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人物│周胜:毫无畏惧上一线疫情面前显担当

毫无畏惧上一线 疫情面前显担当

——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周胜抗疫事迹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人人感到疫情压力的气氛里,他逆行而上,主动请缨到疫情最危急、最紧张的武汉去。

“疫”线人物│周胜:毫无畏惧上一线疫情面前显担当

  周胜作为资阳市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与山东省援鄂医疗队共同参与汉阳方舱医院患者治疗与护理工作,担任小组长一职,主要负责协调和安排舱内护理人员工作,处理舱内各类和防范突发事件。同时,做好舱内与舱外对接,收集并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患者安全以及护理人员安全,做好重点患者交接以及工作情况每日上报。

  主动请缨奔赴前线

  2月8日晚上12点,医院办公室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紧急通知,即将选派3名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护士奔赴武汉支援。正值夜班的周胜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向护士长、科主任请战,毫不犹豫地在请战书上签字,成为资阳市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员。

  2月9日凌晨,资阳市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出发时间确定为当天上午11点,统一乘车前往成都双流机场,与四川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一起奔赴武汉。周胜的心情复杂,父母身边没有子女照顾,自己不到2岁的孩子也要父母照看,哥哥、嫂子、爱人也都是医务人员战斗在乡镇卫生院抗击疫情。“告诉他们我即将奔去武汉前线只会让家人们更加担心,于心不忍,可是不告诉他们,终究‘纸包不住火’,经过短暂的纠结,我最终很淡定地告诉了每一位家人,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选择从医,也许我们注定扮演不好家庭的角色。”周胜如是说。

  2月9日,周胜和另外2名同事一起,离开熟悉的家乡,奔赴湖北,进驻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阳方舱医院,与队友们奋战在战“疫”一线。

  顶着压力全力以赴

“疫”线人物│周胜:毫无畏惧上一线疫情面前显担当

  第一次以护士长的身份从事护理工作。来到方舱医院,经民主讨论推荐,组织同意,周胜任某病区小组长,以护士长的身份从事日常护理工作,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着熟悉的日常护理。患者的病情、护理问题、意外防治、水电供给、消防安全、日常生活......进舱之后,周胜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不仅要照顾好患者,还要担心队员安危:“我把所有队员顺利带进舱,就要平平安安把他们带回来。”

  第一次参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工作。3月7号,经过指挥部部署,从第六批援鄂人员抽调80名成员支援红十字会医院,周胜作为其中的一员,积极主动请战到红十字会医院从事重症监护室医疗救援工作。

  第一次参与危重患者抢救。“通知医生,7床抢救”,急促的声音在病房响起,一新冠肺炎感染的危重患者急需抢救,虽然是第一次参与新冠危重患者抢救,周胜没有任何慌乱,开放气道,准备抢救药品、吸痰用物、呼吸机,给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最终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我想起了平时余护士长和江主任对我们的‘严厉苛刻’,再忙再累都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每个人都要交流发言,真是印证了那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不是我不紧张、不害怕,而是平时的技能技术操作过硬,本能的反应忘记了紧张和恐惧。”周胜感慨到。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疫”线人物│周胜:毫无畏惧上一线疫情面前显担当

  奔赴战疫第一线,周胜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伟大或者多高尚,“只是换个地方工作而已。”这个“换个地方”带来的体验和感受,是言语无法完美诠释的。方舱医院的工作并非想象中那样艰难,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穿戴“全副武装”的防护服,医护人员行动不便、呼吸不便、识人识物不便、常规操作不便,一旦开始工作,尽量不喝水,避免上厕所。脸上、手上各种压痕伤是每个人的“标志”,大量集中的患者,带来消极情绪的传播,物资匮乏,断电断水导致的生活不便......但就这样的环境,周胜坚持着带着队员工作,送一个个病人康复出院,实现了方舱医院零回头、零感染、零死亡的目标。

  3月17日,四川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撤离武汉,周胜作为首批回川人员回到家乡。尽管还在眉山隔离休整,但感受着久违的家乡空气,作为一名男护士,周胜第一次觉得自己很骄傲。

  周胜说:“作为医务人员,治病救人是使命,也是选择从医的初心。我骄傲我曾经的选择,更骄傲于今天的作为。作为年轻人,我们应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护理人员,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患者,为同事敢作敢为,敢思敢想,勇于创新,做当代医务工作者的表率,做好年轻人的表率。”

(黄才华 四川法治报记者吴显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