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團長”,流水的社區團購平臺,社區KOL群主成為一種職業

2018年下半年,社區團購得到了快速發展,短短几個月就有幾十億的資本注入。

社區團購的迅猛發展,除了把社區零售這個賽道的熱度不斷提升之外,最熱的一個職業非“社區團長”莫屬。

理論上來講有多少小區就有多少個團長,可見社區團長數量的龐大。

但隨著社區團購的發展進入到了下半場,社區團長這個角色也備受爭議,甚至有人說,成也社區團長敗也社區團長。

團長一般都是小區內的居民,或者是小區裡的夫妻老婆店店主。

社區團購平臺在一輪輪的血拼,今天有的團購平臺撤出,明天又會有新的團購平臺出現,因為社區的消費場景是在的,所以總會有新的企業進入。

但是無論團購平臺怎麼變,社區團長一直在社區裡,因為小區就是他們生活的場景和工作的場景。

換句話說,社區團購不僅帶動了社區零售的發展,也沉澱了數十萬的社區團長。

1、社區團長(KOL)成為關鍵角色

KOL是營銷學上的概念,也就是關鍵意見領袖的意思。

在運營中,我們通常稱那些知名度高,號召力強,高活躍的用戶為KOL。

在大多數產品中,KOL群體佔比很小,但其影響力以及對產品的貢獻極大。

從網紅經濟、IP經濟火爆以來,有影響力、用戶輻射能力的個人、意見領袖早就已經成為互聯網社區、電商們寵愛的對象。

而社區團長,則是一種更接地氣的KOL,每個團長影響力和輻射能力雖遠遠不如網紅,但卻能深刻影響中國人生活最小社群單位——社區。

所以社區團長對社區團購平臺的落地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縱觀目前能在小區中成為社區團長的人選有:寶媽、物業、夫妻老婆店、快遞代收點等這幾大類。

鐵打的“團長”,流水的社區團購平臺,社區KOL群主成為一種職業

社區寶媽是最早嘗試社區團購團長的角色的人群,優勢就在於空閒時間比較多,有一定的社區熟人關係,畢竟寶媽也是小區裡一個特殊的群體,同時這些寶媽們也具賺錢的慾望。劣勢在於,對零售經營不太熟悉,寶媽之間的能力差異也相對較大。

鐵打的“團長”,流水的社區團購平臺,社區KOL群主成為一種職業

夫妻老婆店目前是社區團購平臺最推崇的團長角色,已經快變成了主力人群,因為他們往往具備一定的零售經營能力,場地資源也有,同樣在小區裡的夫妻老婆店的店主跟居民之間的聯繫更容易建立。

物業作為一個社區的服務機構,與小區的居民有著天然的關係,也是很多企業在做社區服務的時候,通常會首選的合作伙伴,對於社區團購物業本身也在嘗試,通過管家與小區居民的關係來開展業務。優勢在於具有線下經營場所的空間資源,同時具備宣傳渠道的資源,劣勢在於對於零售行業的不熟悉,需要摸索和學習。

小區裡的快遞代收點的店主也是非常好團長,以為與業主之間的關係更緊密,交互頻次更高,同時也具有線下的經營場所,可以提高經營坪效,深耕社區關係,劣勢在於對零售行業不熟悉,需要摸索和學習。

鐵打的“團長”,流水的社區團購平臺,社區KOL群主成為一種職業

團長的定位並不是普通的賣貨員,而是幫用戶省錢的同時買到好東西。團長的主要公司一般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建團、發佈團購信息、售後服務。

建團也就是建立小區微信群的過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小區做地推活動;發佈團購信息,目前大多數企業通過小程序的方式,也有團長按照接龍的方式,除了發佈團購信息,發些其他的話題活躍群氣氛也是有必要的;售後服務也就是交付的過程,接收商品,客訴處理等。

所以團長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核心作用,是用戶與平臺關係建立的中心點。

2、團長“叛變出走”已成常態

社群團長的叛變主要在於兩點一是團長和用戶之間的關係是弱關係,利益關係,二是團長維護自己的客戶資源不外流。

目前團長與平臺之間的合作是一種弱關係的合作,通常都是訂單流水抽成的方式,根據營業額的多少少也會有相應的額外獎勵,所以也就形成了團長的角色是利益驅動的。

團長和團購公司看似合作,但是實質卻在博弈,關於流量和用戶的博弈,控制與反控制的博弈。

團購公司企圖用小程序的方式,把用戶都拉入到自己的系統當中,而不是停留在團長管理的微信群,從而不再被團長所掣肘。

團長擔心自己維護的用戶被團購公司獲取走,千方百計地佯裝為各個團購公司的團長,可以輕鬆拿到好貨,獲取提成、補貼獎勵,但原則上,團長要把群資源攥在自己手中。

優秀的團長是行業的稀缺資源,因為一個好的團長要懂得經營,精英群,維護群用戶,售後服務等,可以說不是誰都能幹的,是需要一定業務能力的。

而對於社區團購公司能否快速發展前期也是取決於團長的業務能力,因為團購公司都是以產品為主,重點在供應鏈。

而用戶資源都是團長手上,所以團長成了必爭之人,在社區團購發展最迅猛的時候,很多企業拿到了融資需要迅速擴張,因為團長的重要性,所以挖團長大戰一觸即發。

因為團長是利益驅動的,所以在金錢的誘惑下,很容易就會移情別戀,甚至團長賣用戶資源,這些也都是在商業競爭中的常見現象不足為奇。

社區團購平臺還在不斷的洗牌中,經營不下去的平臺,團長自然就撤出了,團長對平臺並沒有強依賴性,誰的資源更有優勢,變現能力更強就去哪裡。

而能賺多少錢,是決定他對平臺忠誠度的關鍵一環。一旦團長的收入不在意料之內,這種鬆散的、非僱用制的結構就很容易崩塌。

換言之,如何維持小區的深度運營,讓團長產生長期參與經營和賺錢的想法,這樣團長與平臺之間的關係才會趨於穩定。

一方面,挖掘家庭消費的其他高價值品類,為團長帶來更高的訂單收益;另一方面,對標社區水果店,門店化和前置倉也會是兩個可能的迭代方向,即社區團購的線下實體化。

3、社區團長(KOL)能否衍生出一種職業

社區團長承載了社區團購平臺從建群,整理訂單到售後服務的所有內容,足以證明團長的重要性。

在團購平臺的大力發展下,無論團購平臺今後發展如何,都會沉澱一大批專業的團長,具有一定的小區人脈關係和服務能力。

目前社區團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個人經營者,並未是某個平臺的全職員工,工作的穩定性不高,幸福感可能都無從談起。

社區團長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社區管家,社區團購可能只是他們為小區居民提供的一種服務而已,只是圍繞生鮮商品。

物業的客服也被稱為管家,為業主提供服務解決小區裡出現的問題。

物業的管家,在物業行業就是一種職業,而社區團長則是針對家庭生鮮採買的管家,為用戶提供好產品。

而有野心的團購平臺,未來的發展一定不會僅僅侷限於生鮮上,而是延伸到家庭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所以團長提供的服務和收入也會發生變化。

通過一些實際案例來看,社區團長可以稱之為管家,確切的說是共享管家,因為是一個人服務整個小區。

而隨著社區團購平臺的不斷下沉,社區實體服務網點的不斷出現,社區團長(管家)與平臺的關係都會發生變化,從鬆散的利益驅動,會逐漸的變為合夥制或者是僱傭制,而社區團長(KOL)也就是成為了一種職業。

既然是職業,一定有明確的職能。

物業的管家有是物業公司的全職員工,有明確的職能,要解決業主的問題,維護業主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崗位。

社區共享管家的類型是根據家庭生活的需要或解決的問題而進行的。

我們分成以下幾類,購物管家,主要工作就是採買家庭生活用品,包括生鮮蔬菜水果以及日用品,主要考慮是家庭的剛需,按照職能劃分還可以細化為家務管家,比如家政保潔,洗衣服等等,維修管家,家庭維修,電器,房屋維修等等。

按職能劃分共享管家的原因,是讓每個共享管家的職能更專注,這樣的話在提供供給服務的時候,才能共享。

比如,買大米這件事情,是每一個家庭的需求,如果購買由管家統一來採買,為一個小區幾百戶家庭,找到供應商,那麼在價格上就會有很大的優勢,那麼和一對一的私人管家相比,無論在時間上,成本上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通過共享管家職能的劃分,使得買方和賣方的交易效率都會提升。

但效率的提升並不是犧牲了雙方的利益,這裡的效率是指詢價、交付、售後和配送等等,都由專業的管家來統一對接完成,將用戶的時間釋放出來。

共享管家職能分類按用戶需求來分類的,這個也是共享管家的一大特點。

當用戶的共同需求達到一個數量的話,相對應的具有此職能的共享管家就產生了,所以共享管家是根據用戶的共同需求來產生的,而且不同的社區具有不同的特點需求也不一樣,所以共享管家的職能也有所區別。

共享管家真正的運營的好,並不需要管家有多麼強的推銷技能,所以也看到了現在社區裡面號稱各種管家的實際在做的是產品的售賣,我們可以認為這些都是偽管家,包括社區微商形式、補貼推銷的形式等等,他們並不懂用戶的需求。

所以他們很難做好,這種偽管家的作用和持續性完全是沒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