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孩子大老远赶来搭乘飞机,孰料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俺们两口子从三门峡过来,原以为不跑个三回五回不能完事,没想到咱们中心一次就把问题都给解决了,该赔的钱一分也没有少,这下孩子可以安心返校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是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联合中心2019年9月挂牌成立之后受理的第一起案件,受伤学生父亲刘某某拿到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当天即向中心提出调解申请,中心仅用2个小时便成功调解,刘某某如愿拿到事故责任方支付的12000元赔偿款后,对中心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率赞不绝口。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作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龙头”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引领”,近年来围绕“枢纽+口岸+物流+制造”发展布局,加快建设陆空衔接、多式联运的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而随着辖区路网体系的完善和人流车流的增大,与之相关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呈快速上升趋势,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2016-2019年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分别为393件、940件、1192件、1378件。如何快速高效化解道交纠纷,为航空港实验区高质量“动”起来增加强劲动能,2019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以“道交一体化”改革为契机,主动创新工作机制方法,推动建立“覆盖全区域、联动各部门、融合多平台”的多元化立体式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有效破解了道交纠纷化解这一社会治理难题。

打好“一张牌”

实现全区上下共参与

道交纠纷处理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联合处理是此类矛盾纠纷得以妥善化解的唯一出路。航空港实验区法院在谋划“道交一体化”工作之初,即提出了将该项工作作为全区性工作来推动的思路,多次向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汇报后,得到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和一致支持。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019年5月,航空港实验区向全区各单位下发了《关于建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联合处理工作机制的通知》,由管委会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作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该项工作正式由部门工作提升为全区工作。

建好“两中心”

实现机场内外全覆盖

航空港实验区位于新郑国际机场周边区域,考虑到航空港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机场特殊管理体制,在搭建“道交一体化”实体运作中心时,航空港实验区法院以机场区域为分界,采取了“双中心”的布局模式。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019年9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体化联合处理中心”在航空港区华夏大道北段正式挂牌成立,这是郑州市首家投入实体化运行的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标志着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工作在航空港实验区和郑州市全面展开。同年11月,经过精心筹备,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联合河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等,在新郑国际机场成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体化联合处理中心机场中心”

,该中心是河南省乃至全国唯一专门面向机场区域设立的实体化运作的“道交一体化”联合处理中心,为快速化解机场区域道交纠纷、提升机场安全运营品质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两个中心的设置实现了全区道交纠纷全覆盖。

抓好“四联动”

实现资源整合高效率

传统道交纠纷处理模式节点多、耗时长,当事人需多次往返于公安机关、保险公司、调解组织、人民法院等部门,费神劳力。航空港实验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体化联合处理机制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该项机制实现了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等四个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了道交纠纷预防和化解的强大合力。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两个“道交一体化”联合处理中心均与公安交警事故处理大厅相邻而设,便于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引导当事人通过“道交一体化”平台解决纠纷;中心设有公安交管、人民调解、保险鉴定、法院立案四个窗口,分别由区公安分局、综治办、金融办、法院选派交警、民调员、法律援助律师、保险机构人员、道交审判团队人员等常驻开展工作,为事故群众提供包括事故责任认定、理赔计算、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司法确认、诉讼立案等在内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极大提升了道交纠纷处理质量和效率,使人民群众“只进一扇门,只用跑一次”。

做好“五统筹”

实现线上线下随时办

“道交一体化”工作开展伊始,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即根据辖区地域广袤这一实际情况,在做实线下两个中心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线上方式进行纠纷调解,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为进一步改善线上化解体验,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将法院系统部署的人民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审判流程系统等系统资源引入道交纠纷联合处理机制,与“道交一体化”平台实现功能互补,在道交一体化平台个别功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时,借力其他平台拓展服务范围领域,使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实现道交纠纷处理全流程网上办理、各节点自动提醒。例如当事人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可在“道交一体化”联合处理中心直接申请立案登记,法院立案和审理情况将通过审判流程系统向当事人手机同步推送,全流程均可在线处置、一网通办,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袁某因一起交通事故造成面部严重损伤,后因后续除疤整容费用支付问题与事故车辆车主魏某产生分歧,调解现场,双方争执激烈,航空港实验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联合中心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2名调解员分别对双方进行心理疏导,驻场律师从法律角度为双方释法明理,保险员为袁某详细讲解快速理赔流程,并积极联系魏某车辆保险公司沟通理赔事宜,经中心各方共同努力,事故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后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中心通过网络办公平台进行现场立案、出具法院调解书,袁某当场拿到保险公司38200元理赔款项。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体化联合处理中心成立至今,已累计接收道交纠纷1135件,成功调解570件,调解成功率超过50%,案均办理周期由传统的30多天缩短至10天以内,2020年1-4月份,中心接收调解案件量在全省“道交一体化”系统中排名第一,调解完成案件量、调解成功案件量等主要指标均名列前茅。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声明:本公众号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意味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深化“道交一体化”改革 助力国际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校对:王桂林 陈 晴

编委:张 帆 付加才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