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三國志》中竟不是本紀?陳壽:我不想死!

朦朧的月色也掩蓋不了它激動的神情,搖曳的燭火,更是把他眼中的熱淚映照的更加炙熱。看著桌上擺放著的書稿,他這幾年在官場上受到的不公與排擠又算得了什麼呢。當然,他不會知道,他所著作的這本《三國志》會被後人演義成小說,他所記錄的這近百年的歷史會在後世廣為流傳。

劉備在《三國志》中竟不是本紀?陳壽:我不想死!

陳壽像

那年,晉國成功的取代了魏國的位置,搖身一變成為了正統。陳壽也放下了對魏國的仇恨,來到了晉國,他也想在官場上有所作為,但生在蜀國、長在蜀國的陳壽卻總是被那些由魏國大統“繼承”而來的晉國“土著”們當做二等公民來對待,但他也沒有刻意去逢迎那些所謂的“土著”們,或許是因為他從小便以司馬遷、班固這些史學大家做榜樣,勵志成為一名出色的史學家,所以他骨子裡早就烙下了史學家該有的那份幹骨詫氣,在蜀國還未亡時,就因不願攀附當時的權貴黃皓,而被貶謫。而今在晉做官,雖有司空張華的賞識,但不肯低頭、不肯妥協的他,被排擠出晉朝的官場之外。他雖然沒有辦法在官場一展自己的抱負,但恰逢吳主投降,三家歸晉,是非成敗,已成往事,而此時正需要一個人把這百年的混亂用文字做一下梳理,從小學史的他,正式那個最好的人選,他那顆修史的心一點點地活了過來。

但此時的他,在面對自己曾經的國家——蜀國時,應該怎麼辦,他是深愛著自己的故國的,但形勢比人強,他看著紙上寫著他曾經的先主劉備的名字,目光有些閃爍,他嘆了口氣,無奈的在名字前面寫下了三個字——先主傳。在他停筆地一瞬間,一顆淚珠滾落在泛黃的紙上,那是他的先皇,那個男人征戰了一生,建立了自己曾經的國家,而現在資金連為他寫本紀的權利都沒有,他無奈又如何,他不甘心又能怎樣,他知道,那個屬於劉姓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而現在的他,是晉人。

修史要有修史的規則,而史官也要有史官的氣節。他可以去曲筆粉飾歷史,但他不能歪曲歷史。在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又一個曾經還是蜀國人時,那些魏國的敵人,他還是忠實地把這些人的生平記錄了下來,他也想到了諸葛亮,自己的父親因是馬謖的參軍而受到了連累,被諸葛亮處罰,最後抑鬱而終,但他不能,他做不到,他不想給那個到死都奮戰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人抹黑,雖然那個人間接地害死了自己的父親。最後,陳壽麵對著國仇家恨,他還是儘可能得還原了三國這段歷史,作為史官,他是合格的。

劉備在《三國志》中竟不是本紀?陳壽:我不想死!

武侯祠

如今的時代,我們已經不單單從書籍上去了解三國那段歷史了,但屬於陳壽的那個江湖,已經好好地記錄在了《三國志》這本書中。

(面對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修史對於陳壽來說,可能真的不像司馬遷和班固那樣容易,小編也是用了類似小說的方式來寫一下陳壽和他的三國志,也歡迎大家談一談對歷史上的陳壽和《三國志》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