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7個村入圍安徽省第七批千年古村落

記者從宿州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獲悉,在各縣(市、區)級申報、市級審查推薦的基礎上,經省民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省地方誌研究院審核,第七批安徽省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候選名單近日公示。宿州市埇橋區符離鎮符離村、永鎮鄉關湖村、夾溝鎮鎮頭村和靈璧縣漁溝鎮堌子村、朱集鄉固城村、朝陽鎮旗杆村、朝陽鎮李寨村共7個村入圍省級千年古村落候選名單。

宿州市7個村入圍安徽省第七批千年古村落

符離鎮符離村

埇橋區符離鎮符離村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公元781年,11歲的白居易跟隨父親白季庚遷來符離縣毓村(即今符離村),在此生活達22個春秋,寫下百餘首諸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膾炙人口的詩篇,為後人留下豐厚的文化資源。附近不遠的濉河上還有著名的“符離曉渡”遺址。明洪武二十四年即公元1391年,符離古縣城中心濉河上建永濟橋,人稱“符離橋”。由於該橋幾經風雨,坍塌數次,修復數次。

宿州市7個村入圍安徽省第七批千年古村落

永鎮鄉關湖村

埇橋區永鎮鄉關湖村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商朝,始有王權象徵的鹿臺(鹿苑),鹿臺與觀鹿臺亦有遺留。關湖原名關鹿湖(也叫觀鹿湖),是秦朝某權貴飼養鹿的地方。據說,該權貴在離家不遠的湖邊關養梅花鹿數百隻,除了觀賞與食用外,還供王公貴族射殺娛樂,縱獵於荒郊曠野,因此得名“關鹿湖”。後經時代變遷,加上本地口音影響,隋唐時期,關鹿湖這個地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關湖。關湖村目前仍流傳著伯牙與鍾子期的知音文化,正努力打造中國音樂主題文化第一村。

宿州市7個村入圍安徽省第七批千年古村落

夾溝鎮鎮頭村

埇橋區五柳景區龍頂山下東側有寺廟曰鎮頭寺(又叫鎮疃寺、流溝寺、大龍泉寺),距今有1200年的歷史。唐代詩人白居易曾遊此寺。寺內有一古泉名曰“呵泉”,噴珠濺玉流入龍潭,再經數條支渠繞村環流,供當地村民飲用和灌溉。由於鎮頭古寺遠近聞名,鎮頭村故而得名。名聞遐邇的夾溝香稻米即產於此。此地名景“煙寺晨鐘”也是宿州八景之一。清朝詩人李心銳詩云:“紅塵飛不到,古寺鎖秋煙。塔影浮空界,鐘聲度曉天。敲殘僧帶夢,警鐘鶴參禪。誰向雲中聽,悠然斷復連。”


靈璧縣漁溝鎮堌子村始建於北宋初。據相關文獻記載,堌子村原為庫子村。因北依九頂山,地勢像褲腰,而西鄰的牛頭山、狼窩山、白鷺山和南鄰的大龍山、小龍山像兩條褲腿,其形酷似褲子,遂改為褲子村。北宋末年,戰亂頻仍,此處地形險要,山多路少,易守難攻,演變為崮子村。後有勘輿家路過,見此處三面環山,整體格局金勝土衰,有失風水平衡,故將“山”改為“土”,“土”和“固”二字合一,“土”為人接地氣,便於勞作耕耘,“固”意為堅固,不易攻破,故改名為堌子村,沿用至今。


靈璧縣朱集鄉的固城村因2000多年前西楚霸王在這裡築城屯兵,取“固若金湯、堅不可摧”之意得名。明孝宗弘治年間,三品大員、固城村人張從易,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衣錦還鄉後,看到家鄉孩童無從就學,便慷慨解囊,捐資辦了一所學堂,廣教子弟而分文不取,被當地人稱為“賢人”。人們為頌揚他,把“固城”取名為“固賢城”。 新中國成立後,複名固城至今。


早在宋真宗景德年以前,靈璧縣朝陽鎮旗杆村就有人居住,但是沒有莊名。村人趙直,家境貧寒,父親早亡,母子相依為命。趙直自幼聰明伶俐,勤奮好學,於景德四年參加會試,得中二甲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府贈銀兩,派人到其家鄉祠堂建旗杆石座,豎木製旗杆,高數丈,懸掛官府贈與的黃標錦旗,高高飄揚,以示對趙直讀書成就的鼓勵和恩寵。由於這個村莊沒有莊名,適逢趙直得中進士,村民感到榮耀,大家公議取名旗杆村。


隋初,今靈璧縣朝陽鎮李寨村一帶土地荒蕪、雜草叢生、渺無人煙,河南安陽商人李伯仲攜父母妻兒遷居至此。隋末,戰亂不斷,為保護族人,李伯仲建立山寨,修寨牆,在寨牆外挖護寨溝,設立南北兩個寨門,南門為同德門,北門為同心門,寓意族人同心同德。隨著時間推移,李姓族人及親戚逐步向寨子遷移,由於村民大部分姓李或是李姓親戚,所以為山寨起名為李寨,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