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剪紙》郵票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郵政決定再次發行剪紙郵票。2018年發行了《中國剪紙》第一組,2020年發行了《中國剪紙》第二組。這本是弘揚優秀民族藝術,傳承經典藝術形式的好事,但這兩組郵票的發行卻沒能起到應有的積極推動的作用。這是為什麼呢?

也談《剪紙》郵票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兩組郵票,都有這樣的感覺:難看。粗獷豪放是剪紙藝術的特點沒錯,但這樣的選題加上這般的設計著實讓人無法直視。

我們雖不能以溢價或者打折來評判一套郵票的成功與否,但市場的認可度也可以作為一定的參考。筆者認為,造成兩套郵票如此現狀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選題的問題。剪紙的種類豐富,表現形式多樣,各地的剪紙藝術也是各有千秋。可以說,選題的靈活性很大。郵票發行部門為了展現不同地區剪紙藝術的特點,選擇了河北、內蒙古、陝西、山西、山東、吉林等地民間藝人的作品,並貼心選擇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場景。這本無可厚非。各位民間藝術家的作品也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可縱觀這八枚郵票,鮮有符合大眾審美的。或許是我們審美水平欠缺吧。筆者認為,還是應該選擇吉祥寓意的題材更能抓住郵人的心思吧!

二是設計的問題。兩套郵票的設計風格一脈相承,不過是一個橫版,一個豎版。剪紙紋樣加上簡要的文字說明,本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郵票表現的內容,可又有多少人會去仔細地去看這些文字呢?倒不如像1959年1月1日發行的專題《剪紙》特種郵票和第三輪生肖郵票中的剪紙表現郵票一樣,只用單純的剪紙圖案來表現,這樣反倒更顯得純粹,也更符合大眾的審美。


也談《剪紙》郵票

三是發行量的問題。我們從來不以價格的高低來作為評判郵票設計的唯一標準,但《中國剪紙一》郵票的1148.05萬枚的發行量著實不低,以至於知道現在還處於深度打折的狀態。《中國剪紙二》郵票的790萬枚發行量雖說降低了300多萬,但對於現在的集郵群體來說,仍然是一個較高的發行量。這一點從三套郵票線下兌付首日的情況也可以看出,廣大集郵者對於“剪紙二”的關注是其中最低的。


也談《剪紙》郵票

綜上所述,《中國剪紙》郵票發行的初衷無疑是好的,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呈現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在發行新郵前做好充分地調研和論證,真正地傾聽集郵者的心聲。

畢竟,集郵的未來還是在廣大集郵者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