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

著名作家畢飛宇曾經在一次座談會上說過一句話:“以前我是文字的孫子,現在文字是我的孫子。”

對於大作家而言,這種話算不上大言不慚,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撇開文學創作,即便是實用性寫作,能做到提起筆就可寫,也並非易事,更何況凌駕於文字之上呢。

但是,這個問題的根源,也許並不在於我們壓根兒就不會,而在於我們缺少一些寫作的指導原則。那些寫作能力出眾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寫作原則,並在寫作的過程中反覆不斷地使用。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正好就是為了指導普通人的實用性寫作而誕生的。它清晰明瞭地指出寫作中的四大支柱:結構、風格、可讀性和語法。“結構關乎文章組織以及表述觀點的順序;風格是寫作的方式,包括如何使用恰當的例證去支撐所寫內容;可讀性與表達方式、寫作材料的視覺愉悅感和易讀性等相關;語法包括措辭等,與語言表達形式的正確性和可接受性有關。”《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闡述的是前三大支柱。

該書的作者是布蘭登·羅伊爾,出生於加拿大,就讀於哈佛大學,之後在考試培訓機構Kaplan擔任主管。其作品先後五次榮獲“國際圖書獎”、五次榮獲“總統圖書獎”金獎,2011年榮獲“年度教育圖書獎”。任職於Kaplan期間,他潛心研究英文寫作、語法和邏輯推理教學,總結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獨創了一整套教學體系,並先後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一本小小的金色寫作書》等經典著作,成為全球英文寫作、語法、邏輯推理領域的標杆製作。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從結構、風格以及可讀性這三大方面,提取了寫作中的二十條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作在結構上強調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在風格上凸顯例證的個性化與語言的簡潔化,其次是修改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為使結構重點突出、層次分明。作者提出了以下一些原則:

1)開門見山

實用性文章的目的在向閱讀對象傳遞信息。從這一角度出發,信息傳遞的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開門見山地將主題、核心放在前面,也就成了第一策略。大家對李白的《蜀道難》都不陌生,這篇文章的第一句是“噫噓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一句話就是開門見山,直接點題。

2)分解與整合

既然已經將一篇文章的主題亮了出來,那麼接下來就是圍繞主題進行敘述。分解在於,一篇文章有一個大主題,可能也會有幾個小主題。這就好比是進了一個居民小區,裡面還會進行單元和樓棟的劃分。從大主題到小主題的劃分,可以使得文章的脈絡更加清晰。

整合則在於將相似的題材規整在一起。作者在文章中打了個比方,將一篇觀點、題材混亂的文章比做是將所有的動物都圈在一起的動物園,形象地闡明瞭,在寫作中針對不同的主題對文章進行整合的重要性。

3)使用轉折詞

轉折詞有對比、舉例、接續和總結的作用,就像是文章中的交通燈,能引導閱讀對象在閱讀過程中對信息進行分析。是層層深入,還是在轉折中有變化;是層層推進對主題的分層論述,還是已經到了結論的重申。

針對“風格”,作者的論述集中在簡潔性與個性化之上。

1)用個性化的例證支撐所說內容

個性化的例證的目的在於充實內容,使之更具信服力。以簡歷中的自我評價為例,無論你是說自己組織能力強,學習能力強,還是溝通能力強,都必須輔以相應的事例。以組織能力強為例,如配以相關的活動組織經歷,諸如組織了何種級別,人數幾何的活動,而活動又取得了何種結果。那麼,在具體的事例下,別人才更容易信服,而自己的述說也不會顯得空洞乏力。

2)語言文字的簡潔化

用簡單明瞭的詞表達自己的觀點,刪去不必要的詞語,將長句砍成短句,都是簡潔化的內容。

有個笑話,說的是一個小學生寫一篇和自己家寵物有關的作文,到了最後,字數還是不夠要求,他就在後面加了一句:“每次我見到我們家的小狗,我就會喊它:‘狗狗,過來呀!’”寫完了,他數了數,字數還不夠,他想了想,又加上幾個字:“如果它不聽我的話,我就繼續喊它,‘狗狗過來呀’”就這樣,這個小學生一點一點地將文章湊起來了。這是個反面的例子,最起碼是告訴我們哪樣的做法是不合格的。

可讀性

增強文章可讀性的方法主要有兩點:排版設計的合理以及文章不厭其煩的修改。

設計排版,整體上,格式上的同一、文檔的頁邊空白的增加,都可以減少閱讀者的視覺壓力;從局部上看,對核心文字的加粗、斜體、變色等形式,可以讓閱讀者更快地抓到文中的重點,提高閱讀效率。

修改

好文章都是從修改中打磨出來的。《紅樓夢》的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老人與海》的兩百多次的修改;《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近十次的修改,才有“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樣堪稱典範的開頭。這樣的例子不一而足。這些名家的作品之所以能流傳千古,與他們對文章的修改息息相關。

大家都知道李白,風格豪邁,不拘一格,這種性格體現在寫作上可不就是開門見山。就以他的《蜀道難》為例,標題就說登蜀道不易,而文章一開頭就直白地來了這麼一句:“噫噓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就是這麼直白,人家一下子就告訴我們他這段文章的主題。

還有選入小學教材中的《珍珠鳥》,作者馮驥才開門見山:“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想不知道他喜歡這對鳥都不可能了。

個性化簡潔化體現的是,在論證文章的觀點時採用具有說服力的例子,以及寫作時的言簡意賅。

古代有個美女叫秦羅敷,作者想寫她的美,但不是作者說了算呀,於是他就寫別人看到秦羅敷時的表現,讓羅敷的美不容置疑。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這樣一段話,沒有空洞地用“美麗”“漂亮”這樣單調的形容詞,直白地去說羅敷美,而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證明了羅敷的美,讓人無比信服。

最後,要使文章更具可讀性,就必須重視文章的修改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有一句大家熟悉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的亮點就在於“綠”字。而在這個“綠”字之前,王安石嘗試過“到”、“過”、“入”、“滿”字,但是他都不滿意。直到他看到了在春風中搖曳的大地,才最終想到“綠”字。這一改,詩歌就流傳千古了。

雖說萬事開頭難,但掌握了書中這些充滿指導性的原則,寫作有章可循,就是開了個開好頭,接下來就是在寫作實踐中去練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