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在长三角地区又一次落地!

哈喽大家好,我是翎海家的小才,欢迎大家和小才一起聊聊新基建中的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根据铁路建设规划,2020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将力争推动8个项目开工建设,包括:沪苏湖铁路、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合新高铁等4条高铁,金华至建德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沧波门至古雄段、大丰港支线等3条普速铁路以及陆家浜货场。这又意味着新的机遇。


新基建在长三角地区又一次落地!


城际高铁、城际轨道交通都是城际铁路,与普通高铁、轨道交通相比,只多了“城际”两个字,但区别却比较明显。城际高铁距离没有普通高铁线路那么长,一般时速不会超过200公里,同时,它的发车密度通常公交化,远远高于普通高铁。城际轨道交通则是低速版的城际高铁。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表示:“城际轨道交通的作用是要把城市和城市群之间联系起来,也是起到通勤作用、公交化运营的作用。它的距离没那么远,可以替代小汽车出行。”

此外,城际轨道交通车站还比较多,方便远郊和小城镇的人出行。以不久前开通的穗莞深城际铁路为例,往来广州、东莞、深圳这三个城市,全长70多公里,车站多达15座。


新基建在长三角地区又一次落地!


同样是铁路,为什么城际高铁、城际轨道交通被称为新基建?吴洪洋解读,主要是因为它们近年来吸收融合了我国一系列先进技术。吴洪洋表示:“它的动力装置,比如储能、实时供电、充电的模式,还有轮轨的新材料应用,都有很多的技术创新。另外列车自动的运行和控制系统,运用的新技术比较多。把它当作新基建,是因为大部分新技术都是利用了信息技术或者自动控制的一些技术。”


新基建在长三角地区又一次落地!


从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我国城际高铁、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遍地开花。这背后是我国城市群布局和架构日益完善,目前,全国已经形成包括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在内的20多个城市群。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研究所所长姜鹏说,城市群内部要实现各种要素流动,城际铁路是不可或缺的。姜鹏表示:“比如我们现在有城市群,然后城市群下面还有都市圈,一般一个成熟的城市群,它可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构成。而国家也出台了不少文件,比如要强化在都市圈层面的一小时通勤。这样城际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单元。”

对比一些全球知名城市群、都市圈,我国城际高铁、城际轨道交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比如,日本东京都市圈有个“二八定律”,就是占总里程20%的轨道交通,承载了80%的交通需求。


新基建在长三角地区又一次落地!


对此,国家发改委今年初明确,加大对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市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规划建设。小才在找了大量的资料后发现,几乎每个城市群的规划中,城际铁路都是浓墨重彩的部分。吴洪洋认为,和所有基建一样,城际铁路建设投资巨大,可以直接拉动经济增长。“首先是土建成本,土建成本通常还是挺高的,大概要占到30%-40%。然后是车辆的成本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车辆及配套设施的成本大概要占到20%-30%。剩下的就是信号、通信、机电等。”


新基建在长三角地区又一次落地!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励雅认为,从长远来看,城际铁路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圈的血脉,各种要素通过它自由流动,效率远高于其它交通方式,这对城市群发展意义重大。杨励雅说:“尤其产业向高级化发展之后,生产性服务业就是比较靠知识创新的这些产业,比如科技研发、商业服务等更加需要人员之间的交流。而人员之间的交流,就会显得城际之间,这种距离不是特别长的交通联系可能更为重要。所以我觉得城际高铁、城际轨道交通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肯定是有作用的“。


新基建在长三角地区又一次落地!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城市轨道交通方面,长三角也表现突出。在四大城市群当中,长三角开设地铁的城市数量最多,也是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上海、南京、无锡、杭州、苏州、宁波、合肥等都已开通地铁。


新基建在长三角地区又一次落地!


此外,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数字手段的支持,长三角地铁“通票”已实现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合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常州10个城市全覆盖。

时至乱世,我国央行祭出的新基建项目沿袭了以往的风格又注入了新的元素,此次新基建项目的七大方向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多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会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基建,未来可期!


新基建在长三角地区又一次落地!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大家阅读评论+关注,下期见!


资本永不眠,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