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最深的绝望的不是黑暗,是最后熄灭的那束光。

“气愤到发抖,揪心到窒息”,韩国电影《小委托人》的观影感受让观众出离愤怒和绝望。 更令人痛心的是,影片改编自韩国曾轰动一时的“漆谷后妈”打死8岁继女的真实案件,让观众体会到“噩梦成真”般的恐惧和压抑。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小委托人》最虐心之处,不是儿童遭到摧残的悲惨,而是沁人骨髓的绝望。这不是一个强大者毁灭弱小的普通故事,影片中8岁珉俊和10岁的多彬,姐弟二人,虽身处险境,但并不是生活一个封闭的环境,且姐姐的求生欲望和自救能力远超同龄孩子,在2个多月里向外界求救多次,但为何弟弟还是难逃一劫?天高、地阔、阳光明媚的人世间,却为何无法容身一个8岁男孩?

8岁的珉俊是被继母杀害的,但让孩子无路可走的,却不是继母。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一个残缺的家庭,为绝境打牢地基。

珉俊和姐姐多彬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他们只能想象妈妈的样子,用画笔在纸上感受他们从未体会过的母爱。爸爸是体力劳动者,经常不在家,也不关心孩子的生活。10岁的姐姐学会了很多家务,照顾自己和弟弟,为这个没有母爱也缺乏父爱的家,带来一丝温度。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当家孩子的心理创伤,是大人无法体会的。本该呢喃在父母怀中的童年,却苦苦挣扎在缺爱的干涸中。仿佛能“搞定一切”的坚定眼神,后面是黑洞般的绝望和惊恐。

在当今中国也有一个这样缺乏父母照顾的群体,他们叫“留守儿童”。据统计,包括城乡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中国留守儿童约6683万人,比英国总人口数量还多,很多留守儿童处境悲惨,处于“活着没人疼,死了没人知”的状态。这种困境,是很多人间悲剧的温床,自杀率居高不下。

人间多美,这些孩子有幸获得生命;

人间多苦,这些孩子看一眼便走。

没有了爸爸高举我的臂膀,没有了妈妈温柔的脸庞; 

再重的担子只有自己承担,再苦的泪水只有自己品尝; 

多少次在梦里和你们相拥,醒来却只看到冰冷的房梁;

——来自留守儿童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珉俊和姐姐多彬,面临同样的困境,虽然姐姐的聪颖懂事,让生活看似平稳,但无爱的家庭,已经为姐弟二人的绝境,蒙上第一层阴影。

至暗将至。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一个没有妈妈的妈妈,开启了摧毁模式。

珉俊和姐姐多彬迎来了“妈妈”,但继母没有为孩子们带来渴望已久的母爱。相反,精神和肉体的虐待,成了孩子的家常便饭,人渣爸爸对孩子们依然毫不理会,两个大人只把孩子当做摇钱树。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姐弟的生活变得恐怖起来。

虐待儿童事件,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端,非常令人痛心,但比痛心更强烈的感受是极度的费解。为什么人可以这么残忍?甚至很多是虐待自己的孩子。孩子那么可爱怎么下得了手?施害者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来拉近视角,分析一下这些人的心理底层:

  • 暴力循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这句中国古代俗语,道出了很多虐童施暴者本身的悲惨,他们本身在童年、在生活中就是饱受精神或肉体摧残的个体,极度缺乏亲人或社会的关爱。不知爱、不懂爱,也不信爱。依照残酷、扭曲和狭隘的生存逻辑,活在人世间。一有机会,就会释放出内心的魔鬼,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加倍施加给别人。

影片中施暴的继母,也是一个没有品尝过母爱的人,这为她极端扭曲的人格,埋下了种子。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 人性之恶:我有权利伤害你

暴力伤害的心理基础是“权力感”,年幼的孩子,因为缺乏反击能力、争辩能力,生存资源又全部依赖于父母或监护人,在某种负面心理条件下,非常容易激发成年人的权力感,尤其是对于拥有权威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的成年人。

心理学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权力感被激活后,会抑制对他人的关心和对他人痛苦的体验,同时高权力感会减少人们的同情心,个体的行为更少地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生活中,一些家长偶尔也有过体罚孩子的经历,有一种“越打越生气,生气到失控”的情绪体验,就是这种权利感的刺激造成的。

人是动物的一种,要警惕人性之恶。

佛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成佛成魔,在乎一心

  • 去人性化:我可以与人为善,但你不是人。

虐童事件让我们最难以理解的是,孩子那么弱小,为什么忍心手?有些案例中,甚至是平时在同事和邻居眼中的老实人,也会变得极度残忍。心理学中的“去人性化”可以解释这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不把对方看成一个人”。

权力感会导致去人性化的增加,同时小孩因为还没有发育完善,没有顺畅沟通和辩解的能力,也没有成年人的自控能力,更容易激发去人性化心理,最终导致暴力的发生和升级。

这些心理现象,距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网络上,经常被很多父母感同身受的“咆哮式陪写作业”,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同样残忍的现实。孩子在写作业这个需要高度纪律化的活动中,难免表现出儿童的不精确、易受挫等“去人性化”特征后,一些父母便“理直气壮”地开启伤害模式。

此刻,对孩子咆哮的父母,与虐童致死的父母,

程度上有区别,本质上无不同。

愿每个孩子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暴力循环、权力感、去人性化,三个因素叠加,让影片中的继母,对两个孩子进行了惨无人道摧残,并最终让8岁的珉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是,杀死珉钧的是继母,但把姐弟逼入绝境的,却另有其人。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影片中最令人费解的情况出现了,姐弟二人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中,每天上学、放学、日常活动自由,姐姐甚至积极主动寻求他人和慈善机构的帮助,也有很多人察觉了孩子遭受的苦难。无数次的机会,怎么就变成了无路可走?

  • 意愿太廉价,撑不起正义;正义太稀有,敌不过人性。

老师、警察、邻居每一个其实都有伸张正义的意愿。如果这是一道考试题,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正义凛然地选择捍卫正义与弱小。只是现实中,每个人都知道正义可能会有代价,哪怕是这个代价仅仅是与一个殴打孩子的女人谈一谈,也足以让他们用破布遮盖起自己的正义感,躲在一边,做出一副群众演员的样子。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老师装瞎、警察装傻、邻居装聋、社区装哑,我们觉得他们欠抽的同时,也会奇怪,难道这孩子这么倒霉么?一个好人都没遇到?

这个局面的形成,有多重复杂的心理机制起作用,其中之一是“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叫做“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如果一件事情,一个人去做,责任感就会很强,这个人行动就很积极。但如果是一堆人去做,每个人的责任感就会骤降,面对困难以及遇到需要承担的责任的时候就会出现退缩逃避。

旁观者效应的发现来源于美国的基蒂·吉诺维斯案件

1964年3月13日,28岁的基蒂·吉诺维在下班返回公寓的途中遭到歹徒的袭击。她大声喊救命。一个邻居在窗口后大声警告那男人:“放开这个女孩”,歹徒正欲图逃跑,但后来他发现没有一个人出来干预,于是他又从车里走出返回,将基蒂·吉诺维斯击倒在地,又开始刺杀她。女孩继续呼救直到最后有人报警。警察接到报警后两分钟便赶到了现场,但基蒂·吉诺维斯当时已经死了,袭击者也不知去向。袭击行为持续了35 分钟。

后来,心理学家BibbLatané和John Darley对这次事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多次实验提出了他们的理论——旁观者效应。

影片中,老师、警察、邻居、福利机构都受到了旁观者效应的影响,对于姐弟二人的求救无动于衷。

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虽然生命还在,但珉俊和多彬,已然身陷绝境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你给的希望,为何让我如此绝望。

《小委托人》的男主是一个不得志的律师,面对姐弟的不幸遭遇,在私心和道德之间权衡不决,只是偶尔带给两个孩子不曾体验过的温暖。虽然他不是英雄,但他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这束光在珉俊和多彬的眼中,一定可以照亮他们的生活,因为那光是如此的温柔、明媚、肯定。

但孩子们不知道,成人的世界,正义,也是有对价的。

一份期盼已久的工作机会,让男主没做太多犹豫,给姐弟留下一顿汉堡包的钱,就奔向大城市,迎接新生活了。从男主离开的这一刻,珉俊和多彬已经陷入“死局”,最终的悲剧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男主是坏人么?很遗憾,他不是坏人,他仅仅不是英雄而已。什么是英雄?是能够突破人性的桎梏,去做正确的事情的人。什么是人性?人性就是趋利避害。更令人沮丧的是,我们无法谴责男主,因为我们多数人身临其境,大概率会跟他做出一样的选择。

最深的绝望的不是黑暗,是最后熄灭的那束光。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很抱歉,你想要的正义,这里没有。

男主离开不久,8岁珉俊被继母虐待致死,继母嫁祸给姐姐多彬,男主良心发现,彻底暴走,舍弃一切,救出多彬,并动员曾经冷漠的人们,打赢官司,继母被捕,多彬迎接新生。

我们为姐姐的获救和新生,感到欣慰。但是,这不是正义应该有的样子。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英美法系有一句法律名言:

Justice ought to be free, because nothing is more iniquitous than venal justice; full, since justice ought not be halt; and speedy, because delayed is a kind of denied。

翻译为中文是:

正义理应无偿,天下之最恶者莫如贿取公正;

正义理应充分,行百里而半者则非正义;

正义理应及时,如若迟到则莫如拒绝正义。

我们庆幸男主涅槃英雄,欣慰姐姐多彬沉冤昭雪,叫好继母的罪有应得。但我们对带着无尽失望和疼痛,离开人世的8岁珉俊能说什么呢?

孩子,很抱歉,你要的正义,这里没有。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小委托人》的悲剧,令人扼腕,但我们对生活的反思,或许是对孩子的最好告慰。

不是英雄的普通人,在普通的生活里,如何做一个照亮别人的太阳?

  • 多一点勇气,就能照亮一个困窘的人。
真实 |《小委托人》连续求救2个月,8岁孩子为何仍被虐惨死?

提行李爬楼的女士、没有座位的老人、拥挤走散的孩子、冲动打架的年轻人......这些日常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克服心理效应的影响,对自己说“是的,你就是他们此刻的救星,他们需要你”,坚定地伸出自己的援手。你的小小勇气,就是他们的雨过天晴。

  • 多一点成长,父母就能照亮孩子的一生。

对于孩子,我们不可能是影片中继母那样的恶魔,但是每一个父母依然需要提醒自己,控制自己的“权力感”和“去人性化效应”,避免对孩子施加不理性的命令、指责、抱怨、操控。这些软性的“施暴”,同样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快乐。

俗话说“父母大如天”,大如天的不是恩情,而是为人父母的责任。父母说的,是孩子一生的时运;父母做的,是孩子永远的标尺;父母给的,是孩子生命的底色。

需要每天成长的人,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成长,孩子一定会茁壮。

如何做一个成长的父母呢?

  • 心怀慈悲是成长的土壤爱的终极形态,是慈悲,慈悲让父母看到孩子的柔弱和无助,把指责换成一个温暖的拥抱。慈悲就是孩子不小心第N次打翻饭碗,依然去安慰孩子;慈悲就是自己情绪失控冲孩子发火后,向孩子真诚道歉;慈悲就是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的爱,没有任何条件。
  • 认知升级是成长的动力杨澜说过: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长。多数父母,可能无论多努力,都无法成为那种“别人家”父母。但是可以不断升级认识,让自己变得丰富而智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指引方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理性精神是成长的方向理性就是保持觉知,不被情绪和谬误控制,克服人性的弱点和认知局限。怒吼孩子的前一刻、伤害孩子的前一秒,理性是否能拉父母一把?这决定了孩子的世界,是混沌阴晦,还是清明温暖。用理性之光,照亮亲子关系。

写在最后:

日常的生活中,也许我们没有一个布衣雄世的机会,但依然可以让自己成为一股暖流,滋养自己,润泽他人,这何尝不是英雄般的收获与荣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