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易綱撰文稱不能讓老百姓手中的票子變“毛”了?

很喜歡用一個狼群羊群來象徵經濟體中的產出者和利益集團。經濟上行對應環境向好,羊群狼群同樣繁衍生息,這時狼多吃一點其實也是被默許的。但當環境惡化,羊群數量下降,狼群為了自身族群安全,必然想過度捕獵羊群來度過危難,但過度捕殺羊群后,即使環境變好了,羊群也很難繁衍到以前的水平。中產是一個經濟體的中流砥柱,社會的主要產出和消費貢獻者,如果這個群體手中的錢變毛了,很難想象這些人失去產出和消費意願後,整個經濟機器該如何運轉,羊都沒有了,狼群靠什麼活?他們的身體結構可不支持把草變成奶和肉。

所以,一般有志向的經濟體都會選擇在經濟下行中保護中產,比如給企業減稅降費,個人稅收減免政策,降低企業負擔就是保護每個人就業,這兩個已經在幹了。如果此前沒保護,說明危機程度還不足夠引起羊群的大規模衰減。

但問題是如何不讓手上的錢不變毛?只需要繼續維持8%左右的所謂“中性貨幣政策”,不要大規模降息,對應的實際是慢通縮,在這個貨幣供應下市場將進行自發的出清,等人們投機思想冷下來,資產價格迴歸合理水平,手裡的錢自然也就保值了。

但有時候狼不一定是狼,羊也不完全是羊,很多到處炒房的人群該如何定義他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