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寒假來啦!讓孩子的這個長假過得充實、快樂、有意義!


2020年寒假來啦!讓孩子的這個長假過得充實、快樂、有意義!


小培老師說

2020年寒假來啦!如何才能讓孩子的這個長假過得充實、快樂、有意義?你需要一份科學、合理的寒假時間規劃表!


寒假來了,孩子們結束了一學期的辛苦學習,終於迎來了快樂的長假。

寒假既是孩子休整放鬆的時間,也是培養好習慣的黃金時期。為了幫助孩子把寒假過得充實、快樂、有意義,家長需要一份科學、合理的《寒假時間規劃表》。

1

為什麼要制定寒假時間規劃表

一個班上同樣的老師教,成績差的孩子想方設法努力,依然很難趕上成績好的同學,主要原因在於他們不會管理時間。

時間管理是成功人士最突出的一項能力。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是否能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每天過得更高效、充實、有意義,決定了我們成長的速度。

孩子上學期間,學校的時間表都是統一安排的,沒有多少自己做規劃的空間。每年的寒暑假正是鍛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好時機。

寒假期間,通過制定時間規劃表,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合理安排、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多做幾件有意義的事,提升自制力,養成一些受益終身的好習慣。

2

確定寒假的關鍵任務

時間管理的最重要原則,就是確保自己做好了最重要的事。

孩子假期想做的事很多,家長需要首先和孩子一起確認,究竟哪些事情是最值得做的,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的。

建議家長讓孩子把想做的、應該做的事情全都列出來,按照重要性和緊急程度排一下優先級,將優先級最高的3-4件事作為假期的關鍵任務,優先完成,讓這個假期不虛度。

制定的寒假關鍵任務不僅要有意義,也必須是孩子同意的。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辛辛苦苦制定的時間規劃表得不到執行,變成了廢紙。

以下 7 件事都很有意義,建議家長在與孩子確定關鍵任務時參考:

1. 完成寒假作業

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是孩子假期必須完成的任務,建議每天都安排一點時間,細水長流地完成作業。一定要避免假期前半段過於放鬆,開學前只能突擊完成。

2. 戶外活動

健康的體魄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寒假期間,別讓孩子成了“家裡蹲”,每天一定要至少安排1個小時戶外活動時間,讓孩子適當鍛鍊身體。建議和小夥伴一起進行,鍛鍊之餘還可以增強和同齡人的交流。

3. 課外閱讀

建議根據自己的個人興趣,結合推薦書單《1-9年級學生寒假推薦書單來了,假期給孩子充充電!》,選擇一本或幾本好書,讓孩子每天認真讀書1-2個小時。

4. 學英語

堅持讓孩子每天學 30 分鐘英語,背單詞,讀課文,練習聽力、口語,可以促進良好語感的養成。

5. 練字

建議家長給孩子選擇一套合適的字帖,

每天堅持練字半個小時。

6. 發展興趣愛好

孩子自己感興趣又有意義的事情,平時總沒空,寒假可以多花些時間,如音樂、美術、舞蹈、書法、攝影等,發展一技之長,可以終身受益。

7. 幫父母做家務

寒假期間,建議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例如打掃衛生、做飯,鍛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增強孩子的責任心。

3

劃分寒假週期

孩子在寒假期間的身心狀態具有周期性規律,在制定寒假時間規劃表時,為了讓孩子順利適應假期前後生活狀態的差異,建議家長把寒假劃分為以下3個階段:

1. 調整期

時間:放假後——大年三十之前

主要任務:寒假初期,孩子剛結束一學期的緊張學習和考試,身心還沒有完全放鬆下來,剛剛學習的知識印象還比較深,寫寒假作業效率最高。這一階段,應該勞逸結合,一方面重點做完大部分的寒假作業,另一方面適當進行休息和娛樂。如果父母此時尚未放假,建議送孩子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小住。

2. 春節假期

時間:大年三十——正月初六

主要任務:春節期間,最重要當然是過年了!家長這一階段通常放假在家,可以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帶孩子走親訪友,多瞭解傳統文化、感受過年氛圍,有時間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外出遊玩,也可以幫孩子實現一些小小的心願,讓孩子釋放壓力,身心愉悅。

3. 收心期

時間:正月初七——開學

主要任務:開學前最後一段時間,家長迴歸了工作崗位,孩子也該收心準備開學了。一方面要完成剩餘的寒假作業,調整作息時間,調節情緒,另一方面準備新學期用品,預習新學期學習內容,為開學做好準備。

4

制定每天的作息時間表

寒假期間,為了保證孩子日常作息規律,建議家長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制定第二天的作息時間表,儘量和上學時的作息接近,這樣假期結束時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重新調整了。每晚寫好作息時間表後貼在牆上,第二天認真執行。

作息時間表可以採用下面的格式,具體內容根據每天的實際情況制定:

X月X日作息時間表

7:00 起床、洗漱、吃早飯

7:30-8:00 晨讀,可以背詩詞,學英語

8:00-11:00 寫作業,中途累了可以短暫休息

11:00-14:30 吃午飯,看電視,午休

14:30-16:00 讀書,練字

16:00-18:00 自由活動,幹自己感興趣的事

18:00-19:00 吃晚飯,幫爸媽做家務

19:00-20:00 戶外活動

20:00-21:00 和爸媽聊天,看電視

21:00 洗漱、睡覺

家長和孩子在制定每天的日常作息表時,最好確定一下當天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如果出現臨時情況需要調整,首先要確保做完最重要的事。

制定時間規劃和作息表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與孩子充分協商,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的孩子,否則就起不到幫助孩子提升時間管理能力的目的。孩子一旦脫離了家長的監視,就原形畢露。

希望在各位家長的幫助下,能讓孩子們過一個受益終身的寒假,充分提升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