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明老師:上古天真論導讀,追溯《黃帝內經》中的生命真相 1

前言:

庚子疫情,人們彷徨迷茫,百草箱創始人賴世倫老師遠隔重洋,囑託為希望瞭解中醫的朋友們,帶來“中醫第一課”。80歲的老人家跟百草箱工作組一起用摸索網絡多媒體上課的方式,開發了線上的雲課堂。賴老師協同百草箱夏勇教授、王東明老師、萬家清老師、晏如老師、汪佳薇老師一起,帶來了為期30天的公益中醫學習。在雲課堂社群中,朋友們學習課程,進行線上內經讀書會,練習功法打卡,相關老師在群內互動答疑。相聚有期,學習無涯,願走入中醫殿堂的學子們都有所收穫。


為了方便大家,我們將老師們的課程聽打成文字版,讓有興趣的同學們可以結合文字瞭解更多。因為篇幅有限,王東明老師的“翻開古老的《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導讀”課程文字版將分成3篇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關注。


大家好,歡迎您參加百草箱中醫雲課堂,我是王東明。

春分剛過去幾天,本來是一個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春天,但是現在全世界都被新冠病毒肺炎這一波瘟疫,給弄的好像世界大戰一樣的,幾十萬人被感染,數萬人已經死亡。

萬幸中國國內疫情已經到了尾聲,全國多地已經很多天沒有再新增病例,越來越多的病人都已經出院,很多地方病人已經清零。在這個過程當中,全世界都看到了中醫參與了這一次疫情,大規模的參與、完整的參與,病人服用中藥治療的比例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幾,而且療效是非常確定的。

中醫介入的越早,中藥服用的越早,那麼輕症病人就更快的治癒出院,輕症向重症轉化的人也就越少;而且重症病人,危重症病人在中醫的參與之下,可以更快的減輕症狀減少死亡率,所以這一次可以說古老的中醫再一次守護了我們中華兒女的健康。相信經過這次疫情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並且希望學習、傳承中醫文化。

隨著疫情在國內除了武漢之外,大多數地方都已經被清零,那麼有小部分從海外歸來的人被確診感染,絕大部分人呢,工作生活都已經迴歸了正軌。我記得在一個月之前有一對復工的年輕夫妻,好不容易才想辦法趕回單位上班,結果第二天小夥兒就突發高燒39度多,非常的著急,又聽說如果去檢測確診的話,治療過程要花幾十萬,非常的緊張。

他的單位領導聯繫我幫忙治療一下,我幫他做了個遠程診斷,首先確定他一直待在家裡,並沒有跟外人接觸,沒有跟疫區或者是可能疑似的病人接觸過,接下來可以確定他是在復工的路上受風了,所以根據他發的舌苔照片,還有他描述的一些情況,馬上讓他妻子去買了兩三種的中成藥,當天晚上39度多的高燒,就退燒了。

第二天早上還有一點頭痛,胃口不大好,換了組合的一種中成藥,經過反覆確認,當天下午就完全恢復了正常。可見中醫對來勢洶洶的外邪外感病,只要辨證準確、及時服藥,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王東明老師:上古天真論導讀,追溯《黃帝內經》中的生命真相 1

下面我們言歸正傳,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中醫最重要的經典《黃帝內經》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

大家看這個篇名《上古天真論》,“上古”是什麼概念?我們現在是公元2020年,這個公元紀年呢是西方的宗教歷,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曆法是黃帝紀元,是干支歷,傳說是黃帝的大臣大撓發明創立的,現在是4717年,今年是庚子年。黃帝時期創始文字和曆法到現在已經將近五千年了,所以說我們中華文化是上下五千年。

在這篇文章裡提到了上古,而且又提到了中古,“上古真人”、“中古至人”。黃帝距我們至今將近五千年,那這個中古和上古豈不是距我們現在要上萬年了,所以說我們中華文化確實是源遠流長,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真的是非常令人景仰。

我們再來看看“天真”這兩個字,我們一般形容孩子天真無邪、純真爛漫,這個天真講的就是先天的真元。


一是說

,孩子元氣始生,這個真氣、真元是非常的飽滿。

第二是說,孩子心神沒有被世俗汙染,還是非常的純淨無瑕。

第三是說,孩童還是在先天的狀態,到了後面所說的“女子二七月事以下”、“丈夫二八精氣溢瀉”,分別在14、16歲以後就進入後天了,長大了再用天真來形容,好像有點罵人不開竅的意思。

所以老子在《道德經》裡講這個身心修養,要能夠“比於赤子”、“摶氣致柔,能嬰兒乎”,

返還到孩童真氣飽滿圓融的狀態。

因為我們人的真元,就是這個天真少一分,耗用掉一分,我們生命的狀態就會衰弱一分,就是由生向死的過程。

所以這篇文章從頭到尾都是在講這個生命“生長壯老已”、“生長衰老壽夭”這整個過程,呈現出來的都是什麼樣子,什麼因素決定了健康與長壽,哪些因素又決定了衰敗與夭折。


下面我們看看原文第一句話: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兒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四字成句,二十四個字就已經描述了黃帝的一生。其實就是拿黃帝來舉例子,說一個人的生命,他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從出生到幼小,開始學說話,然後開始懂得生活技能,然後到身體開始強壯敏捷,一直到最後能夠有所成就。

我們要是拍拍老祖宗的馬屁,就是說,黃帝啊從小生下來就是個神童,很小就會說話了,然後長大一點就已經非常的思維敏捷、正直能幹又有德行,然後很快成人以後就成了所有人的老大,當了這個天子。黃帝是我們的始祖,所以當然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模板、楷模。

這裡只講到成而登天,當了天子以後開始問他的老師關於這個壽命的問題。那麼我們看另外一位聖人孔子,他有講到了人生的後半段,他在晚年回顧這一生,說“十五而治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一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這些聖人們始終都在探索和總結生命的真相。

所以《上古天真論》,就是黃帝中年時跟他的老師探討如何把握生命的狀態,追求生命的極致。

後面“黃帝乃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易邪,人將失之邪?”


王東明老師:上古天真論導讀,追溯《黃帝內經》中的生命真相 1

天師就是天子的老師。黃帝的老師有很多位,我們在《黃帝內經》很多篇章裡都可以看到有歧伯啊,鬼臾區啊,伯高啊,少師,少俞,雷公啊等等,那麼其中交流比較多的是歧伯,所以歧伯又可以說是我們華夏中醫的始祖。中醫又叫歧黃之術,就是歧伯和黃帝兩個人的對話交流,來向後世的人解釋龐大的中醫體系。

大家想想看,在上古的那個年代,竹簡的時代,《黃帝內經》13萬多字,素問九九十一篇,靈樞九九八十一篇,真的是皇皇鉅著啊,竹簡要堆成小山,那個時候的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能夠看到,可能只有皇家圖書館裡面才會有。

這裡黃帝問歧伯,為什麼上古時候的人,他們活到上百歲了啊,身體狀態都還挺好,動作麻利,現在的人五六十歲腿腳就不行了,是這個時代變了嗎?人怎麼會越來越提早衰敗了呢?

大家看看啊,五千年前的人跟我們現在的人好像還是在同一個衰敗的世代週期之內。我們現在的人五六十歲也開始是這個腰疼啊,腿腳痠軟啊,晚上躺著睡不著啊,坐著就犯困……很難想象萬年前的人都上百歲了還這個手腳很利索,然後牙口還蠻好,而且是普遍如此,“皆度百歲”。

其實在現代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人,我記得我小時候還親眼看見我的太公(我外公的父親)還在挑水,從水井到家裡還蠻遠的,那個時候他老人家已經九十幾歲了,自己挑水做飯、織魚網,照顧同樣是九十幾歲的老伴兒,我那個太婆婆還是裹小腳的,舊時代的人。老人家過世的時候也是無疾而終,坐在床上喊家人起來了,說他要走了,等家人起來,他已經坐在床上就過世了,就象佛門裡說大修行人的“坐脫立亡”。

這樣看起來時世是不同了,但仍然有很少的人,還能夠保持古風,能夠生活得像萬年前的古人那樣,樸素純真、健康長壽。

(未完待續)


注:內容來源百草箱雲課堂“中醫第一課”,聽打儘量還原老師的原義,稍微刪減重複句、語氣詞部分。

END


加入中醫學習

學一種受益終生的生活方式

(2020第十期招生中)請點擊▽▽▽

百草箱 國醫三年班 十班


【百草箱】

“欲為天心喚夢醒”,賴世倫老師受南懷瑾老師影響,尊師囑託於2005年回國,2006年創辦百草箱至今。秉承“辦教育就是要犧牲自己”的精神,投身傳統中醫、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播事業中。


風雨十四載,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四年,平臺所有的課程活動結餘均投入到了中醫藥文化傳承和推廣的相關公益慈善項目中。2020年成立百草箱專項公益基金,願攜更多有識之士,踐行大醫“普救眾生含靈之苦”的精神,以醫濟世。


王東明老師:上古天真論導讀,追溯《黃帝內經》中的生命真相 1

王東明老師:上古天真論導讀,追溯《黃帝內經》中的生命真相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