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讀書,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曾經有一位年輕人寫信給楊絳先生,道出自己的人生困惑。

楊絳先生在回信中寫道:“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誠然,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大千世界中,若要活得自在快樂,世事洞明,讀書無疑是你最好的擺渡。

世界讀書日:讀書,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1.讀書,最是修身—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去年刷屏的熱播劇《少年派》中,女兒林妙妙在讀高三時,突然迷上了做手機直播,荒廢學業,遭到班主任和虎媽的批評和制止。

迷茫之際,父親林大為一番話點醒了她。

“絕大多數人在這宇宙中都是砂礫,但有一些人,至少在這地球上他能砸出個坑來。比如孔子、蘇格拉底......”


“你若與古人聖賢做朋友,即使考不上大學,將來做直播都會與眾不同。”

深以為然。

讀書,便是去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中做客。

從別人一輩子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中,汲取智慧,為自己的人生點亮一盞明燈,不至迷茫。

更有甚者,在你未來人生的某個時刻,讓你表現得更加出色。

就像前不久,走進直播間,為湖北公益直播帶貨的央視主持人朱廣權。

雖然是首次在線營業,但是絲毫沒有不適應,淡定如常。

兩個小時,押韻對仗,精句頻出,詩詞歌賦不斷,歷史典故脫口而出,創下4千萬的成交額。

介紹熱乾麵時,他說:

“說起武漢有很多地方值得去轉,

比如你可以去東湖之畔,

去黃鶴樓俯瞰,

荊楚文化讓人讚歎,

但是不吃熱乾麵才是真的遺憾...”


介紹蓮藕湯時,他說:

“藕,永遠不會變心。

因為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一邊吟詩一邊帶貨:

“煙籠寒水月籠沙,不止東湖與櫻花;

鳳爪藕帶熱乾麵,米酒香菇小龍蝦;

買它買它就買它!熱乾麵和小龍蝦!”

網友也紛紛為這波“文化帶貨”所折服:

“沒文化真可怕,有文化更可怕。”


“朱廣權老師太厲害了,這口才得喝多少墨水,讀書真的太重要了。”

世界讀書日:讀書,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所謂信手拈來的從容,其實都是胸中有丘壑。

哪有什麼一舉成名,不過是日積月累的沉澱。

民國才女張愛玲,秀口一吐,就是半個上海傳奇,無不得益於少年時,與書為伴,12歲就開始研讀《紅樓夢》、《官場現形記》......

股神巴菲特,每天堅持早起閱讀,幾十年如一日。他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說:“巴菲特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歐陽修寫道: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讀的書。

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在讀書上花的時間,都會在未來某個時刻得到回報。

在你看不見想不到的時候,在你看不見想不到的方向。

你播下的種子正在悄悄生根發芽,終有一天,它們會長成一片森林。

世界讀書日:讀書,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2. 讀書,最是修心——世上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作家蔣方舟曾寫道:“一個人如果不讀書,他的價值觀就會由他身邊的人決定,因為他沒有別的輸入途徑,只能模仿身邊人,周圍流行什麼,就跟隨什麼,永遠找不到自己。”

陳道明一向被稱作娛樂圈的一股清流,一出場便自帶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氣場。

而年輕時候的他,曾經在成名不久時一度浮躁。

後來因飾演《圍城》中方鴻漸這一角色,與錢鍾書楊絳夫婦結緣。

在陳道明的印象中,錢老先生家中沒有電話、沒有電視。房子中唯一的聲響便是爐子上的藥鍋子。

在那裡,聞得到書香,聽得見安靜。

“你突然間感覺到,在文化面前,自己狗屁不是。”

此後陳道明,在拍戲之餘,花更多時間來讀書,涵養才情,修煉心性。

作為老戲骨的他,在拍戲時,即使自己的戲份拍完了,也會安靜在一旁向年輕演員學習演技。

在獨處時不寂寞,在熱鬧時不迷失。

始終如那句:世上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世界讀書日:讀書,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想起白巖松曾說過的那句話:“讀書久了,你就會信一些東西,會有了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你就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我可以去做。知道什麼是不好的,不可逾越。”

人生有巔峰也有低谷,懂得保持一顆敬畏之心,才不至於在巔峰處得意忘形,在低谷中懷憂喪志。

就像陳道明一直遵循的道理:“上山的人,永遠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為他曾經風光過;山上的人,也永遠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為他們會爬上來,所以一定要做好自己。”

拍戲時,演好別人的人生;生活中,活好自己的人生。

謙卑處世,低調剋制,這便是陳道明。

馬未都曾說:“人活著有三重追求,第一重是趨利,第二重是趨名,第三重是趨靜。”

在塵世喧囂中,唯有修得一顆平靜之心,方能致遠。

讀書,便是趨靜的過程,也是修心最好的道場。

讓你在人生繁華處,懂得開闢一片幽谷,不改初心,步履堅定。

跌落低谷時,讀書則是你的避難所,讓你蟄伏其中,蓄勢待發。

世界讀書日:讀書,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3. 讀書,可以修貌——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看過這樣一段話:

“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漫長的日子裡,你沒有往生命裡注入新的東西。”

人到了一定年紀,要為自己的相貌負責。

20歲的臉是天生的,30歲的臉是生活雕刻的,50歲的臉是你自己選擇的。

臉為皮相,氣質為骨。

一個人真正的美,不在外表,而是由內散發出來的精神氣長相。

誠然,歲月會流逝,容貌會老去。

唯有知識的涵養,能雕刻出氣質如蘭的一生,讓你不懼歲月漫長。

唯有沉澱的智慧,能讓你有一顆遼闊的內心,裝得下一生的風雨。

眼裡寫滿故事,臉上不見風霜。

讀書雖然無法改變你的五官,卻能塑造你的三觀。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通過讀書,豐盈的靈魂,沉澱的智慧,養出的氣質,談吐的胸襟,舉止的優雅,是不讀書的人永遠也學不來的,更是任何人也奪不走的。

世界讀書日:讀書,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4.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孩子和爺爺在河邊玩耍,孩子問道;“讀書有什麼用呢,讀過就忘了。”

爺爺沒有回答,而是讓他用家中裝煤炭的空竹籃去河裡打水。

孩子往返幾次,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疑惑起來。

爺爺說:“讀書,就像竹籃打水,看似沒有得到什麼,但是你現在再看看竹籃,是不是變乾淨了?”

讀書,便是一個不斷洗滌、不斷治癒、去除內心煩雜的過程。

赫爾曼.塞黑說:“世界上的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

人間四月天,讀書好時節。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一起閱讀吧,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願你在塵世中,不迷茫,不迷失,不畏懼。

在閱讀中不斷重塑自己,遇見更好的自己,更美的人生。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