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中高考,該不該給抗疫一線的醫護子女加分?#

這個話題在微博熱搜榜的榜端一閃而過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是因為我們不關注中高考嗎?

未必,不說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中高考,再過十年二十年,我們的兒女也是要中高考的。

是因為我們不關注醫護工作者嗎?

更不是,如今疫情全球呈爆發之勢,站在風口浪尖的醫護人員的新聞熱度遠未冷卻。

我想是因為,我們在“感性上”非常理解和支持給抗疫一線的醫護子女中高考加分,就像我們“感性上”認為他們理所應當獲得抗疫津補貼、職稱評定認可、免費開放的旅遊福利一樣。


但一個人的感性思維,總是稍縱即逝。


當李國慶等“公知”或自詡為公知的人士站出來說:“你應該理性看待這件事”,把理論講得頭頭是道的時候,我們似乎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對醫護人員的支持太沖動了,直到理性思維又重新佔領了我們頭腦高地。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然而理性戰勝感性,或者說用理性思維壓制感性思維,真的是萬妙法則嗎?

這就是我今天想探討的話題。


1

噹噹網創始人、早晚讀書創始人李國慶在視頻節目《言之有李》中表示,反對抗疫醫護人員子女中高考加分,聲稱:


“教育資源稀缺,應該保證高考的公平性”。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一石激起千層浪。

其實李國慶站出來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我一點也不奇怪:

第一,李國慶此人,經歷了創辦噹噹網的浮浮沉沉,堂而皇之把和妻子撕破臉皮的家務事鬧成了網絡直播,“摔杯門”後儼然成了一位中老年網紅,諸如鼓勵婚外情的奇葩語錄更是不勝枚舉。

做“公知”臉皮要厚,在這一點上,李國慶和最近揚言要轉型做帶貨主播的羅永浩不相上下。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第二,疫情發展至此,可以說雖然境外輸入來勢洶洶,但國內基本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民眾生活逐漸開始正常化,心理陰鬱和信心低落後的自我修復也開始顯效。

不能說“好了傷疤忘了疼”或者“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但是醫護人員的英雄光環效應的確會日漸衰微。質疑他們是否應該享受“特殊關照”的人,開始慢慢增多了

第三,李國慶做《言之有李》,為了節目效果,必須要語不驚人死不休,不惜打“反對官方政策”的擦邊球,這樣節目才有收視率,他本人作為公知類網紅才有流量,他的事業第二春才能生機勃勃。

從這幾點來看,顯然我的態度是不支持李國慶的,和他一起站著說話不腰疼,你的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對於李國慶的這種觀點,有人特意收集了一大筐網友評論,其中反對給醫護子女中高考加分的,一副“就事論事”持理性面孔的人不在少數:


@二毛小拖拉機 :尊重醫護人員,但是我覺得加分真的沒必要,給點其他方面的補償獎勵吧


@人生何處有此境 :不贊同子女加分,其他方面可以給予補償。但加分項對其他學生有失公允。


@華南辣妹 :防疫是父母的功勞,是父母的事情。為什麼要給子女加福利,就算加福利也不能是高考福利吧!這樣搞得目的性很強的樣子。本來救死扶傷就是偉大的,牽扯到高考的公平競爭上就顯得變質了!!請公平對待!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當醫生都能參加防疫工作!!


@豬肝不是珠光:給抗疫醫護子女加分?蒙庇嗎?對普通考生確實不太公平吧...而且在一線累死累活的也不止醫護人員呢。


@風炎雨:高考加分和考卷不同,是為了彌補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因父母貢獻而加分,與選拔人才的目的相違背。如果“逆行者之子”可以加分,那麼抗震救災的子弟兵的孩子呢?那些有特殊貢獻的科學研究者的孩子呢?這是很難做到公平的!!

那麼我也“就事論事”吧。

真實情況究竟是什麼樣呢?

來看看我國中高考加分政策的對象到底有哪些: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中考加分

以浙江杭州為例,2019年符合下列四類中任何一項條件的考生,可在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成績總分基礎上加5分——


體育類:初中教育階段獲國家二級運動員及以上證書者等。


藝術類:初中教育階段獲省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主辦的藝術競賽個人項目前六名或一、二、三等獎者等。


科技類:初中教育階段獲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科技創新個人項目一、二等獎者等。


其他類:三僑考生、外籍華人的子女,留學回國人員的隨歸子女;少數民族考生;港澳臺籍考生。


此外,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符合條件的浙江省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可在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成績總分基礎上加分。

高考加分

以江蘇省為例,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錄取時將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分投檔:


1、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錄取時可加5分投檔;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錄取時可加10分投檔。


2、烈士子女,錄取時可加10分投檔。


3、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屬高校,錄取時可加3分投檔。


4、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錄取時可加10分投檔。


此外,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平時榮獲二等功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軍人的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等十幾類人員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可以說,中、高考加分涵蓋了德智體美勞優異者、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文化異域的少數民族考生、軍屬和烈士家屬等等等等,堪比春晚“大拜年”的一長串大名單。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請問那些主動奔赴湖北武漢等病毒重災區,從抗疫生死線上掙扎數日的醫護工作者,為什麼不能給子女爭取到這一份實實在在,含金量高的“硬福利”?

救國於存亡間的他們,真的不能享受中高考這種舉國體制的政策傾斜,接受這個國家誠摯的謝意嗎?

救民於水火的他們,真的不值得我們暫時拋卻所謂的“理性”,縱容一次奪眶而出的感動,不吝掌聲嗎?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有隻荊棘鳥:為國家做出貢獻後,在一定程度上惠及子女,是國家對奉獻者的一種補償,補償他們對子女教導等,各個方面上的缺失,這是無可厚非的,也不是特權也不是違法的


@笨瓜警告:醫護人員在這一時期是戰士,保護人們,和軍人一樣保護國家和人民,軍人的子女也是有加分政策的呀,為什麼醫護人員就不可以?那些犧牲的醫護人員的子女呢?他們永遠都沒有父母的陪伴,在這期間我們有父母監督上網課醫護人員的子女呢?醫護人員辛辛苦苦地在抗疫前線,給他們子女加分似乎不過分吧?


@Jackson21685:醫生衝鋒陷陣,孩子們在家精神傷害有多大!缺乏父母的陪伴,這種酸楚何來賠償!英雄子女更應尊重與愛戴!公平只是相對公平,公平要不是一成不變!這個社會是進步的!就像大家對少數民族高考加分也存在爭議,這更是中國尊重,中國關懷的體現!


@Sun-E倫:我想問一下醫護抗疫這和爹媽上戰場有什麼區別?烈士子女加分,抗疫醫護子女加一半的分有問題嗎?都是血肉之軀爹孃生養!

如果有人說我和這些網友太感性了,做出了錯誤的選擇,試圖違背中高考的公平性原則,是要付出代價的。

那麼請讓我衝動這一回,一錯錯到底吧!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2

某公號,曾以“嚴肅知識分享平臺”吸引我入坑許久,如今它已成長為一個有數百萬粉絲的大號。

昨日它剛剛推送的一篇文章恰好是談到醫護人員子女中高考加分的話題,但是這篇文章的觀點我不敢苟同。

該文章作者開篇寫道:


“我不反對各地為一線抗疫醫務人員子女中高考加分的政策.....但也不支持。”


語氣不免一絲戲謔。

接著又說起來為什麼作者認為高考加分政策不妥當,一是嫌這種政策“偷懶”,二是嫌加分政策對那些沒有“高考負擔”的醫務工作者不公平


“有更多的醫務人員孩子不是今年中高考呢?有很多還沒結婚沒生孩子呢?還有人打算丁克不生孩子了怎麼辦?”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這種抬槓式的“理性之聲”,讓人看了想抽作者一巴掌。

不過也許是作者自己都覺得自己的論據站不住腳了,“理性之聲”已經完成了它包裝意見領袖、吸引吃瓜群眾的絕密任務,於是接下來又寫了洋洋灑灑幾千字,來訴說自己為什麼“不反對”給醫護子女加分,

誰也不得罪!

這就像是一個人趟了渾水,眼見自己滿身汙泥,連忙跳進一池清水濯體。

自己是洗乾淨了,而這一汪清池,卻又被染成了渾水一泡。

作者才不管粉絲們多少人被自己左右了情緒、搬弄了是非,多少人追隨自己又有多少人痛罵自己,爭議是好事,爭議是流量的源泉!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權衡利弊,保持中立”、“遇事不決,不偏不斜”,儼然成了這群公知分析討論事實熱點的黃金法則。

既能體現自己的辯證主義哲學素養,又能俯視你們這些不經理性思考,常被情感衝昏大腦的凡人,何樂而不為呢?

他們可曾想過從古今玄幻世界裡映射出的一個現實道理:

“凡人”之所以甘於凡間,不羨與天同壽羽化成仙。

就是因為他們難捨世上真情,

不忍丟棄平視生靈的良知。

這裡有你想看的,有你想聽的,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福利定期放送!

如果你有文字或者故事,有思想或者見解,歡迎大家加入“咖姐福利群”一起分享探索生活的奧義,希望大家都能成為生活的主咖!


李國慶反對給抗疫醫護子女高考加分,讓我徹底受夠了這些“公知”

- END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雲音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