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了嗎?伴著歌聲飛向月球!

從古至今月亮總會引發人們無限的詩意和遐想,“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古有萬戶飛天,今有嫦娥落月,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月球的研究和探索。


2019年新年伊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人類在探月曆程中又登上了新的高峰。體現了中國智慧、中國創造,以及中國在國際航天領域新的高度。


大型科學紀錄片《飛向月球》圍繞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歷程、中國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所蘊含的科學原理、科技創新等內容展開。記錄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落月等歷史時刻。


《飛向月球》採用4K超高清拍攝製作,搭建了全球首個4K混合現實實時數字特效製作攝影棚,在科普表達上創新性地採用大量原創三維動畫,直觀解讀科學原理,真實還原月球空間環境,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視覺體驗,呈現出一部多維度、立體化、有溫度、具情懷的科學紀錄片。


大型紀錄片《飛向月球》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和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聯合制作,在這個五一假期為您介紹充滿懸念的探月之旅。


月球有首美麗的歌


《背影》是科學紀錄片《飛向月球》的主題曲,孫楠空靈的歌聲配著太空、探月的畫面,能夠給人帶來無限的遐思。歌詞的作者是《飛向月球》的總導演兼撰稿王立歡。


2013年王立歡作為總導演,通過《嫦娥落月》三場直播報道,讓億萬觀眾透過電視屏幕見證了中國首個登陸月球的探測器“嫦娥三號”,從發射到落月、巡月的歷史瞬間。


說起《背影》的創作動機,其實正是源於《嫦娥落月》中兩個真實場景。一是2013年12月2日凌晨,“嫦娥三號”探測器被火箭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的瞬間,器箭分離一刻,“嫦娥”勇敢踏上征程的場景:面對深邃的太空,嫦娥三號義無反顧地前行,偶爾調姿,發動機還會噴出氣體,留下了一個亮麗的背影;另一個場景是月球車“玉兔”在登陸到月球后,與“嫦娥三號”著陸器分離,完成相互拍照的規定動作,隨即轉身離去,在蒼涼的月球表面,向著前方孤獨前行留下的背影。


準備好了嗎?伴著歌聲飛向月球!

(“嫦娥三號”踏上奔月旅程)

準備好了嗎?伴著歌聲飛向月球!

(“玉兔”遠去)


2018年,以“嫦娥四號”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為背景,王立歡受命執導紀錄片《飛向月球》,這兩個瞬間再次浮現在他的眼前。


2018年11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衛星測試廠房裡,“嫦娥四號”靜靜地矗立在場地中間,金色的外衣閃閃發光。它是那樣的真實,然而不久之後它就將離開地球,到一個遙遠而又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去不返。


準備好了嗎?伴著歌聲飛向月球!

(“嫦娥四號”探測器)


《背影》的作曲是劉牧。


創作之初,窗外正好能觀賞到明月,劉牧想起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李白,像是穿越時空,彷彿自己回到過去,產生了發自對生命的感悟,對未知的渴望,由此就有了莫名的靈感,莫名的感動,旋律線也隨之而出……


只有天籟之音才能夠更好的詮釋這首作品,於是劉牧想到了孫楠。當孫楠老師聽到小樣後,第一時間表達了他非常希望演繹這首歌曲的意願,一拍即合。接下來由中國頂級的交響樂團來配器演奏,並且後期拿到美國製作。


“嫦娥四號”凝聚著中國科學家的智慧和心血,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的奔月夢想,書寫人類太空探索新的篇章。國際著名混音大師Chris Gehringer為歌曲《背影》做了最終的混音合成,他希望這首意義非凡的作品能夠唱響世界。

所謂歌頌,就是用歌曲來讚頌。嫦娥工程和為中國探月傾情奉獻的科技工作者們,值得我們歌頌。於是,《背影》這首歌就這樣水到渠成地創作出來了。牽動無數中國人心靈的嫦娥四號不負眾望,登上了人類探月新的高峰。


充滿懸念和驚喜探月之旅


在人類航天曆史上,有三位科學家的名字將被永遠銘記,他們是:俄國的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美國的羅伯特·戈達德和德國的赫爾曼·奧伯特。


齊奧爾科夫斯基是現代宇宙航行學的奠基人,被稱為航天之父。他最先論證了利用火箭進行星際交通、製造人造地球衛星和近地軌道空間站的可能性,指出發展宇航和製造火箭的合理途徑,找到了火箭和液體發動機結構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技術解決方案。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裡。”


其實在這三大科學家中,最勵志的應該是那位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


準備好了嗎?伴著歌聲飛向月球!


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是一個沒有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甚至是普通基礎教育的人,他的成就完全建立在自學基礎上,100年前他自學高等數學,並從中推導出火箭製造的基本公式,現在這個公式仍在應用中。


我們現在知道的現代火箭、太空站、登月、登陸火星、探索太空等所有的概念,都源於這個自學成才的人,最重要的是,100年前他就預料了2017年人類探索太空的景象,並寫進他的科幻小說中。如今他的預言中關於人類登月的部分已經成為現實,這就是天才為什麼被成為天才的原因。


一起飛向月球吧,追蹤中國探月的歷程,領略月球背面的壯觀、神秘,解密“嫦娥探月”的科學任務;看看“玉兔二號”的日常工作……


科學探索永無止境,中國探月工程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飛向月球》

播出時間:5月1日-5月5日 23:40


準備好了嗎?伴著歌聲飛向月球!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