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下雪了,非常时期寒冷天气能否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今天2020年2月14号天气预报:北京有中到大雪,前几天,我国北方多地都出现了降雪,很多朋友禁不住要问,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会不会因为降雪,寒冷的天气而有所缓解和改善呢?但实际上的情况是,对于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怕热不怕冷,下雪后的湿冷天气,想要“冻死”新型冠状病毒,恐怕没那么容易。

今天北京下雪了,非常时期寒冷天气能否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天气预报图,转自网络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在寒冷条件下能存活多久的研究数据,没有查询到,但在2003年同是冠状病毒的SARS疫情中,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SARS病毒在4℃和零下80℃的温度下,能够存活至少四天,最长时间则可能达到21天以上,而在37℃的温度下(指外界环境,跟体温没啥关系),SARS病毒可以存活不超过4天,而在56℃的温度下,经过30分钟就可以灭活SARS病毒。而这个56℃,30分钟同样也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温度,因此,对于同属冠状病毒的新型冠状病毒,其在寒冷条件下往往更容易存活,因此,冰天雪地的天气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是没有抑制作用的。

今天北京下雪了,非常时期寒冷天气能否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实际上,对于下雪后的湿冷天气下,反而是更利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一种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注意做好病毒传染的预防和防护。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病毒在寒冷条件下存活时间可能更长,而在潮湿的空气中,病毒更容易沾染到物品表面而形成接触传播,而在湿冷的环境中,如果不对身体做好保暖,人体的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容易引起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我们要更好地做好防护,做好防护的前提,就是要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从目前官方确认的传播途径来看,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目前新确认的传播途径还有气溶胶传播,是否能够通过消化道传播,目前尚不确认。

今天北京下雪了,非常时期寒冷天气能否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几种传播方式:

1. 飞沫传播,就是通过新型病毒感染者打喷嚏,咳嗽、说话等方式,喷出的飞沫中带有的病毒,被其他人吸入后,引起的感染。

2. 接触传播,是指手上沾染了新型病毒,通过进一步接触口鼻,或者间接接触家人等方式,病毒与呼吸道粘膜细胞结合,从而引起的病毒感染。

3. 气溶胶传播,实际上这也可以算是飞沫传播的一种形式,是指感染者喷出的携带病毒的液态微粒,在颗粒度较小的情况下,悬浮于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从而引起其他人病毒感染的一种方式。

4. 消化道传播,是指同进食污染病毒的饮食等方式,病毒在消化道系统引起的感染,我们通常说的粪口传播,口口传播等方式都属于消化道传播的方式。

这四种传播方式中,第四种尚未发现确认有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相关病例,其他三种我们分别来说,想要避免飞沫传播,主要是注意出门做好防护,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一般情况下,如果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超过2米以上,发生普通飞沫传播的几率就几乎为零了。

想要避免接触传播,更要强调勤洗手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在外出归来或接触其他物品后,及时的洗手,饭前便后积极的洗手,洗手前避免接触口鼻和家人,就能够更好地减少接触传播的可能性。

气溶胶传播听起来好像很可怕,含有病毒的飞沫液滴在空气中形成悬浮的气溶胶,距离似乎就不是问题了,也就是说即使控制了距离,也不一定能够避免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但实际上,病毒的传播并非想象的那么恐怖,想要感染上病毒,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行,因此,如果在密闭的空间中,出现高浓度的气溶胶,确实很容易发生病毒的感染和传播,但如果能够做到勤通风,定时通风,同时注意带好口罩,做好防护,发生气溶胶传播的几率也很低的,专家指出,即使是气溶胶,远距离传播的几率也要远远低于近距离传播几率,因此,尽量避免扎堆,做好通风,戴好口罩,同样也能有效的减少气溶胶传播的几率。

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希望大家能够做好防护,但也不必恐慌,寒冷的天气下注意保暖,同时结合上面的可能传播途径,做好自身的防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场疫情终究会过去,春天也一定会到来!


今天北京下雪了,非常时期寒冷天气能否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