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监管——通证经济新方向:STO

拥抱监管——通证经济新方向:STO

摘要

近期,TokenSoft发布了以太坊改进提案,该提案提出可以建立基于以太坊的证券型通证标准,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将可能引发STO大爆炸。

所谓STO

ICO、IFO、IEO……在监管的道路上,通证经济的改造不断持续着生灭反复的过程,不管是褒是贬,高速迭代已经是通证经济的主旋律,最新来袭的STO却因为成为最有机会凸显通证经济优势的融资方式而备受关注。

STO,全称Security Token Offer,是一种以Token为载体的证券发行,有人认为STO是IPO的2.0版本,有人认为STO是合法化ICO。

最主要的特点有二:

①它主动寻求规则监管,在确定的监管框架下,通过公开&非公开募集的形式来进行对外融资。

②它能够在通政的基础上,将现实中存在的金融&实物资产代币化,从而避免通证空气化。

拥抱监管——通证经济新方向:STO

以躲避监管为名的ICO

ICO,作为过去一年通证券话题的中心,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为人们所熟知——一种去中心化的、通过虚拟货币进行的融资方式。

初创项目可以通过发行token的方式进行融资,token可以作为日后使用对应区块链项目的凭证,也能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但并不具有实物资产作为依托。

由于ICO的发行门槛低、监管框架不完整、市场投机风气盛行,ICO一时之间变得乌烟瘴气。各种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问题纷纷暴露,“割韭菜”似乎成为了ICO的另一个代名词。

拥抱监管——通证经济新方向:STO

积极寻求监管的STO

与同门兄弟不同,STO与ICO仿佛走上了两条完全相反的道路。积极寻求监管是STO对市场的另一种妥协,或许也会是它能够取代ICO的制胜奇招。

所有试图进行STO的项目都是需要经过合规审查的,项目代码、团队背调,项目产品等都会经过严格筛查。

在美国,STO的核心就是需要符合SEC的监管要求,包含投资人、反贪污、洗钱等用途的投资人尽职调查,信息披露以及投资人锁定期限。有效避免的投资人快速套现跑路的可能性,从源头开始,有效的剔除劣质项目,净化当前混乱的市场环境。

拥抱监管——通证经济新方向:STO

结语

尽管不少人依旧怀念ICO那种连呼吸都充满着自由气息的土壤,嘲讽着STO是跪着挣钱。

但现实终究是现实,至少在中国,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依然暂停着ICO项目的继续推进,通证经济以其去中心化的特点,必然容易招致各类非法的、灰色的交易,完全忽视监管的重要性显然不适合市场的运行规律。

想要为通证经济正名,也许积极地拥抱监管的STO才是真正的出路。

更多区块链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栖梧链

全球化区块链小镇房地产产权综合服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