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重庆加快推进这项国家战略!再提第二国际机场(干货)


重磅!重庆加快推进这项国家战略!再提第二国际机场(干货)

重庆既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又在努力与相关地区加强协同合作。

这一次是加快推进重庆发起和倡导的一项国家战略:

西部陆海新通道。

2020年4月10日,重庆市政府公开《重庆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快进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内陆国际金融中心。这“三大国家战略”齐聚重庆,必将夯实重庆以下地位:

1、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

2、“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内陆国际金融中心。这“三大国家战略”齐头并进,必将加快推动重庆成为:

1、内陆开放高地;

2、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对于重庆来说,必将更好地发挥“三个作用”,迎来高质量发展。对于重庆人来说,必将更好地建设美丽重庆,迎来高品质生活

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只待万众一心加油干。

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带来海阔天空。


01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开《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30多次提到了重庆,在10多个相关省区市里面被提及次数最多。

大家仔细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地理位置示意图、西部陆海新通道空间布局示意图可以发现,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里面,重庆处于区域核心位置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里面,对于重庆的一些重要表述,可以看出重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里面的重要性:

1、支持和促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合作,带动东盟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协商共建发展通道,共享通道资源,提升互利互惠水平,探索开拓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深化国际经贸关系,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2、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3、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

4、到2020年,一批重大铁路、物流枢纽等项目开工建设,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初步建成。

5、打造重庆、成都至北部湾出海口大能力铁路运输通道,实施一批干线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新建局部支线和联络线,畅通能力紧张“卡脖子”路段,形成东、中、西线合理分工、相互补充的铁路运输网络。

6、研究建设黔桂铁路增建二线、重庆至贵阳铁路等项目。

7、升级G93重庆至遂宁段等。

8、推进重庆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重庆鱼嘴铁路货运站升级改造。

9、加快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建设。

10、支持重庆建设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提升国际物流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功能。

11、物流枢纽布局方面,重庆、成都、广西北部湾港、海南洋浦港成为两端枢纽。

12、积极推进新技术在通道沿线重点园区应用,支持重庆物流枢纽建设自动化场站、智能型仓储等智慧物流设施。

13、重点培育物流园区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等成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14、重庆南彭贸易物流基地将成为大型货运场站。

15、依托重庆运营组织中心,联合其他枢纽节点,统筹铁路、水运、海关等部门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建设统一开放的通道公共信息平台,开发信息查询、“一站式”政务服务、在线审批、联合实时监管等功能。

16、鼓励推行大宗货物中长期协议运输,开行重庆、成都等至北部湾港口的高频次班列直达线和运量较大的其他物流枢纽至北部湾港口的班列直达线。

17、支持重庆建设内陆口岸高地。

18、发挥我国与东南亚等地区在机电产品、商用车、摩托车等领域产业互补优势,结合热点商品消费需求,以重庆、四川、广西等制造业基地为重点,面向东南亚等市场,开展跨国跨区域生产物流组织,提供覆盖制造业全产业链的物流服务。

19、支持重庆、成都、南宁、贵阳、昆明等城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落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相关政策。

20、完善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南宁等铁路口岸通关设施,拓展国际商贸流通服务功能。

21、强化广西北部湾港、海南洋浦港、重庆港等航运和资源集聚功能,提升现代航运经济发展水平。

22、强化重庆、成都、贵阳等临空经济示范区牵引带动作用,鼓励南宁、昆明等城市发展临空经济。

23、重庆高新区、成都青白江经济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成为陆港经济区建设重点。

24、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昆明长水临空经济区、南宁临空经济区、贵阳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将成为临空经济区建设重点。

25、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统领,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深化中国与新加坡战略合作,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实践,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便捷高效转运及配套服务,加强两国海关合作,营造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

26、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中新等沿线国家和区域国际数据通道,与重庆运营组织中心协同合作,促进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

27、加强省际协商合作,支持重庆市牵头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协商解决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合作有关事项。


02


既然西部陆海新通道是重庆发起和倡导,那么重庆的行动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重庆在《方案》里面,制定了分两步走的建设目标。

第一步:到2025年;第二步:到2035年。

我们先来看第一步建设目标。

《方案》披露,到2025年,重庆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全面建成。

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不断强化,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内陆口岸高地、通道公共运营平台全面建成,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凸显,通道品牌效应突出。

在多式联运规则创新、政策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2、通道物流网络体系更加完善。

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和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两条主通道建成,至东盟跨境公路班车网络不断完善,通道资源高效共享,助推南向货运通道建设。

构建主城区“井”字型货运主通道和以主城区(含江津)为主枢纽,以万州、涪陵为辅枢纽,以黔江、长寿、合川、綦江、永川、秀山等为重要节点的“一主两辅多节点”枢纽体系。形成枢纽与通道、通道与辐射延展带的有效联动。

3、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基本形成。

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成,与通道沿线地区贸易和产业合作更加紧密,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成为重庆发展的有力支撑。

上面这三个目标,在重庆形成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新面貌是:

1、基本建成经济高效、智能便捷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渝新欧)和长江黄金水道高效联动,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有机衔接,物流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作用逐步显现;

2、重庆至北部湾出海口两条主通道集装箱运量达到30万标箱;

3、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开行数年均增长超过15%;

4、通道沿线国家(地区)客货运航线达到50条;

5、建成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示范区3个。

我们再来看第二步建设目标。

《方案》提出,到2035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建成

,通道物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行,运营组织水平和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推动重庆建成内陆开放高地的作用充分发挥,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03


西部陆海新通道能否如期建成?对发起者和倡导者重庆来说,最根本的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加强协同合作。

重庆既拿出了“办好自己的事”的方案,又拿出了“加强协同合作”的方案。

我们先来看重庆如何加强与相关省区市的协同合作。

《方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计划:

搭建跨区域公共运营平台公司。

重庆对这个平台公司的构架是:

一方面,通过股权合作、战略联盟、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等市场化方式,吸引铁路、海运等大型企业及相关省(区、市)平台公司参与加入,共同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公共运营平台公司,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合作共同体。

另一方面,依托公共运营平台公司,联合沿线省(区、市),统筹运营、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化品牌。

与此同时,鼓励大型企业参与通道建设运营,设立区域总部,发展跨区域、跨产业的合作联盟。

除了搭建跨区域公共运营平台公司,《方案》还提出了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组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建立通道公共信息平台、建立集装箱共享调拨体系、探索建设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开展通道规则标准建设、建立西部应急物流组织保障体系、创新通道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创新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模式等加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建设的计划。


04


我们再来看一下重庆如何办好自己的事。

重庆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办好自己的事:

1、强化通道能力建设;

2、提升物流通道服务效能。

“强化通道能力建设”包括:

1、增强通道铁路运输能力;

2、提升公路、港口和航空运输能力;

3、完善通道市域网络。

上面这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项目推动。

增强通道铁路运输能力方面:

1、加快推动渝怀铁路增建二线、铁路枢纽东环线、渝昆高铁、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沿江高铁重庆至万州段、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项目建设;

2、实施达万利铁路、成渝铁路、川黔铁路等项目扩能改造。开展广涪柳铁路、广忠黔铁路、渝贵高铁、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兰渝高铁、沿江高铁重庆至宜昌段、万黔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

3、开展重庆经贵阳至北部湾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的研究论证工作;

4、协同推动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越老街至河内至海防等国际铁路建设,拓展跨境铁路线路。

提升公路、港口和航空运输能力方面:

1、加快推动G69银百高速城口至开州路段、G65渝湘高速复线建设。实施G75渝黔高速、G93渝遂高速等项目扩能改造;

2、开展渝泸高速复线、渝赤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

3、加快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系统(ETC)推广应用;

4、推动重庆货运码头优化调整,实现港口集约化、大型化、生态化,重点建设果园港、新田港、龙头港、珞璜港等枢纽港;

5、规划布局重庆新机场和货运机场,加快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和T3B航站楼建设,加密重庆至通道沿线国家(地区)航线,增加全货运航线,推动第五航权应用。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重庆再次提及了规划布局新机场,也就是大家关心的重庆第二国际机场。

我们注意到,璧山区政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引人瞩目:

配合做好重庆第二枢纽机场选址。

完善通道市域网络方面:

1、构建“一区两群”协同发展公路网络和主城区“井”字型货运主通道,加快形成“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推动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5%;

2、加快形成“一主一辅”铁路解编系统,新增东环线木耳、东港、南彭等货运站,形成全市“1+2+12”铁路货运枢纽;

3、利用既有铁路枢纽环线、铁路二环线扩能改造,形成“四纵四横”市域铁路网;

4、加快新田港、珞璜港专用线建设,启动龙头港专用线建设。


05


“提升通道物流服务效能”包括:

1、强化主枢纽分工协作;

2、发挥辅枢纽支撑能力;

3、打造干支联动的重要节点;

4、畅通主辅枢纽之间“微循环”;

5、提升运输组织能力;

6、强化出海出境大通道高效衔接;

7、打造境内外供应链节点体系;

8、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重庆提出通过“以主城区(含江津)为依托,打造形成分工协作、高效衔接的货运通道市域主枢纽”来发挥主枢纽分工协作:

1、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点提升国际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和国际铁路班列中转集结能力;

2、果园港国际多式联运枢纽重点提升水水中转、铁水联运、公水联运能力,推动铁路干线、高速公路网与长江航线联动发展;

3、重庆南彭贸易物流基地重点提升跨境公路运输能力;

4、重庆航空物流园重点提升国际航空运输和陆空、空空转运能力;

5、江津珞璜物流园发挥区位和设施优势,提升主城区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和公铁联运能力。

重庆提出通过“以万州、涪陵为依托,打造通道市域辅枢纽”来发挥辅枢纽支撑能力:

1、万州建设新田港及铁路专用线,重点发展辐射渝东北、川东北、陕南、鄂西等城市群的联运中转集结业务;

2、涪陵启动龙头港及铁路专用线建设,重点发展辐射长江中上游、渝东南、贵州北部地区的化工、大宗商品等专业物流的联运业务。

重庆提出通过“以黔江、长寿、合川、綦江、永川、秀山等区县为依托,打造通道市域重要节点。”来打造干支联动的重要节点:

1、建立与主辅枢纽的快速联动网络,形成辐射川东、黔北、陕南、鄂西、湘西等重要物流节点;

2、开行兰渝、青渝、宁渝、新渝等支线集散班列,与主辅枢纽形成直达、中转、接续的多元化班列产品。

重庆提出通过“加快推动铁路环线、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鱼嘴铁路货运站、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来畅通主辅枢纽之间“微循环”:

鼓励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鱼嘴铁路货运站、小南垭货运站、涪陵站、万州站等铁路货运场站之间开行铁路“小运转”班列、阶梯直达班列,依托高效快速的公路网络建立货物快速集散通道,加强主辅枢纽自动化、智能化等智慧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主枢纽—辅枢纽—重要节点”之间形成有效、便捷的“微循环”。

重庆提出通过“加密重庆至北部湾港的铁路班列,开行至湛江港铁路班列,探索与海南洋浦港合作。”来提升运输组织能力:

1、稳定开行重庆至越南国际铁路联运班列,研究布局沿中老、中泰、中缅铁路的境外物流基地;

2、提升跨境公路班车运行质量,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框架下,探索建立重庆至东盟国家的跨境公路直通模式;

3、建设区域国际航空枢纽,引进驻场货机运力,力争引入基地航空货运企业,鼓励开展陆空联运、空空中转、铁空联运,完善国际航空中转网络。

重庆提出通过“统筹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跨境公路班车等多种运输组织方式与中欧班列(渝新欧)高效衔接,发挥路桥纽带作用,减少货物中转时间,提升东盟国家经重庆至中亚、欧洲的联运服务品质。”来强化出海出境大通道高效衔接:

1、依托果园港、新田港、龙头港、珞璜港实现铁路班列和长江航运的中转联运,推广“沪渝直达快线”运营模式,提升铁水联运组织效率;

2、依托江北国际机场,提升陆空转运水平;

3、加强通道与沿海、沿边、沿江节点联动;

4、强化重庆主辅枢纽与北部湾港、洋浦港、湛江港的协同联动,增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沿海港口的合作。

重庆提出通过“整合各区域、行业资源,建立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和专业化物流基地,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开展增值服务和综合物流业务,形成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来打造境内外供应链节点体系:

1、推动在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地区建设境外分拨集散中心、海外仓和集装箱还箱点;

2、构建重庆国际物流供应链节点网络,提升物流服务范围和水平。

重庆提出通过“巩固提升重庆口岸‘7×24’小时通关服务保障水平。”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1、全面推行“提前申报”模式;

2、全面实现口岸作业单证电子化流转;

3、动态调整并公开重庆口岸进出口收费目录清单、口岸物流作业时限;

4、与沿线海关推进“两段准入”监管作业改革,共同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口岸的协同发展,全面实施货物跨关区便捷流转;

5、搭建与东盟国家的海关合作机制,探索安全智能锁在跨境铁路和公路运输中的应用试点;

6、巩固中国—东盟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机制,扩大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范围。

我们注意到,《方案》还提出:

1、通过发展通道经济、培育枢纽经济、促进贸易提质增量、积极发展特色物流等促进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2、通过发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效应、发挥开放合作平台作用等提升通道对外开放水平;还提出了强化组织实施和政策保障的一系列措施。

时间终会给辛勤耕耘的城市以收获!重庆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