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去:关于王小波的幽闭型小说

(一)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有很多东西,是内心的想法,他的过于直白,我的过于迷糊,自己都不知作何表达,呼呼啦啦地吐出了一大堆,都不如别人的一两句话。


跳出去:关于王小波的幽闭型小说

第1段写张爱玲的小说,第2段写他的海船,第3段解析幽闭型小说,第4段写他的想法,第5段是他自己所做的抵抗,却被质疑。

有这么个千刁万恶的水手长,整天督着手下的水手洗甲板,擦玻璃,洗桅杆。讲卫生虽是好事,但甲板一天洗二十遍也未免过分。有一天,水手们报告说,一切都洗干净了。他老人家爬到甲板上看看,发现所有的地方都一尘不染,挑不出毛病,就说:好吧,让他们把船锚洗洗吧。整天这样洗东西,水手们有多心烦,也就不必再说了,但也无法可想:四周是汪洋大海,就算想辞活不干,也得等到船靠码头。

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那,走不出去也跳不出来,困于一种生活中,每天为钱奔波,为家人奔波,为自己的前途奔波,不停的榨干自己的精力,直到自己精疲力尽。

想要放下担子,心里就想着:等到我钱了,等到娃大了,等到我退休了。可是等到最后却发现周围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没有码头,停不了岸。

跳出去:关于王小波的幽闭型小说

(二)

张爱玲的小说确实有种不同凡响之处,让你对婚姻生活感到绝望,写的大多数是让人心烦的事。特别是金锁记和小艾这两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深刻的原因,是因为里面的女主人所做的事情和想法,很像大多数人,就是她总是发现,周围的人总能够发现她的不能够。总是想着法子似的让她难堪。


跳出去:关于王小波的幽闭型小说

你看,世人总能发现自己的不能够。记不得的事情,做不了的事,挣不了的钱,尽不了孝心。总是用泪去表达。或者表现出很烦躁的样子。

心烦本身就是中国人的苦难。烦钱烦儿女烦领导烦环境,就是不会烦自己,真是可怕。

婆婆给媳妇找罪受,儿女给父母找罪受,男人对男人,女人对女人比比皆是,海船的船长给水手找罪受,不断的找茬,这种就是幽闭型。

这种感觉就是生活中的烦躁感,虚无感,然后就是想跳出去,大多数现代青春文学作品,都有点自怨自艾,像是要去开刀,却也是无病呻吟。真正病的人,大多数是不喊痛的,而是在努力的消除痛,可其实再怎么顾影自怜,你都会失去,总会有一切是梦一场的感叹。

文章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唯一不幸的,就是自己的无能,因此要努力去做事,拼命的去想问题,这才是自己的救星。

当然现状是没有那么容易改变的,即使是足够努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出效果,所以有时候你认为的无法改变,也可能只是暂时没有看出来效果而已,有时候无法改变的事情不是因为不够努力,改变是需要漫长的努力的,而不是一时的贪功近利,除去人类无法改变的事情,你所做的每一次努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人生轨迹。

(三)

最后作者说自己投身于文学事业,不愿意一门心思的写单位里的那些烂事,或者不愉快的人际冲突,想写一下爱丽丝漫游仙境,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那样的小说,可是都被下压了下来,还被反问,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底写了什么?


跳出去:关于王小波的幽闭型小说

所以你看每个人都想跳出去,总是觉得跳出去就还是希望的。

当然是有希望的,因为跳出去才能看到另外一幅天地。

跳出去:关于王小波的幽闭型小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