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论修为,我差陶渊明十万八千里,因为欲望太多放不下

首先,做个小小的选择,看看你对陶渊明了解多少?

陶渊明的思想属于哪个派别 (多选)
0人
0%
道教
0人
0%
儒学
0人
0%
玄学
<button>投票/<button>



今天,在家里带孩子玩的时候,在视频网站上看到一个戴建业教授讲陶渊明的视频,讲的属实是风趣幽默。结合今天跟着戴教授学习的知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关于陶渊明的这首诗: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话说,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当中,买块地,造栋房子,安家过日子,我听不到路上车来车往的声音。这个声音放在现在应该就是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还有对面楼上KTV里的歌声和音乐声了,而在五柳先生那个时代,这个车马喧无非就是车辙声和马的嘶鸣声,还有加上赶马车的马夫的声音。

戴建业:论修为,我差陶渊明十万八千里,因为欲望太多放不下

戴建业教授

如果有个人告诉你他在成都的春熙路,乌鲁木齐的二道桥买了套房子,可是一点都不吵,压根都不会问,就会觉得他家肯定是安装了隔音玻璃。但是,陶渊明那个时代没有这个神器,自然就会有人问,先生您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个境界呢?原来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我自己的远离了世俗,自然而然的安静下来了。

都忘记是哪天的一个下午,劳动了一天,在东边的篱笆边摘了一朵菊花,慢慢的抬起头,就看到了南山也在望着我。

戴建业老师在讲到这里的时候,引用了一位女词人的词,说的相当之精妙。在这里我有一个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扎西自幼生长在我国西北的农村里,我家到我们那边的南山脚下直线距离4公里左右,距离西山那边直线距离差不多也就是个十来公里。从上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我都在我们镇上,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盯着远处的两座山看。看什么自己有时候也搞不清楚。因为祁连山在我们镇的那段海拔还是挺高的,所以小时候,那座山上面常年积雪,尤其夏天的时候最为明显,只有山顶上有原始的冰川覆盖,远远看过去,那个山顶上好像有个眼睛在看着我们。不过,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都觉得如果有山神,那座山的山神肯定视力特别好。

说这个事情,我觉得从侧面印证了戴教授的说法。我们都是俗人,完全做不到天人合一,因为不管什么时候,我们的眼里山终究是山,树木也终究是树木。

戴建业:论修为,我差陶渊明十万八千里,因为欲望太多放不下

戴建业

紧接着,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下的鸟儿都排着队飞回来了。这里面有真正的境界,但是想要说清楚,实在是太难了。

我们学过很多古代的诗歌,很多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心中郁闷的情绪,写夕阳,黄昏,一般都是用诸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歌来表达对于自身境遇遭遇感受到的不平衡,不满。话说咱们的五柳先生可不这么想,人家说的很清楚啊,山的气只有到夕阳的时候才最好。知道太极八卦的人知道,夕阳属于少阴,太阳落山了,已经没有了中午太阳那么毒,而人体感觉的体感温度还是非常适宜的。陶渊明自己也觉得特别舒服,他眼前的庐山肯定也是特别舒服,仔细一看不得了了,晚归的鸟排着队飞回来。注意是飞回来,没有说飞回哪里,而此时的陶渊明觉得那鸟就是飞到自己怀抱里面的。想想那情景都觉得十分不得了。

戴建业:论修为,我差陶渊明十万八千里,因为欲望太多放不下

戴建业

此中的深意到底是什么?诗人自己说自己说不清楚,难道是他真的说不清楚吗?很显然不是的。此时的五柳先生,已经和那南山融为一体,而作为一座山是不会说话的。人们知道他的伟大就是因为他不言不语,却让我们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并且应该得到那份。如果此时一张口,那么南山依旧是南山,陶渊明依旧是陶渊明,那他之前的那些感受就会变得世俗。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继续聊聊关于开头说的那个投票的问题。五柳先生的思想到底是属于哪个派别的呢?

应该说,陶渊明的思想是道家和玄学占了绝大部分,儒学的部分占比相对来说比较少。因为一个接受了儒学思想的人,学而为相,不为良相,最次还是要为个良医的。绝对不会允许自己闲散到去种地,喝酒,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