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數字錢包——未來世界的銀行卡

“區塊鏈數字錢包”就是未來世界的銀行卡,認識和保護它就是在守衛我們自己的財產。在各大聊天平臺交流中和相關數字貨幣的報道中,我們看到了不少人由於對“區塊鏈數字錢包”的理解不清而至私鑰保護不善造成個人數字資產損失的情況,這真的不應該。

每當進行數字資產投資時,我們不能僅僅依靠交易所來存儲數字資產,我們更需要有個自己的數字錢包,來存儲屬於我們個人的數字資產,瞭解“區塊鏈數字錢包”(以下簡稱錢包)的相關知識更是我們投資前就應該弄清楚的。

初識“區塊鏈數字錢包”

錢包本質上是一個工具,目前絕大多數的錢包都是在網絡中建立了屬於用戶的單獨區塊空間,它是去中心化的。一般意義上的銀行卡是由中心化的銀行發放,並進行其中的資產管理,我們密碼丟失,可以通過相關證明來讓銀行幫忙找回,我們銀行卡遺失,別人拿到銀行卡沒有密碼也取不走我們的資產,我們更可以通過銀行凍結個人銀行卡賬戶,重新辦理新的銀行卡廢除舊的銀行卡;錢包則不然,丟失了打開錢包的鑰匙誰也沒法幫我們找回錢包。

1. 區塊鏈錢包(Block Chain Wallet)

區塊鏈錢包(Block Chain Wallet):是密鑰的管理工具,它只包含密鑰而不是確切的某一個代幣;錢包中包含成對的私鑰和公鑰,用戶用私鑰來簽名交易,從而證明該用戶擁有交易的輸出權;而輸出的交易信息則存儲在區塊鏈中;用戶在使用錢包時, 你的 Keystore, 助記詞, 明文私鑰, 都是錢包;Keystore 是你加了”鎖”的錢包,而助記詞和明文私鑰是完全暴露在外的錢包,沒有任何安全性可言,所以在使用助記詞和明文私鑰時,一定要注意保密。

區塊鏈錢包在2011年8月誕生,並此後在代幣交易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由於該平臺被密碼學嚴格保護,因此基本不用擔心被黑客襲擊。區塊鏈錢包本身就相當於個人銀行賬戶,在銀行中我們創建存款賬戶並且存取現金,那麼類似地,在區塊鏈錢包中我們創建區塊鏈賬號並且存取比特幣。在該平臺上,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段將比特幣轉換成現金或用現金來支付比特幣!

2. 錢包需要先理解幾個概念

錢包一般包含以下內容:公鑰、私鑰、助記詞、keystore、密碼;這裡的內容就稍微有點燒腦了,本質上,錢包和鑰匙是一一對應的,固定的鑰匙直接就可以在網絡上打開屬於自己的錢包,但為了避免在網絡傳輸過程中的洩密,密碼學家運用非對稱加密技術,發明了公鑰和私鑰,公鑰用於傳輸,私鑰用於解密,簡單的看,我們可以認為公鑰就是銀行卡號,而私鑰就是銀行密碼。

私鑰=keystore 密碼,私鑰是由五六十位包含數字和區分大小寫的字母所組成。為了方便數字資產交易,用簡單的密碼加上keystore我們就能便捷的轉移數字資產。助記詞是加密了的私鑰,基本也就是私鑰,它是為了便於導出keystore而發明的。

“區塊鏈錢包”的技術顛覆在哪裡?

在使用錢包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多學習多研究。因為區塊鏈是有匿名性的,使用各種錢包是不需要實名認證。雖然你可以看到交易轉賬的地址,但是你並不知道地址的使用者是誰。

而且,區塊鏈的信息是不可逆轉的,萬一你小心把幣打錯地址了,可就找不回來了。我們把幣存在錢包裡,到底是放在哪裡了呢?是不是就在錢包裡呢?

我們使用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貨幣錢包,其實只是一個區塊鏈的軟件。你的幣不是存在錢包公司,也不是存在你的手機設備上的,幣還是在區塊鏈網絡的地址中的。錢包只是通過服務器來把區塊鏈的各種代碼展現給你,建立了一個通道,把你的各種操作指令發到區塊鏈上。所以,區塊鏈錢包是不存在銀行凍結你賬戶或者公司凍結你賬戶的情況,只要丟失了私鑰,你就再也無法打開錢包,損失你錢包中的幣。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錢包安不安全與你私鑰保管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錢包服務商是不會保存你的私鑰的,不會放在服務器上;即使是錢包出現問題無法登陸,或者版本更新,再或者被黑客攻擊等等各種問題,都不會影響你的資產。這麼來看,其實私鑰是保存加密貨幣最重要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