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組織建設 濱江為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打“地基”

強化組織建設 濱江為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打“地基”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出自北宋蘇轍的《新論中》。原句為:“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基完以平,而後加石木焉,故其為室也堅。”意思是說,想要建造房屋,應當先打好地基。地基夯實平整,再在上面砌牆架樑,這樣建成的房屋才會堅固耐用。

蘇轍所講的“地基”究竟是指什麼?

杭州高新區(濱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4月10日,該區發出“基層組織建設年”的動員令,並下發推進股社分離、加強社區隊伍建設、打造一批高品質樣板社區、強化監督管理機制等13條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具體實施舉措。

杭州濱江要建成的“房屋”,是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這座“房屋”的“地基”,就是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杭州高新區(濱江)黨委書記王敏表示,要全面提升基層基礎工作水平,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建和戰鬥力,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為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提供堅強保障。

這個“地基”怎麼打?打得好不好?關鍵要看幹部。這場大會對基層幹部提出了要求,“基層幹部,知行合一很重要。幹部幹部,首先要幹,要多謀事、少謀人”。

抓謀劃。早在今年1月,濱江區委五屆八次全會報告明確指出:確定2020年為“基層組織建設年”。這意味著,今年,濱江的大黨建工作,將以“基層組織建設年”為核心展開,圍繞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治理,夯實基層基礎,全面提升大黨建工作質量,打好“翻身仗”,做好掃黑除惡“後半篇文章”。

謀長久。基層組織建設年,不是抓一年,而要抓長久。濱江所部署的,既是今年基層組織建設要落實的任務,但又不僅僅是一年的工作。基層組織建設年的各項工作,要形成制度化、長效化的成果,一年接著一年幹、一屆跟著一屆幹,真正做到行穩致遠。接下來,濱江還要安排社區治理、平安創建等專項行動。

堵漏洞。目前,濱江外來人口規模已經遠遠超過原居民數量,文化結構、年齡結構、需求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基層組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濱江將聚焦問題,精準發力,抓整改、補短板、堵漏洞、防反彈,切實打牢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

嚴落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關鍵是從嚴抓好落實。濱江將把握好“遠近結合、軟硬結合、點面結合、虛實結合”的工作方法,堅持精準施策、持續發力,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既要抓好組織、建強隊伍,又要加強陣地保障、資金保障,軟硬結合全面保障;既要注重面上提升,統籌做好基層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又要因地制宜抓樣板,抓好創新引領示範帶動;要虛功實做,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用心用情服務群眾。

強根本。黨支部建設是黨的建設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黨員黨性強不強、作用發揮好不好,黨支部最關鍵;一個地方黨建工作抓得實不實、基層組織戰鬥力強不強,在黨支部建設上反映得最充分。這次疫情蔓延範圍之廣、速度之快、影響之大百年未有。越是在這樣的改革攻堅期、經濟換檔期、矛盾凸顯期,越是需要每一個基層黨支部都成為前沿的“戰鬥堡壘”,推進改革、促進發展、化解矛盾。接下來,濱江將在各黨支部之內“比學趕超”促升級,按照“增加先進支部、提升中間支部、整頓後進支部”的思路,抓兩頭帶中間,推動後進趕先進、中間爭先進、先進更前進,促進黨支部建設提質增效。

抓關鍵。“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雁”。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是隊伍建設,特別是黨組織書記,選好一個人,往往能帶好一個班子、建好一個社區。今年,濱江將注重社區換屆要穩、教育培養要實、關心關愛要真,把黨組織頭雁選得“強起來”。

重實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取得的成效,再次證明“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越是在形勢複雜、任務艱鉅的時候,越是要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形成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的磅礴力量。濱江將發揮情況清、機制實、聯繫緊等特點,把黨員隊伍力量聚得“實起來”。

提標準。在基層組織建設年中,濱江將探索建立“親清三訪”聯繫服務機制。以“親清三訪”為載體,深化走親連心“三服務”,區領導帶頭聯街結社,走訪居民、企業、人才;街道幹部每週固定下社區、企業服務;機關黨員幹部結對走訪居民。建立民情辦理首訪負責、分層負責、督辦回訪等制度,形成走訪清單、問題清單、辦結清單“三清單”,將以往的群眾“上來辦事”轉變為幹部“下去幫親”,切實提升幹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促進幹部作風轉變。通過“親清三訪”,切實提升聯繫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