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公知

公知即公共知識分子簡稱。

精確定義是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者;是進言社會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想者。

就個人理解,這個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不應該只是限制於文學和人文等社科領域,更應該包含廣泛的自然學科領域,比如醫學領域的醫生和醫學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對醫療體制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批評意見肯定比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士來評判指點醫療領域存在的問題顯然要更加專業到位一些。

因此廣義的公共知識分子不僅限於文學和社會等學科背景的知識分子,應該包括自然學科領域具備各學科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分子。

公共知識分子不應該只是批評者,站在旁邊批評指揮別人應該如何如何做,更應該是親自參與問題解決,推動社會不斷髮展進步的踐行者。

在中國社會的實踐中,“公知”一詞更是對那些貌似公正博學,實則搖擺不定,自視甚高,以評判天下為己任,視政府和百姓問題多多,自認擔當啟蒙責任,誨人不倦的一群文化人。

這樣一群文化人以作家和各高校文學院,人文學院中文系,社會學系,哲學等學科教授們為代表人物。

中國“公知”的集體特徵是:

1、 出生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親歷過共和國的一些苦難歲月,恢復高考後成為最初的一批天之驕子,專業背景絕大多數為中文和人文社會學科,進入作協和高校等事業單位成為體制內的一份子,享受著體制帶來的各種福利和好處。這群人給公眾的一種強烈印象是吃著體制的飯卻砸體制的鍋,當民眾納稅人意識普遍覺醒後,對這種吃飯砸鍋的公知們非常反感。

2、 堅定認為西方的月亮永遠比中國圓,中國的一切永遠都不可能超過西方國家,中國不能走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只能一切追隨複製西方國家才是根本出路。

中國不能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科技自信,民族自信,只有西方的民主自由才能拯救中國。

3、 獨享話語權應該是他們這群人的特權,小老百姓懂什麼,有什麼資格來批評他們,爭奪話語權,他們認為自己有一種天然的身份和地位上的優越性,享有批評一切的特權,不論對錯都不應負責任,享有法律和道德的豁免權。總之一句話只許我們這群擁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人批評社會,批評國家和體制,批評民眾,別人無權批評指責我們這些公共知識分子。

4、 認為民智尚未開發,民眾愚昧,開啟民智是他們的責任擔當,歷史擔當,開啟民智的歷史責任依然任重道遠。

最近幾十年在這些公知們孜孜不倦前赴後繼的努力下,公知一詞終於成功由褒義詞變成了貶義詞。

在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中,公知們本來想借這樣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牢牢掌控話語權,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事情的發展完全沒有按照公知們期待的劇本進行。

公知集體淪落到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窘境,公知群體集體從神壇重重跌落,恐怕疫情過後將是一個歷史轉折點,遭到此次重大挫敗,公知們極有可能從此將一蹶不振,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