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物價“停滯”20年,怎麼做到的?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隨之提高的還有物價,這是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的。

就拿近兩年來說,以前雞蛋4塊錢一斤,現在漲到了6塊多;以前一大把青菜3塊錢,現在一小把青菜5塊錢。肉類價格漲得就更快了,基本上都是幾塊,甚至是十幾塊地漲,以致於在菜市場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怎麼又漲價了?

對於物價的上漲,人們似乎已經要習慣了,畢竟在通貨膨脹和消費需求激增的背景下,物價的上漲也是一種常態,漲了這麼多年,很多人都已經要“麻木”了。

但是直觀美國,從2000年到現在,物價基本上一直都保持在2%左右,可以說是連續20年都“停滯”未漲。甚至很多人都說美國這些年是隻漲工資不漲物價,這就讓美國的物價顯得十分便宜。

那麼美國的物價到底便宜到什麼程度了呢?

美國物價“停滯”20年,怎麼做到的?

同樣拿日常消耗的食材來說,美國一個雞蛋大約要9分錢。一個雞腿也是幾分錢,一斤大米0.42元。24瓶純淨水售價3.99元,每瓶約為0.166元;小豬肘子每磅一兩塊錢、整隻白條雞不到一美元一斤……

當然,物價的高低是要和工資來比較的,那麼美國的工資水平是怎樣的呢?

拿2017年的數據來說,2017年美國的人均月收入為3000美元,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後普遍都能拿到這樣的工資。以這樣的工資來面對美國的物價,生活基本上是比較富裕的。

那麼為什麼美國的物價能在20年的時間內不漲呢?

美國物價“停滯”20年,怎麼做到的?

作為老牌的發達國家,美國的經濟水平是不用多說的,和中國比起來,美國的人口數量要少得多,所以在絕大多數日常消費品的供給上都十分充足。而中國人口基數大,各種物資的消耗都很快,一些消費品供不應求的現象都很普遍,所以物價才會一直上漲。

另一方面,美國的科技水平高,很多消費品的生產都是自動化,所以生產成本低,但總值卻很高,物價自然就不會那麼容易上漲了。說的直白一點,其實就是因為供給量大,消耗量小,物價沒有上漲的“動力”。

對於美國物價的“停滯”,很多人喜歡和中國對比。對此,有老移民直呼:根本比不了。

從表象上來看,美國近20年物價沒漲,而中國在連續的上漲。但無論是在國情上還是人口基數上,二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這一點,老移民深有感觸。

就像是雖然這些年中國物價在漲,但是也出臺了各種各樣的福利政策、扶持政策,充分保障低收入人群的日常生活,縮小貧富差距。

美國物價“停滯”20年,怎麼做到的?

不僅如此,對於不斷上漲的物價,我國也在通過各種方式來抑制,擴大消費品生產規模,滿足巨大的需求供給,從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活。因此,要真的比起來的話,中國已經很出色了。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