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有什麼道理!

為什麼說"春捂秋凍"?

今天的北方城市,有很多人凍慘了,又進入一年一度的脫秋褲,穿秋褲模式中。

你在南方的豔陽天裡露著腰,我在北方的寒冷裡裹著貂!

這幾天,有人穿著短袖和九分褲走在街上。也有人穿著羽絨服走在街上。

兩撥人互看對方一眼,心裡湧上一個詞:(你猜!)

“春捂秋凍”有什麼道理!

“春捂秋凍”有什麼道理!

“春捂秋凍”有什麼道理!

老祖宗說過:"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意思是:春天來了不要過早的脫掉棉衣,冬天到了不要過早的穿上棉衣。

“春捂秋凍”有什麼道理!

"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

立春過後,溫度不升反降,讓人體會了一把"倒春寒"的厲害,加上這幾天細雨紛紛,更增添了幾分入骨的寒冷。磚家提醒,寒流侵襲導致氣候反常,正所 謂"非其時而有其氣",因而在養生方式方面也應當有所調整。

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會難以適應,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

在春"生"的養生前提之下,做好短期的防寒保暖工作以防寒邪入侵,而在飲食方面則可以食用一些 芳香化溼的食物,有助於減少外邪的入侵。

“春捂秋凍”有什麼道理!

"秋凍"就是說,冬天到了不要過早的穿上棉衣。

"秋凍"最重要的原則,是不"凍"不行,"凍"過了也不行。

作為夏季和冬季的過渡期,讓身體承受一下冷凍,能起到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防禦機制的作用,也能防止穿衣過多引起的出汗生病。

"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鍊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凡事皆有個度,在春天25度穿上羽絨服走在街上,那不就是自己搞事情麼!

“春捂秋凍”有什麼道理!

在春捂秋凍的"非常"時期,人們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備加註意,應掌握正確的養生之道。

第一,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第二,建議利用節假日並選擇利於出行的天氣,閤家去郊外旅遊踏青,置身於大自然的環抱之中,有利於身心健康。

第三,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避免元氣外洩、耗氣傷陰。

第四,天氣冷時及時增衣,天氣暖和時也應適當"春捂",以避免外感風寒。

第五,飲食上要減肥膩、少吃葷、多食新鮮蔬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