸葛亮還有什麼東西拿的出手?再看劉備死後,兩大託孤大臣,一個李嚴,主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軍委主席,諸葛亮主內政,相當於國務院總理,可諸葛亮做了什麼事,利用叛亂,阻撓李嚴平叛,然後以平叛不利,暫時拿了李嚴的兵權,等叛亂平定之後,找各種藉口理由緊抓兵權,最後將李嚴調離朝廷核心圈,緊接著開始著手北伐,從此以後,一敗塗地,動搖了蜀漢的根基。再說關羽,和諸葛亮一樣,被羅貫中無限誇大的一位,除了顏良是其斬殺之外,華雄,文丑與之毫無關係,沒有過五關斬六將,沒有刮骨療傷,沒有華容道放曹操,沒有張遼勸降投靠曹操,是自己主動投降曹操,水淹七軍也是胡扯,天災的事情也強行給了關羽,為了突出關羽,更是直接黑了我們的張飛張三弟


用戶52157040082


不是專家排擠諸葛亮才能,更不是某人黑諸葛孔明,而是史實在那裡明擺著呢?許多人是聽評書,看三國小說當真歷史,小說是藝術加工,是過多的虛構,離真正的歷史差著十萬八千里呢?如果你真想知道三國史,請你讀陳壽的三國志,與其它三國的人物列傳,你自己就知道真正的三國風雲了。諸葛亮是被小說神話了的人物,如果諸葛亮真有小說之才,別說三國,三十國也早被他統一了!


君1687060


哄劉琦,玩孫權,騙劉璋,坑關羽,逼劉封,限馬超,貶趙雲,斬馬謖,廢李嚴,擠魏延,挺楊儀,蒙姜維。諸葛亮一生都在玩弄權術,盡做些坑蒙拐騙的事,現在的說法:就是個大老賴。


逍遙1906


每個時代都會出現引領當代潮流的人物,也可稱之為天使,朝代更替翻篇了,人走燈滅!



天下一人482639806913


不這樣怎麼能顯出這些磚家叫獸的本事呢?他們會說,當年的孔明怎麼不對,怎麼不行,你看我現在如何如何,農民燒柴做飯汙染環境,農民養殖汙染地下水源,你孔明有我的本事大有我知道的多嗎?


於景志


他與關羽、孔老二一樣。被封神了。統治者的需要,普通百姓的盲崇,就這麼簡單。


石雕15


現代人通過對三國時的歷史狀態,巳瞭解的一清二楚了。所以會說諸葛亮犯了很多錯,也不過如此等等。實際在當時各種信息都比較閉塞的情況下,諸葛亮也只能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來判斷一些事情。有很多情報,因為各種的變化關係,巳經不準確了。失誤難免,他也不是完人。但他確實比大多數人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