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教育狂飆突進,線下機構防守攻堅


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教育狂飆突進,線下機構防守攻堅

2020年原本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卻隨著新冠狀肺炎的肆虐成為“多事之秋”,疫情的蔓延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武漢,這座有著千萬級人口規模、“九省通衢”的超級城市被隔離,全國也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抗擊新冠狀病毒的戰役之中,從國家到地區,再從社區到個人都嚴陣以待,而受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在校學生。

一、“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

受新型冠狀病毒炎疫情影響,1月27日,教育部宣佈2020年春節學期延期開學。據此,各地陸續公佈了學校開學安排的細則,大中小學返校日期延後,線下培訓也相繼被叫停。

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教育狂飆突進,線下機構防守攻堅

走過兩年的寒冬,教育行業不得不面臨全新的考驗。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之下,家長一方面對孩子的健康問題十分擔心之外,更讓家長操心的恐怕莫過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教育部以及各地區的教育部門也相繼採取應急措施,為減少由於延期開學所帶來的影響,將線下的課程內容暫時轉移到線上進行,這也為國內互聯網教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教育狂飆突進,線下機構防守攻堅

各地教育部門也為服務保障防控疫情期間中小學校 “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做了大量工作。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針對近日教育部發文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教育部相關負責人29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不能面對面課堂上課,我們就搭建雲課堂,讓孩子們在家也能開展學習。

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教育狂飆突進,線下機構防守攻堅

該負責人介紹,教育部正在統籌整合國家、有關地方和學校相關教學資源,提供豐富多樣、可供選擇、覆蓋各地的優質網上教學資源,全力保障教師們在網上教、孩子們在網上學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疫情爆發不久,國內的教育機構尤其是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施以援手、慷慨解囊,向武漢地區捐款、捐課。除此之外,有著多年技術積累的教育公司也對外免費開放在線直播技術。

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教育狂飆突進,線下機構防守攻堅

新東方(NYSE:EDU)與新東方在線、網易有道(NYSE:DAO)、好未來(NYSE:TAL)及旗下學而思網校、VIPKID、猿輔導等教育機構先後向武漢地區捐款、捐款,支援疫區的教育事業。

美國上市的K12在線教育機構跟誰學(NYSE:GSX)及旗下“高途課堂”更是向武漢地區的中小學生捐贈20000份共價值2000萬元的寒假正價直播課,並承諾授課內容、上課時長、雙師服務與寒假正價班一致,以確保教學效果與服務質量。

同時跟誰學旗下視頻直播平臺“微師”也免費向全國培訓機構和中小學開放視頻直播系統,提供免費直播教學工具。截至目前,已有12000多家機構和老師新開通了在線直播賬戶

受多省市延期開學消息影響,在中概念股普遍大跌的情況下,跟誰學股價強勢上漲6.01%,市值直逼9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K12在線教育企業,同時也是近幾日美股上漲最快的K12在線教育機構。

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教育狂飆突進,線下機構防守攻堅

此外港股的在線教育板塊也出現大漲,其中新東方在線(01797.HK)大漲7.1%

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教育狂飆突進,線下機構防守攻堅

跟誰學作為國內唯一一家盈利上市並且連續6個季度超過400%的高速增長,跟誰學股價大漲的原因在於跟誰學領先於行業的發展速度。在快速擴張和市場需求不斷提高的推動下,跟誰學在2019年的淨收入更是達到了5倍以上的增長速度

錄播課向直播課的轉變也正是依靠強大的技術基礎,雲存儲、語音識別為在線直播奠定了基礎,使得學習場景得到巨大的提升和改善,同時在線直播課堂的靈活度較高,無論是1V1、小班課,還是大班課,都可一一滿足,也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愈發受到學生的喜愛和歡迎。

相較於線下課堂,在線直播場景還原度也越來越高,教學效果也穩步提高,在下沉市場的過程中,也打破了一二線城市對教育資源的壟斷,實現教育資源的分配優化,改善教育資源不平衡等問題。

人工智能、大數據為線教育的提供方提供了專業的算法和數據,從而讓機構和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水平,高效地調整課程內容,更加精確地為學生提供定製化的課程內容。

2020年,國內的在線教育市場依然持續增長,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線上教學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用戶市場的廣泛認可,這也極大地吸引了投資人以及優秀人才進入在線教育領域。在線教育的蓬勃發展也勢必將影響著國內教培市場的格局

二、陰霾下的教育市場喜憂參半

國外財經網站認為國內K12在線教育機構提供的教學服務定義為“非剛需”,當然這也是中西文化的差異之一。從當下的教育形式和模式來看,K12課外輔導的優質教育資源依然供不應求,這不僅源於國人對教育的重視,而且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也為中小學的課外學習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

截至2019年6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高達2.32億人,僅2018年的銷售額就已達365億美元。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更是突破3000億元,預計到2022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超過5400億元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中預測,“

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在2030年以前將增長23倍,達到1600億美元”,未來中國國內在線教育市場將超過萬億大關,這得益於科技的進步以及國家要求至少8%的教育預算流向數字化領域之故。

號稱累計用戶超4億的猿輔導數論融資約37億,更是投入巨資成為2020年“央視春晚特約合作伙伴”。在2019年的暑期奪客大戰中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三家頭部在線教育企業廣告投放飆升至30億元人民幣,震驚業界。

流量、獲客、轉化等問題成為國內在線教育機構的巨大難題,加上模式尚未跑通就開始急功冒進,於是使得財大氣粗的企業燒錢跑馬圈地,沒錢可燒的機構四處融資以求力挽狂瀾,但在資本寒冬之下,一批批教育機構折戟沉變得窮途末路。

而此次疫情的爆發也將推動國內在線教育的發展:

一方面在線教育機構的施以援手讓許多不熟悉在線教育的用戶重新認識到在線學習的便捷,如此大規模開展線上學習可能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一方面隨著國家和各地區為防範疫情的擴展而將線下課程向線上轉移的一個契機,教育部門對線上教學的鼓勵和支持,使得各大在線教育機構有了很好的滲透機會,在線教育企業在擴大影響力的同時,也將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

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教育狂飆突進,線下機構防守攻堅


三、線下教培機構該如何突圍?

相對而言,線下的培訓機構則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線下機構不得不暫停授課,亦或者將線下課轉移到線上來進行,這也勢必影響都線下培訓機構的運營模式、人員安排和薪資設置等一系列的問題。對於原本就愈發艱難的校外培訓機構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的教育市場已近進入“強者恆強”的洗牌期,國內的投融資市場迴歸理性,投資者更青睞於有完善的運營模式和獲客渠道的機構,於是經過多年試錯的頭部機構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挾“巨資”以逐鹿中原。

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教育狂飆突進,線下機構防守攻堅

而剛入局的企業如果沒有自己的看家本領,恐怕很難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刻。去年上萬家教培機構跑路、倒閉、裁員的消息經常見諸報端,此次“戰疫”對於線上機構是一個不小的“契機”,而對於線下機構而言將是一場不小的“考驗”。

借用狄更斯《雙城記》開篇的一句話,這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從2020年年初頭部在線教育機構鋪天蓋地的廣告投放來看,2019年暑期的硝煙依然沒有散盡,2020年的暑期的戰爭或許會更加激烈。

有媒體分析稱,即便是新東方和好未來兩家教培行業巨頭,也依然是不斷成長的企業,“後起之秀”跟誰學、VIPKID、猿輔導等頭部機構依然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也受到了國內外投資人的青睞,其中跟誰學自2019年6月以來,增長速度高達254.57%。

援引國外的一家財經媒體的話就是,“

作為一家在充滿潛力的、快速發展的K12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獨特的在線業務模式帶來了更大的增長潛力和盈利優勢,這為股價的高速增長帶來了積極的前景。”對跟誰學的積極肯定,也正是對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積極肯定和看好。

但從目前的形式來看,不少機構重營銷、輕服務的傾向明顯,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之下狂飆突進,將“註冊用戶”、“活躍用戶數”作為生命線,藉助資本力量迅速佔有用戶、佔領市場,先戰略性虧損,競爭性消耗,屍橫遍野之後,倖存者出來打掃戰場、一統江湖後實現大規模盈利。顯然這樣的方法在今天看來已經顯得不合時宜。

從過去兩年企業的發展經歷來看, 那些普遍不太關注盈利模式、營銷成本的企業又無錢可燒的機構早已不復存在,所以說過度依賴廣告影響無異於“飲鴆止渴”,“口碑為王”已經成為業界的普遍共識。有人認為“流量大戰”是“舍不孩子套不來狼”,但也可能是“

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此非常時期,市場都對其運營模式、組織能力以及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學生家長只會為教學質量、學習效果買單。

名師直播課已經成為當下的主流,但依然需要提升在其個性化和互動性來滿足社會大眾對教育差異化的需求,所以在線教育機構能否把握住這次機會衝出重圍贏得最後的成功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文中截圖皆源自谷歌信息收集,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謝謝。

蒲公英Med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