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危機①高血壓與低血壓

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源於心臟的博動及動脈血管的節率收縮。

健康危機①高血壓與低血壓

科學研究發現,身體呈現高血壓的狀態,是通過交感神經控制、內分泌系統參與、心率加速、血管收縮等一系列複雜的動作,提升血液壓力,促使血液加速流動,以便將血液中的養分與氧氣送達全身的組織細胞。

很顯然,引發高血壓機制的原因,應該是血液循環中某個環節出現了不正常,比如血粘度偏高,紅血球偏低,機體能量不足致使血壓低下,血管內腔狹窄或堵塞,血管壁彈性不足等原因。血壓的升高是一套非常複雜的機能表達過程,其表現出的症狀叫高血壓,並且,這種表現的目的是幫助身體供血,是一種機體的調節作用,或者說是自救措施。


健康危機①高血壓與低血壓

高血壓過去被當作病,現在已經修正為高血壓症。高血壓症被分類成兩種:一是發現了其被引發的機制,叫繼發性高血壓;另一種是沒發現其被引發的機制,叫原發性高血壓。

因此,高血壓的康復應該著眼於消除被引發的機制,而非單純降低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通常在消除了原始病源後,逐漸的迴歸正常。至於有關原發性高血壓,也就是還沒確定其被引發機制的高血壓症(請參閱文章“人體的特異功能①神經應答”)。

我們通常依賴於現代醫學和化學藥物解決高血壓問題,但我們卻不知道,面對低血壓,醫藥卻束手無策。這非常的奇怪,不是嗎?既然可以通過藥物降低血壓,又為何不能將血壓升高呢?


健康危機①高血壓與低血壓

我們前面探討過,身體根據實際需求將血壓升高是一套非常複雜的機能表達過程,需要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臟、腎臟、肝臟、肺臟、動脈血管等等全力參與協作方能完成。儘管完成這一過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身體調動資源、分配資源、轉換資源、費盡力氣。但通過某些藥物的干預,卻可以很簡單的麻痺、中斷和消減這一過程——例如擴張血管、排除血液中的水分等,這也正是用於常規治療的藥物作用原理。不過,當身體能量不足,營養缺乏,協作能力降低、神經傳遞功能衰弱等問題存在時,任何藥物都沒有辦法治療這個“低血壓”。


健康危機①高血壓與低血壓

可以想象,車輛最費油的時刻只有兩個,一個啟動,一個是在再加速。而中斷就如同踩下剎車踏板,用一個剎車片的物理能力就可以中斷前面複雜的啟動過程。如果你啟動車輛運轉,一踩下油門,馬上踩下剎車。車輛幾乎無法行駛,但能量卻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消耗。這就如同身體提高血壓和服用降壓藥的動作,這種對抗到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呢?最後,能源耗盡,車就再也無法啟動了。這就是很多高血壓患者長年累月單純靠服藥降壓,當有一天,很多體檢指標突然回覆正常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通常代表著,這個人即將“油將耗盡”了。

要清楚,速度太快可以踩剎車,但如果是機械故障導致失控,無論是剎不住車,還是動力不足,就不是加油或剎車那麼簡單的事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藥物解決不了低血壓的問題,甚至對高血壓也只能控制而無法治癒的關鍵原因。


健康危機①高血壓與低血壓

高血壓,病程較長,用對方法調整,其實並不可怕。

低血壓,才容易快速致命。只為低血壓狀態容易使人暈厥。想象一下,如果你正在爬樓梯,或者你正依靠在陽臺邊,或者你在爬山的途中,更或者你正在開車。低血壓反應所帶來的直接傷害和二次傷害都不是人能承受的。

解決低血壓的關鍵,是整體性、全方位的篩查和修復工程。它同一個人的心理狀態、飲食搭配、營養補充、運動方式等息息相關。也許你會覺得低血壓的治療很麻煩,但相比起身體處於低血壓時的傷害和隨時可能出現的致命風險而言,如何重視都是必要的。

記住,低血壓比高血壓的致命風險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